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经过4个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抵达了五峰、恩施鹤峰、湖南石门三县交汇的五峰湾潭镇。因与石门毗邻,湾潭是宜昌为数不多与外省接壤的乡镇,以至于口音“湘味”浓郁。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湾潭是“一脚踏三县”的古盐道,是地理要塞,哪怕如今也有国道贯穿全境,集镇因为位置特殊而繁华。当地仍保持着与邻省、邻县通婚,被称之为“边贸口子镇”。
来不及了解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往红旗坪村,这里有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红色遗迹,也有秀丽的景色,特别是藏在深山中的8公里的石林景观长廊,我们迫不及待地想揭开这个小村落的美丽面纱。
大自然的雕刻作品
为纪念红军大捷洪溪坪改名红旗坪
红旗坪原名叫“洪溪坪”。
据史料记载:年,贺龙红四军到洪湖组建革命根据地,途经洪溪坪与地方武装以及大地主孙俊峰交战。
这是红四军一场关键之战,打赢这场战争,会为部队开拔到洪湖建立革命根据地赢得时间。红四军多人摧枯拉朽,将孙俊峰祖孙三代的人反革命队伍打散,赢得了洪溪坪战役。部队获胜之后,在洪溪坪举行了阅兵,洪溪坪从此更名为红旗坪,当年的板栗树是红四军将士的拴马桩。
这个平均海拔米的红色小村落,系五峰2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因海拔高、日照短、湿度大,气温低,种植农作物并不是强项。但在红旗坪周围,漫山遍野玉米林中掩映着几十个蔬菜大棚,黄瓜、四季豆、西红柿和辣椒正在拼命生长。
这是当地推动的高山大棚蔬菜种植,目前已经初现成效。为了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当地不仅规划了高山大棚蔬菜,而且还将目光瞄准了旅游。因为如果整村推进高山大棚蔬菜种植,运输和市场都有困难,但打开了旅游市场,就能够让游客成为高山农产品的消费者,还能办农家乐、搞民宿。
红旗坪村第一书记肖曙光听说我们来采访,非常开心。已过天命之年的他,自从来到红旗坪村后,一直保持着“拼命三郎”的作风,从未停止过为红旗坪村产业扶贫找出路。
在他看来,拥有独特红色旅游资源、高山大棚蔬菜农产品资源和自然奇观石林资源的红旗坪村,藏在深山中不被外人所知,所以自己需要充当一个“媒婆”,找到开发这片美景的“金龟婿”,将红旗村旅游的最美颜值发掘出来,为世人所知晓。
肖曙光最上心的莫过于石林景观,2年间他踏遍了红旗坪的旮旮旯旯,山山水水。已经探明了12处石林集群景观带,且集中在该村三组、四组方圆约8公里范围内。以至于他的车里一双胶套鞋、一个拐棍,一把雨伞、一顶草帽,随车带着创可贴等装备,“只要有时间就去踏访,将旅游资源的家底进行详细摸排。”
方圆八公里的石景群落气势恢宏
7月13日这天下着雨,雾散了又聚,将整个山村锁得密不透风。
肖曙光为我们拿来胶套鞋,开始了雨中探访石林的旅程。第一站是红旗坪村三组,这里是红旗坪村探明的第一处地下石林,距村民向启峰家约米远。肖曙光介绍,这片奥陶纪石林有2亿多年历史,是七姊妹山的特殊地质构造形成的。
七姊妹山与鹤峰县红岩垴同出一脉,这个石林带方圆约有10公里,鹤峰境内约有2公里,五峰8公里,在这片区域里,据说有专人带领可以看见千年红豆杉、珙桐、小叶黄杨及千年杜鹃。
在这里记者看到了镶嵌在地下的石灰岩峡谷,举着雨伞在这一个奇石谷中踩着腐叶穿行,向西、向东、向南横竖贯通。北行石林则刀凿斧劈一般陡峭,直指苍穹。在笔直的岩壁上,大自然鬼斧神工地篆刻了诸多立体壁画。
在谷底抬头仰望,天空被造型各异的奇石分解成了凸字型,石柱顶则郁郁葱葱长满了树木。在这里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在地壳发生变化时,大自然成了雕刻家,将坚硬的石头捏成了景观,雕刻成了艺术品。总有人站在造型各异的石林长廊前说:山顶酷似皇冠,石壁酷似赤壁、飞来石等各种命名,在峡谷中,因树木稠密,也因长50米、高30米,纵20米的一线天峡谷恰似围城,头顶四周皆峡谷,绿色青苔附着在岩石。
这里绝对称得上地质博物馆,因为在奇石谷区域,钟乳石是不值一提的景观,用当地人的话说,“走错了路就能见到钟乳石。”
2年时间完成全村石林景观踏勘测量
在三组村民段强成屋旁几百米的地方,是一片被称之为石宫的区域。举着雨伞在林木茂密、石林密布的山中穿行是一种考验,前后左右有障碍物,地上的青苔湿滑让身躯失衡,记者不得不捡来了木棍,感觉很沉,细看原来是一根小叶黄杨的树枝,段强成说:“有人又在偷挖黄杨木树兜了。”
话没落音,记者就看到附近一个类似宝塔的石峰顶端,有2处黄杨被人挖走,手里的“拐杖”只是偷挖者不要的边角料。
这里的开发,只是当地农民用镰刀将荆棘清出的一条小路而已。穿过无数石林到达真正的地宫,有人用3根木料搭成了木桥,桥下全是悬空的岩石层。为了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肖曙光等人是想尽了办法:仅探明红旗坪村的石林面积,采取一米一元的计酬方式,雇请当地居民在12处景观用镰刀砍出了4万平方米、约30公里长的步行线路。“通过反复勘探,两年的踏勘及空中测量,得出了红旗坪村有方圆8公里的石林景观带的结论。”他说。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石头棱角分明、高耸的山巅如皇冠及百兽图栩栩如生,不禁让人拍案叫绝。仰望的是接踵而至的石景,脚下的是石谷,正跟着驻村的财政干部钻进石宫,肖曙光叫停了我们的行动,因为雨大路滑,下洞非常不安全。
折返来到段强成的家中,一栋木板屋旁边伫立着3间3层的小洋楼,屋旁还有一片石林成了段家的独家风景,而且石林下有一个天然的石屋,不仅遮风、避雨、还防热、御寒,段家将几十只山羊安置在石屋中。
屋前屋后遍布石林让村民开门见景
方圆8公里石林区域与鹤峰开发的五里乡金口村的“红岩垴石林景区”直线距离约1公里,隔沟相望。对面火热开发,让拥有8公里石林景观的红旗坪的村民摩拳擦掌。
该村三组村民向银峰家就住在公路边,他家门口仅一条公路之隔,就是一处绝美石林景观,在家里就能看到,是真真正正的开门见景。
在向家右侧50米处,有一座石林山,一道道壁画长廊在这里呈现,各种石灰岩雕塑,大的气势恢宏延绵百米,小的1米大小造型奇特,如泥塑,也如刀雕,更如盆景,在大片厚朴林中,暗藏着美轮美奂的石影,从各个角度都有不同的视角与景观,让人叹为观止。
无独有偶在向银峰屋后,绵延半公里的区域都是石林,这里的石林阡陌纵横,四面贯通,犹如迷宫,幽深的石谷、天生的石桥、直插云霄的石峰,以至于向家的电视天下锅就安放在石林的顶端,“以后这都是我们家开农家乐吸引游客的资源。”
同是三组的村民杨志海家是记者一行探寻的最后一站,肖曙光介绍称,杨志海的屋旁有一个天生石桥。
杨志海家周围几里地都无人居住,他手持镰刀带路,前进了约米路程,只见约亩的盆地地形中,有栋废弃的黑色木屋。这个盆地里长满了半人高的青蒿,开满了指头般大小、中间黄边白的野花。
杨志海用镰刀在野草中薅出了一条路,接近山脚时,一道“石拱桥”横在了面前,石灰石用一桥飞架南北的气势凿了一个“工艺品”,这就是传说中的天生桥。桥长40米,桥宽10米,桥底下唯见流量很大的山泉汩汩流出,从这里发源,据说一直流到了柴埠溪。
在红旗坪村两天的时间,我们只探访了12处已探明的石林景观的4处,其他诸如百米瀑布、地下宫殿等景观区域,或因为雨大路滑不安全,或因时间实在不够,无法得以窥见,着实让人遗憾。
石秀于林天地共惊羡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黄善君通讯员王登府陈也实习生刘浩涵
在红旗坪村十公里外,便是恩施鹤峰五里坪乡。
当年红四军与孙俊峰反革命武装的战斗就在这一大片区域内打响。同属一场战役发生地,五里坪乡不仅纳入了“红色革命根据地”,还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当地红岩垴石林景区开发启动。
红旗坪村的石林景观更多更美,所以当地人也渴望这片石林能够得到开发,渴望着这片神奇的景观为世人所熟知。而这也成了驻村第一书记肖曙光的心头最挂念的事,他期待通过前期的勘测,将周边一带石林景观家底摸清楚之后,然后通过招商的方式,让有识之士前来开发。
尽管还没有开发,但是五峰湾潭红旗坪村石林在一些小圈子内依旧很有名气,尤其是摄影爱好者以及户外运动爱好者群体中,这里也是经常探访的目的地,甚至还有人为此赋诗一首,感叹这里的风光是“旷世奇景,引来天下游人。阿诗玛有知,悔不该,生于昆明。木秀于林,风必催之,石秀于林,风何奈?唯天地共惊羡!”
在我们两天的探访中,红旗坪村村民杨志海家无疑是欣赏石林景观最好的场所之一。杨家屋后10米3道景的石林高耸,石峰上也安置了蜂房,在菜地里、在屋后、在屋旁,不同角度,这个石峰群都是不同的景观,“这里是我儿时和表弟玩耍的制高点。”
在杨家屋后50米的山上,有一大片石林,进入石林途中,杨志海指着一根怪异的植物说是野天麻。杨家屋后的石林让人震撼,石林周围树木不是那么茂密,石林的镜面效果完整,在石林的棋阵中,杨志海指着一个石峰说,通过树杆上过石顶,石顶有一个天然浴池,四周高,中间低,酷似浴池,可惜池的内侧有一个洞,本可蓄积天水的浴池,因洞没留住雨水。他诙谐地自嘲,我发不了财大概是这个聚宝盆是漏的原因吧。
7月14日返程时,湾潭天刚放晴,遮天蔽日的树木形成浓荫,在树荫下欣赏大自然赐予红旗坪天宫般的石林群落里居然发现了酷似毛虫、瓢虫的活化石。我们一路走一路拍,结果在石林中也发现了千年红豆杉、千年古杜鹃、小叶黄杨、珙桐等珍稀植物,可见生物的多样性。只有空气湿度大,负氧离子丰富才会有大面积青苔等微生物的呈现,在石林中百年古藤更是随处可见,让记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是那般怡情。
离开前,五峰地质公园管理处主任李先德告诉记者:湾潭镇红旗坪发现大面积石林引起了五峰主要领导的重视并亲自考察了石林分布情况,“至于红旗坪方圆8公里石林,在宜昌市乃至湖北省处于一个什么地位,我们五峰正着手邀请省级以上相关权威专家论证,为将来的开发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