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山水孕育安芗缘土鸡蛋

安芗缘土鸡蛋来源于山清水秀陕西省蓝田县三官庙镇杨顶村石板头这片沃土。

年5月20日正式上市与消费者见面,为了让消费者消费的更有文化、更有品味,特对蓝田历史沿革、山水和文化介绍如下:

蓝田县,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炎帝和黄帝的直系远祖华胥的故里,四大名玉之一蓝田玉的原产地。位于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东南以秦岭为界,与商洛市洛南县、商州区、柞水县相接;西以库峪河为界,与长安区、灞桥区毗邻;北以骊山为界,与临潼区、渭南市临渭区、华州区接壤。县境介于北纬33°50′—34°19′,东经°07′—°49′之间,东西长64千米,南北宽55千米,总面积平方千米,约占西安市总面积的19.9%。距西安市区22千米。

蓝田县因境内盛产美玉而得名,自古据秦楚大道,有“三辅要冲”之称,是关中通往东南诸省的要道。

蓝田是著名的“玉乡”,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出土了著名的蓝田人等古遗址,是中华文明的本源和母体、被中华民族尊为“始祖母”华胥的故里。境内有净土宗祖庭悟真寺,第二敦煌水陆庵,天下第一孝山王顺山,天下第一名汤汤峪温泉等风景名胜。

截至年,蓝田县辖1个街道、18个镇,常住人口52.8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GDP).4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5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4.8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9.9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元。

蓝田历史沿革大概如下

蓝田玉名列“四大名玉”,以周礼“玉之美者为蓝”,故得县名蓝田。著名的秦始皇传国玉玺即为蓝田水苍玉所制。上古时期,约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蓝田猿人”,就在蓝田县公王岭一带繁衍生息,逐渐散居于灞河中下游。

中国北方最早的直立人——蓝田人

约距今1万年左右,先民们在灞河、辋川河、焦汤河流域定居,制陶器,磨石器,养家畜,从母系氏族逐步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蓝田有华胥氏陵、尊庐师陵、女娲氏谷遗址,史称“三皇旧居”。

夏(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

禹子启建立夏,蓝田属有扈氏(夏之方国),为传说中的雍州辖地。

商周时期

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

商汤灭夏,建都亳,蓝田属骊山氏,史称商之西陲。其后属周,仍为传说中的雍州辖地。

西周(约前11世纪—前年)

周封弭氏于蓝田地,故称“弭”,为宗周之畿内地。这是有史以来,蓝田的最早得名。

春秋

秦宁公十二年(前年),弭为荡氏所灭。秦宁公灭荡氏,弭改隶秦国,称“蓝”。蓝地有滋水(今灞水)。

秦穆公三十七年(前年),滋水更名为灞水。

战国

秦献公六年(前年),秦始置蓝田县。

炎黄宗祖、中华始祖母——华胥

秦献公十七年(前年),秦献公封其子向为“蓝田君”。

秦孝公十二年(前年),秦初以小邑为31县,割蓝田西北部置芷阳县。

秦惠王十三年(前年),楚怀王发兵攻秦,会战于蓝田,楚败。

秦庄襄王元年(前年),丞相吕不韦被封文信侯,管辖蓝田等12县。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年),在蓝田建鼎湖宫、御羞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年),秦统一六国,分全国为36郡,蓝田隶内史郡。

秦始皇二十七年(前年),秦修驰道于蓝田国,其东南向驰道自咸阳,经蓝田,通武关,达襄阳。

秦二世三年(前年)九月,赵高遣将守峣关。刘邦引兵绕峣关,越篑山与秦军大战,秦兵败。

西汉

汉高祖元年(前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置塞国,分封司马欣为塞王,蓝田隶塞国。

高祖二年(前年),关中大饥,人相食。是年汉更秦内史郡为渭南郡,蓝田属渭南郡。

四大名玉——蓝田玉

汉景帝前元四年(前年),临江王荣自杀,葬蓝田(即今蓝田县三里镇陈岩村村旁东南方向燕子冢,村人称为“冢疙瘩”)。

汉武帝元狩五年(前年),汉武帝刘彻养病于上林苑鼎湖宫。宫名后改为鼎湖延寿宫。

东汉

东汉建武元年(25年)置雍州,蓝田县隶雍州。是年,三辅大饥,人相食,时武安王延岑据蓝田。建武十五年(39年),省雍州,复置司隶,蓝田属司隶。

建安十七年(年)七月,马超余众梁兴部屯蓝田,夏侯渊击平之。建安十八年(年)正月,省司隶,复雍州,下辖京兆郡,蓝田隶之。

魏晋时期

曹魏:文帝黄初二年(年),蓝田先后属秦国和京兆国,正始五年(年)属京兆郡。

西晋:咸宁六年(年),蓝田属京兆郡,更上隶雍州。

前赵:光初二年(年),设司隶,下设京兆郡蓝田隶之。

后赵:太和二年(年),年设雍州辖京兆郡,蓝田属京兆郡。

前秦:皇始元年(年),设司隶,下辖京兆郡,蓝田隶之。

后秦:蓝田隶属因之。

汤峪温泉碧水湾

东晋:义熙十三年(年):改司隶设雍州,辖京兆郡。蓝田属京兆郡。

北魏:始光元年(年),北魏势力始达蓝田,设京兆郡(下辖蓝田县)。初蓝田县有杜陵县地,太武帝神鹿三年(年),京兆郡上设雍州。蓝田属京兆郡所辖。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年),并蓝田县入灞城县。魏太和十一年(年)又设蓝田,并有灞城县和山北县地,灞城县取代蓝田为时共41年之久(年—年)。

西魏:(年—年)设雍州,下辖蓝田山北二县。

北周:天王元年(年)置蓝田郡,下辖蓝田、玉山、白鹿三县。北周建德二年(年)废玉山、白鹿二县,辖地入蓝田县,移治峣柳城,隶京兆郡。

隋唐时期

隋开皇九年(年),设雍州辖蓝田。大业三年(年),设司隶辖京兆郡,蓝田隶之。

唐设雍州辖蓝田(畿县)。武德二年(年),分蓝田县为白鹿、蓝田二县。翌年改白鹿县为宁民县,又增设玉山县,统归雍州所领。贞观元年(年)废玉山、宁民二县,辖地入蓝田隶关内道之京兆郡。年隶京道之雍州。开元元年(年),蓝田属京道下之京兆府。

五代

属雍州。

后梁开平年间(年—年),蓝田属雍州之大安府中。

宋元时期

北宋至道三年(年),改关西道为陕西路,下设京兆府,蓝田属京兆府。熙宁五年(年)蓝田隶永兴军路,大观元年(年)隶永兴军路下之大都督府。

第二敦煌——水陆庵

金皇统二年(年),蓝田属京兆府路,京兆总管府。

元至元二年(年),蓝田隶于陕西四川行省,至元七年(年)属四川陕西行中书省。至元二十三年(年)属西安路。至元二十四年(年)属陕西四川行中书省。皇庆元年(1年),属奉元路。

明清时期

明洪武二年(年),蓝田属西安府。

清顺治元年(年),蓝田属陕西布政司西安府,乾隆四十八年(年),分蓝田南境为孝义川,设抚民同知,为时不久又归蓝田,其后再无变易。

民国时期

蓝田归关中道西安府管辖,抗日战争开始后,蓝田国分若干战区,蓝田先归商州专区,继属咸阳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蓝田隶属五易,年属渭南专区;年归陕西省人委直接领导;年划归西安市;年重归渭南专区;年再次划归西安市。

蓝田全景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蓝田县位于陕西省关中东部,面秦岭,负骊山,东南两面以秦岭为界与渭南市、华县、洛南县、商州区、柞水县等市县相望,北部以横岭与临潼区为界,西部和长安区接壤。县境介于北纬33°50′—34°19′,东经°07′—°49′之间,东西长64千米,南北宽55千米,总面积平方千米,约占西安市总面积的19.9%。[9-10][30]

spanclass="BMap_MarkerBMap_noprint"unselectable="on""=""title=""style="position:absolute;border:0px;cursor:pointer;background:url("







































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fl/2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