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剪刀、一双巧手,勤奋向上的奔牛、展翅翱翔的飞鸟、雍容华贵的牡丹、活泼可爱的儿童……便立刻在红纸上呈现。
枣矿集团柴里煤矿机电制修综修车间职工麻绍春利用业余时间潜心钻研剪纸艺术,用剪刀剪出美妙的“旋律”。
“我小时候喜欢绘画,每次看到母亲纳鞋底绣花,就想用一种方式把它记录下来。”麻绍春回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剪纸和绘画、绣花非常相似,于是就喜欢上了剪纸。从30岁开始,他开始接触剪纸,从开始的窗花到后来的花卉、小动物,慢慢地摸索、研究。当一幅幅生动传神的作品从手中剪出来时,他感到非常开心。
在剪纸艺术的道路上,他一“剪”就是25年。
长期在煤矿工作,麻绍春的剪纸作品更加“朴实”。麻绍春说,“我是一名煤矿工人,一直想创作煤矿题材的作品,将矿工的精神用剪纸刻画出来。”
他潜心创作矿工主题剪纸作品。为让作品真实生动,利用工作之余先后6次下井,观察矿工的工作,和他们谈心交流,用笔将煤机、支架、矿车等设备画出来,广泛收集素材构思画面,然后绘画场景、思考构图、研究修改,经过两个月的创作,作品初具皱形。
“在创作时,如何将场景保持连贯性,中间不能有断痕,这是一大难题。”麻绍春说。
他反复试验,采用老式民间裱画的形式,利用2米×1米的宣纸巧妙连接起来,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历时3个月,长达10米的作品《煤海》创作了出来,掘进工、泵工、联网工等矿工形象跃然纸上、惟妙惟肖,深受煤矿工人的喜爱。
近年来,他的剪纸艺术不断提升,其剪纸作品在枣庄市、滕州市和枣矿集团举办的民俗艺术展中多次获奖。
编辑
刘德科曹士刚
制作曹士刚审核
刘德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