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医师高血压病案辩证分析

病案一

头昏,气促,动则加重,肢体活动不利,行走漂浮感,胸闷时作,心慌,精神萎软,腰膝酸软,视物昏花,偶有咳嗽无痰,纳眠差,二便正常。舌质淤暗,舌苔白腻,脉细滑。中医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3级

以“反复头昏”为主症,属于祖国医学眩晕范畴。患者年老,脏腑亏虚,肝肾亏虚为突出,清窍失养,发为“眩晕”,故头昏,阴虚阳亢故行走漂浮感。肝肾亏虚则气血化生乏源,痰瘀阻滞脑络,则加重头昏。肝肾阴虚,气血化生乏源,故气促气累,动则加重。气虚失于推动,痰浊瘀血内生,阻滞心脉发病胸痹心痛,故胸闷不适。气虚水湿不化,聚于下焦则肢肿。眩晕病位在清窍,与心肝肾脾关系密切;病性本虚标实;病机为肝肾亏虚,气虚痰瘀。中医治疗:

生地、枸杞补益肝肾;天麻、钩藤平肝潜阳;黄芪、防己益气利水;牛膝、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

病案二

头昏,气累,劳则加重,精神萎软,倦卧于床,腰膝酸软,视物昏花,面红,耳鸣,纳眠差,口干,二便通。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3级中医辨病辨证分析:

标本兼治为则,补益肝肾,益气活血化痰为法,处方如下:生地20枸杞15天麻15钩藤15牛膝10丹参30益母草30防己15太子参付,水煎服,ml,分三次服,日一付方中:

患者程某某,男,64岁,因“反复头昏10+年,加重1天”,于年11月11日就诊。症见:

眩晕,肝肾阴虚,气虚痰瘀西医诊断:

患者男性,以“反复头昏”为主症,属于中医“眩晕”。该患者年过五旬,肝肾亏虚,阴精不足,阴虚则虚阳上扰,发为“眩晕”,故有头晕;肝阳携气血上冲,故头胀,面红;虚热内生,内有郁热,故口臭;肝肾阴虚则腰膝酸软,视物昏花。脏腑亏虚,气血不足,尤以心气虚为突出,心气亏虚,无力运化水液、行血,痰浊瘀血内生,心失所养,故胸闷、心慌;气血亏虚则气短气累,劳则加重。眩晕病位在清窍,与肝肾心脾有关;病性为本虚标实;病机为肝肾阴虚,气虚痰瘀。中医治疗:

生地、枸杞补益肝肾;天麻、钩藤、石决明、夏枯草平肝潜阳;当归、黄芪、丹参养血活血;法夏、白术、茯苓健脾化湿;甘草调和诸药。

目前+人已学习我们的课程

睿思教育-中医专长医师培训领导者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白癜风的发病年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jb/22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