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摄于宁夏银川)
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曰:“蒺,疾也;藜,利也;茨,刺也。其刺伤人,甚疾而利也”。故名“刺蒺藜”。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入药。蒺藜清炒至微黄色,称“炒蒺藜”。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蒺藜子)味苦,温。主恶血,破癥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一名旁通,一名屈人,一名止行,一名豺羽,一名升推。生平泽,或道旁。”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刺蒺藜)一名白蒺藜。辛苦微温,入肝而疏肝明目,解散风邪。微炒,或人乳拌蒸用。”
蒺藜(摄于宁夏银川)
NO.2.1功效主治
蒺藜,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主要功效有:平肝潜阳,疏肝解郁,祛风明目,祛风止痒。
1
平肝潜阳:本品苦降,主入肝经,有平肝潜阳之功,适于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目眩等病证。
2
疏肝解郁:本品辛散温通,主入肝经,可疏肝解郁,适于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汁不畅、急躁易怒等病证。
3
祛风明目:本品辛散入肝,可祛风明目,适于目赤、目痛、翳障等病证。
4
祛风止痒:本品还可祛风止痒,适于风犯肌肤之风疹瘙痒、白癜风等病证。
用法:6~10g,煎服。
蒺藜(摄于宁夏银川)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蒺藜主要含蒺藜皂苷、蒺藜多糖、生物碱和黄酮等成分,有保护心肌、抗凝、抗血栓、抗动脉硬化、调节血脂、降低血糖、降低血压等作用。
蒺藜饮片(摄于湖南长沙)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王倩,刘子豪.白蒺藜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14(16):-.
音频:石若冰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北京治白癜风的儿童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