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读书:《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
如慧:
今天早上,产生了不想写读书的念头。转了几转,想了又想,还是打开文档,继续写。
在这里,倒不是写累了,而是上周因为眼睛出血的问题,很多关于工作上的事情都没有做好,计划完成的策划与论文,都因为眼睛的问题也停滞下来。
所以,如果不写读书,也还是要写大量的东西。不过,虽然上周一直没有动手写工作上的东西,可是框架已经在脑子里放好了,今天也不能一下子完成,所以还是先把读书写完,再慢慢来写其他的。
昨天下午,我和你说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表格,这些表格,是我在读《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时发现的。
《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是一本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患者的自我康复训练手册,里面有大量的康复训练计划。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表格如果转换一下思维,它们可以拿来应用到很多的地方。所以,在阅读这本小书的时候,真的是感到惊喜连连。
在这里,我先说一下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症。在书的原文中,“慢性疲劳综合症”被译者译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当然我也不想去刨根究底地寻找错误来源,没这个必要,自己知道就好)。
慢性疲劳综合症在过去被叫为神经衰弱,我妈妈在年轻时就曾经患过这种病。她小的时候生活非常贫困,常常要帮助家里做大量的家务,也要参与大量的生产劳动,挣工分补贴家用。
在她长大工作后,又要学习大量的技能,以便能胜任工作,后来又有了我和弟弟,还有病了的奶奶。生活的重担让坚韧的她咬牙坚持,后来父亲做了点小生意,生活得到了改善后,她一下子就病倒了。
她年纪轻轻才三十来岁就中过风,常常一宿一宿地睡不着。所以什么天麻素片、谷维素等治疗神经衰弱的药,我现在都还在记得名字。
所幸,她熬过了那段身体病弱的日子,当然,她病的时候,可没有什么自救康复手册供她参考。不过,如果我以后有需要了,我也能自己根据情况自己制定一本康复手册。
为什么呢?因为这本《疲劳自救手册:用认知行为疗法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前面,我就说了,这本书里的康复计划表格,只要转换下思维方式,就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工作、学习、生活等。所以,我打算过几天,把它整理出来,应用到工作上去。
在这本书的《序言》里,有一句话我很是喜欢“如果不喜欢现在的方式,那就换个方式。”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态度是在逃避。其实我倒是和作者一样认为,只要我们的目标不变,那么现在的方式如果我们不太喜欢,那么就换一种我们喜欢的方式去达成目标。
以运动为例:如果今天的目标是一万八千步,或许你现在非常讨厌跑步,也或许你现在想看一个自己喜欢的片子,也想要跑步,那就把外出的跑步变成室内跑;如果没有跑步机,那么原地跑也是可以达成一万八千步这个目标,同时,喜欢的片子也能看了。
这样一来,就能发现,其实我们为了达成目标,可以选择的方式是很多的,不能被固有的思维给困住,以为只有一种方式才能完成任务。
但这里有一个前提,这些选择的最终落定,是需要自己根据现状与目标相结合来进行判断的,如果不加思索地随意选择,那就等着收获各种失败的经验吧。
当然,失败的经验如果能被收集起来当成以后的行事参考,这也就变成了一种自我成长的资源了。
彦绫
.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