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全国中草药汇编天麻

天麻:别名:赤箭、明天麻、独摇芝、赤箭脂、定风草根、白龙皮。

为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GastrodiaelataBlume的干燥块茎。

甘、辛,平。归肝经。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适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3~10g。

血虚甚者慎服。

(1)偏正头痛,首风攻注,眼目肿疼昏暗,头目眩晕,起坐不能:

天麻一两半,附子(炮制,去皮、脐)一两,半夏(汤洗七遍,去滑)一两,荆芥穗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一分,芎藭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入乳香(三分)匀和,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渐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圣济总录》麻丸)

(2)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艰难,腰膝沉重:

天麻二两,地榆一两,没药三分(研),玄参、乌头(炮制,去皮、脐)各一两,麝香一分(研)。上六味,除麝香、没药细研外,同捣罗为末,与硏药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晚食前服。(《圣济总录》麻丸)

(3)妇人风痹,手足不遂:

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二两。上药细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经七日,每服温饮下一小盏。(《十便良方》天麻酒)

(4)小儿风痰搐搦[nuò],急慢惊风,风痫:

天麻四两(酒洗,炒),胆星三两,僵蚕二两(俱炒),天竺黄一两,明雄黄五钱俱研细,总和匀,半夏曲二两,为末,打糊丸如弹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浓汤,调化一丸,或二、三丸。《本草汇言》

(5)小儿诸惊:天麻半两,全蝎(去毒,炒)一两,天南星(炮,去皮)半两,白僵蚕(炒,去丝)二钱。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天麻子大。一岁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荆芥汤下此药性温,可以常服。(《魏氏家藏方》天麻丸)

多年生寄生草本,高60-cm,全体不含叶绿素。块茎肥厚,肉质长圆形,长约10cm,直径3~4.5cm,有不甚明显的环节。茎直立,圆柱形,黄赤色。叶呈鳞片状,膜质,长1~2cm,具细脉,下部短鞘状。花序为穗状的总状花序,长10~30cm,花黄赤色;花梗短,长2~3mm;苞片膜质,狭披针形或线状长椭圆形;花被管歪壶状,口部斜形,长

7~8mm,基部下侧稍膨大,裂片小,三角形;唇瓣高于花被管的2/3,具3裂片,中央裂片较大,其基部在花管内呈短柄状;子房下位,长5~6mm,光滑,上有数条棱。蒴果长圆形至长圆倒卵形,长约15mm,具短梗。种子多而细小,粉末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林下阴湿、腐殖质较厚的地方。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西藏等地。

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端有圆脐形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粗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甘。

春季4~5月间采挖为“春麻”:立冬前9~10月间采挖的为“冬麻”,质量较好。挖起后趁鲜洗去泥土,用清水或白矾水略泡,刮去外皮,水煮或蒸透心,切片,摊开晾干。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黑色泛油者,大小个分开,浸泡至三四成透时,取出,润软,或蒸软,切薄片,干燥。

为不规则的薄片,角质样,半透明,有光泽,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质脆。气微,味淡。

天麻中含有天麻苷元、天麻素、β-谷甾醇、胡萝卜苷、柠檬酸及其对称单甲酯、棕榈酸、琥珀酸、对羟基苯甲醛及蔗糖等。另含天麻醚苷、对-羟基苯甲基醇、对羟基苯甲基醛、4-羟苄基甲醚、4-(4′-羟苄氧基)苄基甲醚、双(4-羟苄基)醚等。

(1)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天麻素可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具有对谷氨酸致培养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天麻素对心肌细胞中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可推论出其药理作用与天麻素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增强抗损伤的作用有关。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a.抗惊厥作用:天麻素有延长癫痫发生的潜伏期、减轻大发作程度、缩短大发作时程,加快其恢复过程和降低死亡率的趋势,既能较好的对抗癫痫的小发作,也能对抗重型大发作的发生。天麻提取物可制止豚鼠实验性癫痫发作,其治疗机制与调整中枢不同部位儿茶酚代谢有关。

b.镇静催眠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天麻1~5g/kg、天麻苷50mg/kg天麻苷元(HBA)mg/kg时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均可显著地抑制自发活动。天麻能对抗咖啡因所致中枢兴奋和延长戊巴比妥的睡眠时间。能明显促进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入睡;能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剂量睡眠时间。

c.镇痛作用:天麻有非常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小于吗啡10mg/kg的止痛效果,有提高痛阈的作用。

d促智抗衰老作用:口服天麻4.8g/kg能减少D-半乳糖衰老小鼠的跳台错误次数,也可显著恢复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被动回避反应能力的下降,明显提高RBC中SOD活性、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减少心肌脂褐质,而对脑、肝脂褐质减少不明显。天麻醇提物10~40g/kg能明显增加旋转后小鼠的进食量,提高旋转后小鼠在方型迷宫中的学习分数及到达安全区小鼠的百分率;天麻醇提物10~20g/kg能明显抑制正常小鼠的自主活动,并且能显著对抗旋转后小鼠自主活动度的降低。天麻的甲醇提取物、天麻素、对羟基苄醇可以改善环己酰亚胺、阿扑吗啡(非东莨菪碱)诱导大鼠遗忘症的模型。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a.对心脏的作用:天麻素具有降低血压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动脉血管中血流灌注,以及中央和外周动脉血管的顺应性等作用,说明天麻素是一种有效的能够改善由血管顺应性下降所致的老年性高血压的成分。

b.对血管的作用:天麻水醇提取物可降低家兔后肢和头部的血管阻力。天麻液颈内动脉推注可增加兔脑血流量,且能对抗肾上腺素(AD)引起的血流量减少。对狗静脉注射天麻素(50mg/kg),中央和外周动脉血管顺应性显著升高,外周血管阻力显著降低。乙酰天麻素对去甲肾上腺素(NA)所致的家兔主动脉收缩可产生松弛作用,但作用较弱。

c.对血压的作用:天麻素在增强中央动脉顺应性方面优于其他扩血管药,使主动脉、大动脉等血管弹性增强,从而增强了血管动血压的缓冲能力,使天麻素降低收缩压比舒张压和平均压更明显,并且比较了3种含锌量不同的天麻的降压效果,发现含锌量越高,其降压作用维持时间就越长,可调性越好,且降压时不影响心率。

d.对微循环的作用:天麻煎剂能对抗大鼠肾上腺素(AD)的缩血管效应,对大鼠微循环障碍有显著的预防作用,阻止血栓形成。并对缺血、缺氧及血液再灌流造成的大鼠脑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

(4)增强免疫力作用:天麻素注射液能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菌酶活力;可提高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天麻素注射液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均有增强作用。

(5)其他作用:天麻注射液能提高小鼠的常压缺氧耐受能力,明显延长死亡时间,降低小鼠在低压缺氧时的死亡率。天麻注射液(5g/kg)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前列腺素(PGE2)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说明天麻对炎症早期渗出有抑制作用,多次用药能显著增加大鼠脾重量,提示其对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天麻还有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所含琥珀酸(丁二酸)具有镇咳祛痰的作用。

下面部分摘录于《本草纲目》

天麻:释名:赤箭芝《药性》独摇芝〔抱朴子〕定风草《药性》离母《本经》合离草〔抱朴子〕神草〔吴普〕鬼督邮《本经》

〔弘景曰〕赤箭亦是芝类。其茎如箭杆,赤色,叶生其端。根如人足,又云如芋,有十二子为卫。有风不动,无风自摇。如此,亦非俗所见。而徐长卿亦名鬼督邮。又有鬼箭,茎有羽,其主疗并相似,而益大乖异,并非此赤箭也。

〔颂曰〕按抱朴子云:仙方有合离草,一名独摇芝,一名离母。所以谓之合离、离母者,此草下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枚周环之,以仿十二辰也。去大魁数尺,皆有细根如白发,虽相须而实不相连,但以气相属尔。如菟丝之草,下有伏菟之根。无此则丝不得上,亦不相属也。然则赤箭之异,陶隐居已云非俗所见;菟丝之下有伏菟,亦不闻有见者,殆其种类时有神异者而如此尔。〔时珍曰〕赤箭以状而名,独摇、定风以性异而名,离母、合离以根异而名,神草、鬼督邮以功而名。天麻即赤箭之根。

〔别录曰〕赤箭生陈仓川谷雍州及太山少室,三月、四月、八月采根暴干。〔弘景曰〕陈仓今属雍州扶风器。〔志曰〕

天麻生耶州、利州、太山、劳山诸处,五月采根暴干。叶如芍药而小,当中抽一茎,直上如箭杆。梢头生成穗,开花结子,如豆粒大,其子至夏不落,却透虚入茎中,潜生土内。其根形如黄瓜,连生一、二十枚,大者至重半斤,或五、六两。其皮黄白色,名曰龙皮。肉名天麻。初得乘润刮去皮,沸汤略煮过,暴干收之。嵩山、衡山人,或取生者蜜煎作果食,甚珍之。赤箭是天麻的苗。赤箭用苗,有自表入里之功;天麻用根,有自内达外之理。根则抽苗径直而上,苗则结子成熟而落,返从杆中而下,至土而生,此粗可识其外内主治之理。

〔敩曰〕修事天麻十两,剉[cuò]安于瓶中。用蒺藜子一镒[yì],缓火熬焦,盖于天麻上,以三重纸封系,从已至未取出。蒺藜炒过,盖系如前,凡七遍。用布拭上气汗,刀劈焙干,单捣用。若用御风草,亦同此法。〔时珍日〕此乃治风痹药,故如此修事也。若治肝经风虚,惟洗净,以湿纸包,于塘火中煨熟,取出切片,酒浸一宿,焙干用。

〔气味〕辛,温,无毒。〔志曰〕天麻,辛、平,无毒。

〔大明〕甘,暖。〔权曰〕赤箭芝一名天麻。味甘,平,无毒。〔好古曰〕苦,平,阴中之阳也。

〔主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本经》消痈肿,下支满,寒疝下血。《别录》。

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久服益气,轻身长年。〔开宝〕冷气湿痹,摊缓不随,语多恍惚,善惊失志。〔甄权〕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鬼疰,通血脉,开窍。服食无忌。〔大明〕治风虚眩运头痛。〔元素〕。消痈肿,下支满,寒疝下血。《别录》。

〔发明〕〔杲曰〕肝虚不足者,宜天麻芎劳以补之。其用有四:疗大人风热头痛,小儿风痫惊悸,诸风麻痹不仁,风热语言不遂。

〔时珍曰〕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按罗天益云: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今有久服天麻药,遍身发出红丹者,是其祛风之验也。〔宗奭曰〕天麻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仍须加而用之。人或蜜渍为果或蒸煮食,当深思则得矣。

〔附方〕新二

(1)天麻丸:(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治心忪烦闷,头运欲倒,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节烦痛,皮肤瘙痒,偏正头痛,鼻塞,面目虚浮,并宜服之)。

天麻半两,芎劳二两,为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茶酒任下。《普济方》。

(2)腰脚疼痛:天麻、半夏、细辛各二两,绢袋二个,各盛药令匀,蒸热交互熨痛处,汗出则愈。数日再熨。《卫生易简方》。

???〔主治〕定风补虚,功同天麻。〔时珍〕。

〔附方〕新一。

(1)益气固精:补血黑发益寿,有奇效。还筒子半两,芡实半两,金银花二两,破故纸酒浸,春三、夏一、秋二、冬五日,焙研末二两,各研末,蜜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温酒任下。〔郑西泉〕所传方。《邓才杂兴方》。

下面1张文字图片来自《中药处方》一本全

下面3张文字图片来自《本草纲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jz/57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