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我们家3年花了十几万,早点找到您,我

大家好,我是儿科医生孟牛安。

关于抽动症的文章,我写过不少了,慢慢地有不少家长联系我,希望我给孩子看看抽动症。

在找我看诊的这些孩子里:很多都是抽动症多年,十几万花出去,检查没少做,药也没少吃,就是症状一点没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西医方面,抽动症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病因在哪,也没有治疗的特效药,只能以精神类药物,或抗抽动类药物来抑制症状。

而在中医方面,抽动症的成因也比较复杂,导致很多医生辨证不准确,所以治起来相对困难。

其实,从我40多年的经验来看,孩子抽动症并不难治,很多孩子都是孩子肝火旺盛,引动了肝风,这股肝风窜到哪里,哪里就会抽动。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肝火旺盛呢?

这个原因就比较多了,有的孩子是肝郁化火;有的孩子是阴虚火旺;还有些孩子是脾虚抑制不住肝木,导致肝火旺盛……

很多孩子,由于长年抽动,耽误了治疗,导致其肝火旺盛的原因,往往不局于一种,呈阴虚、脾虚等交错的状态,治疗起来就更加困难。

我光是这样说,家长可能也不明白,那下面我讲个门诊病例,大家就清楚了。

我的门诊案例

之前我门诊上有个小女孩,才刚满11岁,抽动症就已经有3年多了。

这3年里,家长带着医院,CT、脑电图、MRI都做了,西药、中药也吃了,十几万花出去,抽动症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常年治疗无果,家长信心备受打击,后来在网上看到我的科普文章,决定再试一试中医治疗,于是找到了我。

刻诊:孩子频繁眨眼、皱眉、耸肩,伴有发声性抽动(清嗓子),面色潮红,眼睛干涩,有口苦、咽干、口渴欲饮冷水等情况,夜间睡眠不安,多梦易醒,大便偏干,舌红苔少,脉象弦细数。

综合这孩子的情况,我判断她是“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型抽动症,既有肝郁日久化火,又有阴虚不能制阳,导致肝火上炎,肝风内动。

再加之长期治疗不当,进一步耗伤孩子体内的阴液,所以孩子这么长时间都治疗无果。

这种情况,咱们治疗上就不能循规蹈矩,不仅要平肝熄风,还得滋养阴液,同时辅以安神定志,改善孩子睡眠的同时,养阴制阳。

那具体怎么做呢?

我开了一个方子,以天麻钩藤饮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天麻钩藤饮里,天麻能平肝熄风,配合上钩藤清热平肝的作用,能把引起孩子抽动的肝风给平熄了;

六味地黄丸里,生地黄、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肾之阴,茯苓、牡丹皮、泽泻健脾渗湿、清热凉血,使补而不滞;

考虑到孩子睡眠不好,不利于养阴,方中还要加珍珠母、远志、茯神来安神定志,改善睡眠;

……

除了用药方面,我还嘱咐家长,要注意家庭环境对孩子情绪的影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减轻孩子心理上的压力。

有了家长的全力配合,再加上辨证准确、用药精准,这孩子好的果然很快。

他在用药一个月后,抽动症状就明显减轻面部及肢体抽动次数减少,发声抽动也有所改善。

其实,小儿抽动症说起来复杂,个体差异化大,但在中医看来,只要能精准辨证,再合理用药,治疗起来并不难。

最后也要提醒广大家长,面对抽动症等复杂疾病,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避免盲目治疗,延误病情。

(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请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jz/120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