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白应该如何学习中医

新媒体管家

怎样学习中医

文/孙宏新

01

现在的学院派(大专院校)讲求的是不停地修改教材,所谓去粗取精,但是收效如何呢?说件事情便明了:

我的一个内科主任朋友,带了一群实习学生,尽心尽力。半年之后我问他是否有得意门生?是否要留几个?他回答“一个都不要”。国家和家长花了多少钱,学生们费了多少力才能有今天?这位主任说了一句非常令人费解的话――“有几个基础不错,知识还算扎实,但没思想。”

好个没思想!太贬低人了!但细想一下,现在的教育方式不就是培养高分低能吗?几本书、画重点、考重点,ABCDE选择题,肯定不需要思想!而师承派(家传、师传)的如何呢?许多人跟着老师或父母学上几年,弄几个所谓祖传秘方,考个医师证书,便要杀遍天下了。

那位主任所以说那几个好学生没思想,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所有的知识贯穿起来,什么叫学问?学问=知识+思想。学中医不是学历史,历史就是历史,不能篡改历史,只需要你记住,然后加以理解就足够了。学中医要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02

一个好医院,带着三个手指头可以走遍天下。中医的舌诊、脉诊被许多人认为是看家的东西,是西医不会的东西。

我不这么看,中医真正的关键是它的理论体系,是它的辨证论治法则,是中医特有的逻辑思维方式。如果丢了这些东西,任何一个西医大夫都可以把中药开出去。但要在自己的脑袋里建立好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使大脑按照这种逻辑思维方式运转并非是一见容易的事!

西医的发展为什么迅速?它是靠多学科的共同努力,成千上万的人共同努力,在许多学科之间建立了良好的通道。中医就惨了,缺乏手段。现代手段为什么不用呢?

中医的三个手指头下面是什么?假如你思维敏捷、能真正去理解你摸到的桡动脉的波动是什么意思,那就能品味出病人的感觉,那病就像得在你身上一样。

其实脉搏就是线性系统学中的“相频特性”和“幅频特性”,而线性系统是专门研究“黑盒子”现象的,就是通过输出信号的变化,来理解那个内部结构不清楚的“盒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而中医的脉象不就是这个理论的应用吗?可惜!有哪所院校会给中医专业开设这种课程呢?你不妨自己找本书看看,如果能看懂,你会觉得手下的感觉别有一番新的滋味,那种脉搏的萌动就不是简单的28个分类了,然后再看《脉经》,会认为那本书简直太罗嗦啦。

想学好中医就应该博学,学什么都会有帮助,会让你的大脑动起来,如果你哪门功课不好,你就把他补上,不然你肯定吃亏,因为人的大脑依靠大量的数据来产生思维,数据越多,速度越快!就像BT下载软件的工作原理一样,它依靠别的数据流来拼凑整个文件。有人看《三国》小说,发现了大将军原来是甲亢,所以睡觉时闭不上眼睛;有人看《红楼梦》,发现林妹妹的肺痨不是死于营养不良,而是死于痰火互结,气血壅塞。――贾府的伙食标准太高。

有一点需要重申:无论你利用什么现代手段,最后你必须回到中医的思维方式上来,不然你就找不到看中医的病人的脾了。

等到有一天,你的病人会觉得你很奇怪,你简直料事如神,你说他几天以后会如何如何,果然应验。你不用问诊,便告知他因为家庭琐事而烦恼,夜里常常做噩梦,他会认为你懂得算命!其实,那时你已经有了丰富的综合判断能力了,你和你的病人还会怀疑你治不好他的病吗?

这是中医独自特有的逻辑思维方式,是最具风格的东西。不过还应该说明:那些现代诊疗手段完全可以借用,最起码可以参考,只是不能依赖,中医应该很灵活,并不傻!

03

什么都不能太相信!我曾经到过西北的大沙漠,顺便挖了几颗野生的药材,回来后与我们药铺(最大的、国营的)的饮片做了对比,其有效成分前者是22%,而后者仅仅是0.5%。

所以,当你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位君药上的时候,你最好对这些东西充分了解一下。因为中药的计量标准是重量,而不是有效成分,所以有人说“名医亡于药”似乎是有些道理,但这种事情你没有办法!

就像你每天要吃的饭菜一样,被人投了苏丹红、有机磷、氢氧化钠等等,但你可以少吃,采取慢性自杀的方式还是有效果的?!但你的病人没有选择,他寄希望于你,你寄希望于药,怎么办呢?

建议你经常去转转药房,转转市场。我在著名的药材造假圣地转了两年,收获非浅,交了许多造假药的朋友,知道他们如何用黄柏煮小土豆来造元胡,如何用腐烂的羊皮制造麝香,如何用白薯来造天麻,如何给自制的虫草画纹理(不能再教了)。所以,这些东西也就不好骗我了。

如果有病人吃了几付药还不见效(先要怀疑自己,考虑自己的诊断是否有问题),那最好让病人把药拿来看看,不然会耽误你的进步。我曾经把病人在药房抓好的酒军自己生吃了20g,居然还是岿然不动!

现在的教材是西医化的,考试也是西医化的,为了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把中医的题目出的像数学。从方剂学的角度看――什么方治疗什么病;从临床课的角度看――什么病用什么方。一一对应,真是妙哉!   

            

所以说中医难,这其中该相信的和该怀疑的如何判别呢?文革时有句口号叫“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建议改成“先怀疑一切,再充分思考,最后相信那些该相信的!”

如果你有一天开始怀疑你导师的某个理论的时候,你真的开始有出息了!

04

怎么办?现在的中医接的活大都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病。可这才是你长学问的时候呢!首先,你不要幻想出名、长工资、提级别、当专家。没戏!你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让病人多活些时间,让他有时间把他的事情料理一下,另外帮他改善生存水平。他肯定是要离开的,除非是诊断错误。

我的一位恩师那里有好几个这样的麻烦,都活了好几年了,其中有个“疯子”还能去爬山?!别人都私下笑话他“还想攻克肝癌”!其实不然,他曾对我说“我从来没打算把那个大瘤子消化掉,只是让他们活着就心满意足啦”。你怎么想呢?

眼光要放开!这是中医应该具有的品质,自己不要死盯着三寸之内的东西,那是老鼠。更不能死盯着病人身上的那个小疙瘩,因为病人的目的是活着。人活着的概念是什么呢?吃喝拉撒睡,不过而已。

有个广告词挺有意思“为了打你而打我,打死你却流着我的血”――讨厌的蚊子。你非要打死那个小疙瘩,结果却先打死了它的宿主。

每每看见电视里那些“导购”大肆宣传可以如何杀死肿瘤的时候,我总想为那些病人祷告。“瘤子没死人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火葬厂的哥们可不把人和瘤分着烧,你连雪耻的机会都没有!过去有“曲线救国”之说,不妥!“曲线救人”总可以吧?先杀瘤?还是先杀人?你去原始森林里看看,是藤缠树?还是树缠藤?你很难分辨得清清楚楚。所以,应该把眼光放开些,把心思用在改善病人的证上,许多时候那种潜移默化的东西很令人寻味。

真正的中医治疗肿瘤是非常讲究的,一个人一个治疗方法,没有万人齐喝的安魂汤!

现在什么都嚷嚷“规范化、标准化”,我建议不要“紧跟形式不掉队”,中医非常强调整体思想,辨证施治,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活,不是生产肉包子的流水线!病房里病情差不多的病人,有人挺胸抬头的去办出院手续,有人就一命呜呼了,为什么?经典的答案永远是“个体差异”!?那就不能让他们治疗时也个体差异差异?!

中医的理论是什么?贯穿中医诊断―辨证―治疗全过程的是什么?很多人到临床上就忘记得九霄云外了,你必须把这块敲门砖时时刻刻拿在手上,这块砖经常可以打破黑白无常的头,让他们回判官那里编瞎话去。

一个好中医要永远记住这样一个道理,你自己之所以还活着,就是因为你的正气比你的邪气强大。怎样对待自己,就怎样对待病人,他就和你一样的活着。好的中医要有博大的心胸,才可能有博大的造诣,辨证要大气一些,方药也应大气一些,学习更应大气一些。想学好中医,这是基础的基础。

也许有一天,你会觉得那些成百上千、乱七八糟的杂证被你归纳得没几样了,这是学问,因为你变的大气了。

切忌――

自持一汤,执方待病;

或偶拾片语,疑为古训;

或崇好一门,以叶障目;

或独逞家技,于命相博。

谨遵古训理法,以为变通,临证不可拘泥。

借鉴顶截之说,随证予药,决非庸医俗套。

推理求新,紧扣四诊八纲。

整体辨治,不离气血阴阳。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

w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九歌()

赞赏

长按







































中药治疗白癜风方子
中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jb/7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