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
我叫刘朝云,家住赫章县安乐溪乡小河社区,是一个种植天麻的农民。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年,家里只有几亩薄田,住的是靠几根棍子支撑起来的茅草房,村里大部分人都在地里刨食,不认命的还是我决定外出务工闯一闯。
我和妻子去了浙江,进过工厂、干过工地,那几年为了挣钱啥都做过。可由于没多少文化,慢慢我就发现,打了十几年工也挣不了钱。孩子长大了,老人也需要照顾,回家的想法日益强烈。
年,我们一家人回到了老家。因为几个孩子都在读书,我家就成了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做什么能脱贫呢?就在我一筹莫展之际,正好一个云南种天麻的亲戚找到我,“朝云,你们小河特别适合种天麻,你试一下嘛。”
今年,刘朝云种植的天麻迎来了丰收
我一想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何不放手一搏。那时候小河社区还没有种天麻,有些人听说过我们土壤气候都很适合,但是就是没人敢种。为啥?还不是担心种了卖不出去。
可能是在外面闯荡惯了,我不怕失败,可是没钱咋办,我听说贫困户可以去贷特惠贷,还不用付利息。钱有了,我就放开胆子种了多窝,成为小河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刘朝云展示他的天麻
第一年,我跟着有经验的人学技术,天天在地里忙活,整地、选种、授粉......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收入就将近十万元。我知道我成功了。
第二年,我就扩大到规模种到窝,从那时起每年的收入都有十多万。村里人看我们种天麻赚了钱后,都跟我们一起种,现在村里大部分人都种上了天麻。天麻成为了我们小河社区致富的好产业。
刘朝云和妻子
前年,我不仅把特惠贷还清,还新建了一栋三百个平方的小洋楼。但我最骄傲的还是靠种天麻供几个孩子读书,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去年的收入达到了60万元,我越发有信心要把天麻种好。这段时间到了采收天麻的时节,我整天都在地里头,看着一个个天麻从土里刨出来,心里头高兴!
整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
编辑张婷
编审王璐瑶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