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用一个“小方”,换掉患者几万的药费单子,解决手抖不止后。我顿悟:行医最难的,就是不唯利是图,保持医者的本心。
行医这几十年,我看过的患者不在少数,这些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因为看病,奔走于各个城市,大医院,小诊所,也有不少人因为看病花光大半辈子的积蓄。
每当看到他们绝望的样子,我都十分痛心,却又无能为力,其实有些病,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相反更好治。
之所以花了大价钱还没好,医院有利可图,只要病不好,医院,就得继续花钱、检查费、手术费、医药费等。
前阵子翻看之前的医案,一位手抖的患者把我的思绪带到了6年前。
患者大约三年前出现了手抖的情况,但是当时并不严重,所以患者也没有多么在意,直到后来,患者吃饭的时候手也控制不住颤抖,饭洒的到处都是,这才着急起来。医院,吃了一段时间控制的药物,花了几万块钱,但是效果并不算太好,于是在亲戚的介绍下,来看中医。
我看了他的情况:脉象弦细而滑数,舌苔根部黄腻,舌质偏暗,还有瘀点。了解到平时还有睡眠不好,头晕,胸闷的情况,动不动就出汗。
开出方子:竹沥,白芍,天麻,赤芍,茯苓。
结果如何呢?
前后治疗了差不多半个月左右,患者双手颤抖的情况明显好转,而且基本可以控制住,我将方子少稍微做了一些调整,让患者继续用药,又过了一段时间,患者不再手抖,其他症状消失。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仔细辩证就可以知道,患者的病因是痰湿上扰。患者舌根黄腻,脉滑数,这是典型的痰热型舌脉。脉滑苔腻,说明有痰浊。苔黄脉数,说明有热邪。
痰热淤阻了,血前行的道路就受到了阻碍,血停滞的时间久了,就会有淤血,所以会有舌质偏暗,有瘀斑出现。
那痰热跟手抖又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痰热是怎么形成的,痰热其实就是痰湿,就像一个打湿的毛巾,长时间被捂着,就会被捂得又臭又热一样。痰湿停滞的时间久了,就会变成痰热。
痰湿则是脾胃虚弱,无法运化水谷精微,养分堆积的产物。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吃下去的东西,无法被脾胃正常消化吸收,就像一个大型中枢站出现了问题,送进去的东西,没有被及时的分类运出,全部堆积在那里,时间久了,就变成了没有用的垃圾。
中医五行说,脾属土,肝属木,脾胃和肝脏是母子关系。脾胃就像一片绿洲,肝脏就是上面的树木,当脾胃出现问题,土地干裂,树木得不到养分,无法茁壮成长,就抵挡不了沙尘暴的来袭。体内风暴来袭,表现在外面就是控制不住的手抖。
知道了原因,解决起来就很简单了,清痰化热,健脾和胃,手抖自然就消失了。
方中分为三步来做,清痰热,息肝风,健脾胃。
竹沥的作用是清化痰热,它性寒滑利,喜欢在体内奔走,将堆积的痰热一并带走。就好比一个脏乱的房间,竹沥担任的角色就是清洁工,来一个彻底的大扫除,让垃圾消失。
白芍擅长柔肝止痛,天麻擅长平肝熄风,它们两个一齐出动,一个安抚肝脏得不到滋养的苦痛,一个将外来的风暴抵御住。痰热引起肝风的局面,基本就被控制住了。
赤芍的作用是活血化瘀,给停滞在那里的血注入了新鲜力量,使它们可以勇往直前,不畏前方的阻碍。
最后加入茯苓健脾益气,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把脾胃养好,不但可以源源不断的生化气血,还可以正常的运化水谷精微。就像城市的交通枢纽一样,它恢复了正常的功能,整个城市都会跟着运转起来。
诸药合用,攻补兼施,痰湿自然不会存留在体内。
面对现在这种情况,我能做的只有让患者把病看好,不让他们多花一份冤枉钱,为的就是不改变行医的初衷,保持住医者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