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您必须掌握的心脑血管防控知识

北京治皮肤病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冬季,您必须掌握的心脑血管防控知识!

今日话题

随着一股寒流的袭来,美丽的江城被刺骨的寒风笼罩,而冬季又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冬季气候寒冷,早晚温差大,这时一些适应性较差的人或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很可能使大脑等重要器官出现缺血的症状,进而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甚至死亡。让我们一起听听脑梗患者在寒冷的冬季如何规避风险,减少脑梗死诱发的机会吧!

1、良好的饮食习惯冬季饮食要限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保持营养均衡。冬季外面天寒地冻,房间里温暖飘香,面对色香味俱佳的饭菜,人们往往食欲增加,难以控制食量,会吃比较油腻、味厚的食物,容易导致热量超标。所以冬季饮食要清淡,少食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如奶油、动物内脏、蛋黄和肥肉、油炸食品等。宜选用低脂肪食物如:酸奶、豆类、鱼类、适量瘦肉等。并注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纤维素食物,如各种新鲜蔬菜、水果、木耳、洋葱等。食物选择多样化,遵循低脂低胆固醇的原则。五谷是基础,限制脂肪、胆固醇摄入,要控制高热量食物是摄入,适量选择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还要减少盐的摄入;三餐按时、适量。切忌暴饮暴食,尤其元旦小假期的来临,亲友相聚推杯换盏之余切忌不要贪杯,不要过量。晚餐不要过饱,冬季气温低,血管收缩、血流缓慢,促血栓物质活性增强,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小板活化,血栓更容易形成。所以冬季要保证足够的饮水量,适当运动,促进大小便通畅。尤其清晨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起到稀释血液额作用。

2、适量运动

冬季气温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就会增加,导致血糖升高,还会使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继而血压升高、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由此导致的死亡率也将大大增加。坚持每日饭后1小时的简单轻松的运动,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寒冷冬季尽量不要选择早晨和晚间的户外运动,早晚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刻,此时在户外运动反而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科室每年都会收治冬季晨练或者晚间外出锻炼而诱发脑梗的患者。因此锻炼时机、地点的选择很重要,建议冬季锻炼选择下午2点到4点进行比较理想。

早晨雾霾天,气压较低,空气中氧浓度也较低,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室外活动很容易缺氧,空气中PM2.5等污染物会加快心率,升高血压,激发血管炎症反应,并导致高凝状态而诱发脑梗发作,尤其雾霾天气是需减少户外活动,尽量选择室内运动。

3、注意保暖

冬季季气温降低,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进而血压升高。同时,而当天气寒冷,气温低时,人体内的肾上腺素释放过多,会造成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和血压从而升高,也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通受到限制,血液循环就会减慢,而且容易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引发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因此,脑梗患者要密切留意天气的变化,提前做好防寒措施,注意衣着要防寒保暖,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0℃左右。更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外出时间,遇到风雪天气,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重视手以及头面部的保暖,防止这些部位受寒导致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而引发意外。

冬天来啦

对于免疫力较差的老人来说,要注意保暖,必要时可提前接种疫苗。冬季,当人们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时,血管会骤然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血流受阻,尤其是本来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这类人群在突然的温度变化时很容易导致病情急性发作,甚至出现心肌梗死和脑中风。要防止血管的热胀冷缩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更要避免突然的寒冷刺激,外出时一定要及时增加衣物,另外从温暖的室内出来后,可先开门在楼道里适应一会儿,没有不适再下楼外出。

4、控制吸烟

冬季气温寒冷,空气流通不好,加之冬季各种聚会多,人员密集,不吸烟者会有更多的抽二手烟的机会,吸烟者更会增加吸烟的机会。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可以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等。吸烟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患者应注意适时开窗通风,避免到人员密集处活动。并且提倡脑梗患者中吸烟人群戒烟。

07.

sept

5、控制饮酒

冬季气温寒冷,天寒地冻,人们为了驱寒会相应的增加喝酒的频次。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酒精刺激后,溶入细胞,然后通过皮肤表层挥发,快速带走身体的热量,消耗体内积存的营养物质,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人体产热功能减弱。大量热能散出体外,反而使人浑身发冷。所以喝酒后身体就会发冷。

然而酒精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包括升高血压、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心律失常和降低脑血流量等导致脑卒中。长期大量饮酒和急性酒精中毒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酒精的摄入量和出血性卒中存在直接的剂量相关性联系。有饮酒习惯的脑梗死患者要适度饮酒,最好戒酒,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6、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发生和发展的核心环节。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包括: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减少膳食的脂肪含量、减轻体重、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戒烟、减少饮酒、保持乐观心态和提高抗应激能力及长期坚持口服降压药物的治疗。冬季天气寒冷,体内多种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老年人更为明显。血压的波动往往呈现冬季血管收缩血压高、夏季血管舒张血压低的特点,因此,脑梗患者中高血压尤高者,冬季需注意监测血压,如降压不达标,需增加降压药物的剂量或种类,以实现血压平稳,避免高血压带来的损害。

冬季气温寒冷,室内活动较多,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心态的平和,尽量在保暖的前提下,保持适量的运动。研究发现,心态、情绪与人体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冬季遇事尤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度激动、愤怒、悲伤,以免刺激脆弱的心脑血管,引发疾病。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面部保暖,这是因为面部皮肤的血管对寒冷特别的敏感,当碰到寒冷的空气,面部血管会突然收缩,引起连锁反应,会造成血压波动。

7、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肥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的发生率均高于相应的非糖尿病患者群。

高血糖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约是普通人的4倍,脑卒中的病情轻重和预后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病情控制情况有关。防治指南建议空腹血糖应<7.0mmol/L.冬季酷寒恶劣的天气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很容易使人陷入焦虑烦恼的状态,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另外冬季气候寒冷,体质虚弱者抵抗力低因而更容易感冒,尤其是气候突然变冷时,一些特殊疾病,如糖尿病容易反复或恶化,病情加重。在饮食方面,限制摄入糖分高的食物。

8、控制血脂

防治血脂异常应强调以控制饮食及体育锻炼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其他危险因素者应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血脂。胆固醇水平呈季节性变化,冬季胆固醇水平高。从饮食上来说,要限制胆固醇高的食物。因为冬季气温寒冷,人们室外活动减少,宅在家里有更多机会摄入更多高脂肪食物,引起体重增加。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胆固醇和血压的变化容易造成血管堵塞,增加患者卒中发作的风险。因此,冬季应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多吃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等。

9、中草药治疗

中草药治疗以活血化瘀、平肝潜阳、祛风通络药为主。例如:当归、桃仁、地龙、红花、川芎、白芍、天麻、钩藤、玄参、龙骨、牡蛎等。按照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冬季是人体精气藏匿的季节,此时由于气候寒冷,人体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对有畏寒怕冷气虚乏力等症状的患者,可选择一些有甘温补益之功的羊肉,鸡肉、兔肉、桂圆以及大豆制品。进行合理的食补。并且适当进补不仅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今天的科普讲座就到这里,在元旦佳节来临之际,医院神经内科5病区全体医护人员祝江城百姓

身体健康,元旦快乐!

科室介绍:1、一站式卒中单元2、开展rt-RA静脉溶栓技术3、帕金森、痴呆等变性病筛查及诊治4、头痛眩晕特色治疗5、丹东市首家开展DELP血浆脂类吸附治疗,为错过溶栓患者提供新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jb/7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