东北地区秋耳生产时往往会出现木耳没有采收结束,就进入冬季,由于温度下降造成木耳停止生长,木耳菌袋内营养还没有消耗使用完。多数秋耳产量不高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进行秋耳春管,以提高木耳产量。
秋耳春管要想得到良好的收益,需要从秋季、冬季、春季都要做好相应措施才可以。下面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秋耳春管需要做的各个环节。
晚秋季节:把最后一潮木耳采收结束,将两床木耳合并到一床,菌棒与棒之间保持2厘米左右空隙,上面盖草帘,定期喷水,将草帘喷湿即可。直到温度降到0度以下喷一次重水,用自然冰雪封住菌床。
(不建议码垛,关于码垛的方法就不在这里介绍了。)
干旱地区,冬季雪小、风大的地区需要在草帘上方再覆盖无防布、遮阳网、塑料布均可,将边缘压牢,防止大风将覆盖物刮走。建议盖无防布,无防布的效果最好。
如果覆盖塑料布时注意防止高温烧菌,先期每隔2米需要保留一个通风口,通风口大小保持长、宽、高各20厘米左右即可,两边的通风口要交错开。
进入隆冬,当外界最高气温降至-10℃以下时,把通风口全部关闭。冬季需要注意防护工作,防止人、畜践踏,还要防止鼠害。
到了翌年春季,当外界最低气温升至-10℃以上时覆盖塑料布的,需要再将通风口打开。
当最低温度升到5℃以上时,如果菌床内菌棒缺水,可以向床内补水。只浇菌床,不浇菌棒。使菌棒内菌丝恢复生长活力。
当最低温度升至10℃以上时就可以进行催芽、出菇管理了。后续管理措施可以参考我们往期发布的资料操作即可。黑木耳下地出耳管理技术
注意事项:根据菌棒的生长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秋耳二次开口,如果袋料分离严重的菌棒需要开大“V”型口,或小“V”型口。?则极易出现耳基在袋内形成,最终结果造成细菌感染、绿霉感染、烂棒的结局。
如下图就需要及时开大“V”型口进行抢救。
后期管理主要是控制后温、湿、光、氧四大四环素的供给,秋耳春管,还是会取得的经济效益。
按照上述内容要做到灵活运用,随机应变。
有不足之处欢迎朋友们留言补充,大家共同交流!
相关阅读
菇友有奖征文启事
天麻人工授粉技术(视频)
黑木耳下地出耳管理技术
液体发酵罐接种(视频)
解析食用菌菌种萌发不吃料的原因
黑木耳开口前、后的注意事项
《食用菌智库》-内测版欢迎大家献计献策
菌种提纯-黑木耳制种技术(三)
不是所有的蜜环菌都配称为“榛蘑”
组织分离-黑木耳制种技术(二)
线虫对黑木耳危害简介
如何开发与利用野生菌类资源
采集种耳-黑木耳制种技术(一)
灵芝盆景大菌包制作注意事项
黑木耳大棚吊袋催芽新技术
秋耳生产螨虫危害预警
蜜环菌(榛蘑)原种生产流程
后发治人的“面包菌”及应对措施
推荐阅读
警惕有人用核田头菇菌种假冒猪苓纯菌种
导致黑木耳菌包生产失败十个细节
《食用菌技术人才信息库》诚邀有实之士自主报名登记
人螨为患-关于螨虫的三大误区
羊肚菌出菇刺激方法
做黑木耳的秘密武器——增耳肽
菇友有奖征文启事
食用菌科研、生产必备十大神器(强烈推荐)
-年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与战术
木耳养菌期间的管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食用菌菌包培养期间常见杂菌名称、图谱(一)
珍稀食用菌栽培和制种培训班招生通知
食用菌双膜出菇技术
黑木耳遭遇螨虫危害的补救措施
预防螨虫的三大重要环节
年食用菌螨虫危害高发预警
黑木耳菌种封口的注意事项
灵芝盆景嫁接技术(视频)
灵芝盆景用大菌包的制作方法(视频)
增耳生物活性肽与其它肽使用效果对比照片
食用菌病毒及菌种脱毒技术研究概述
关于黑木耳菌种早熟、中熟、晚熟的误区
年黑木耳行情预测-投票
春雨菌种研究所-菇友诚信企业展播
黑木耳螨虫的危害与防治-季占军老师现场录音
综述黑木耳原种(二级菌)生产流程及注意事项
黑木耳装袋机的革新进展一览(视频)
栽培天麻、猪苓用密环菌菌材繁育注意事项
根据用途不同选择相应的灵芝品种
食用菌枝条菌种制作新工艺
长棒黑木耳菌包工厂化生产简介-菇友首创
春耳秋管开顶增产技术
黑木耳养菌室正却消毒、防虫流程
关于黑木耳的出售的几点策略(精典)
黑木耳耳片变黄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
黑木耳菌棒防治青苔先治水
井水水锈的起因与解决方案
青山谈黑木耳西阳病的防治(值得参考)
黑木耳西阳病成因与防治措施
木耳催芽过程中憋芽、鼓包的成因和解决方案
东北地区羊肚菌栽培生产日程规划
食用菌菌种目录大全
为什么我的木耳感染杂菌了?
食用菌的隐形杀手-病毒
食用菌菌种脱毒技术汇总
菇友微平台面向广大菇友征文
黑木耳菌包生产成败的十大细节
麦麸、豆饼、米糠在培养料中的代用比例
食用菌常压灭菌需要注意的问题
杨春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