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公元年7月28日,镇领导一行人走进吊桥沟,确定吊桥沟旅游开发。这是将载入长岭关村史,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五年风雨兼程,五年创业艰辛。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吊桥沟景区,今日持续“走红”,如今成为各地游客口中称赞的风景圣地,成为长岭关村的网红景点。
我们真诚感谢各位领导和朋友对长岭关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值此吊桥沟旅游五周年之际,我们诚邀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来我们千年长岭关、生态吊桥沟作客。
作为长岭关村人,看到家乡发展慢慢壮大,内心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啊!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一起见证吊桥沟的美好未来。
五年弹指一挥间,感恩一路遇见!吊桥沟与我们经历过许多第一次,我们将逐一道来,也欢迎参与、经历吊桥沟的第一次的朋友投稿我们,我们一定奉为至宝!
不知不觉间,吊桥沟已经走过了第五个年头,让我们一起回望走过的路,我们要感谢黄陂的吴王剑,他对长岭关情有独钟,是第一个带团来游并向吊桥沟赠送书籍的人,人生中有很多感动,吴王剑的这一个举动如同涓涓细水,浸入我们心中,知识成就梦想,知识决定未来,这是最好最贵重的礼物。这五年来,他一直大力帮忙宣传推荐吊桥沟,多次带领黄陂户外群的群友们到吊桥沟来游玩,给我们出点子,想办法提高吊桥沟知名度。界岭和长岭关合村后,也是他带着团队第一个走界岭环线,把“一村跨两省”的独特新村推向公众视野。先后为长岭关写下两篇推荐美文,文图俱美,为吊桥沟宣传立下汗马功劳。
《美哉吊桥沟》
年10月31日,武汉户外吴王剑率黄陂休闲户外群群友56人到长岭关村吊桥沟参加户外活动,看过了清泉溪流、奇石怪壁、古树石寨、山珍异果,品尝了农家吊锅、吊桥沟老米酒,收获满满。
车行高速,一路欢声笑语、破冰互动,仅两小时就到吊桥沟所在村村部,熊书记一行已在村部等候。互致问候,合影留念,我们在客串导游的美女骆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吊桥沟的穿越活动。感谢熊书记和当地村民,在短短几个月里,就将吊桥沟打造的像模像样。从进入的田间道路到峡谷,一路看到许多新铺的石板、石墩,很多容易滑倒的石块上琢除了台阶和防滑槽。一些较陡的道路已经扒开铺平,道旁的杂树荆棘已经清理得干干净净。横斜挡道的树枝被清除,绊人的树桩被锯掉,一条适合户外穿越的路径已经清晰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咱群接天缘,既得天时地利,更得人和。那日多云天气,没有晒人的阳光。10度左右的气温,十分凉爽。三日前下了两天小雨,第三日有艳阳高照,既没有湿滑的山路,也有小雨带来的丰富山水,增添了穿越峡谷的乐趣。才入得峡谷,就见清澈的山泉沿着溪谷流下,淙淙的流水声如同一路伴随的欢歌,让人兴奋。光溜的石板那是溪流日久天长冲刷的战绩,溪边青翠的野草和不知名的野花,那是泉水灌溉的硕果。清澈见底的山泉,闪着光亮,在细砂上翻滚。移步换景,每一回头都是让人目不暇接的美景。山高水长,泉流溪清,这是吊桥沟的第一美景。
满沟都是奇石怪壁,时见层层叠叠的石块如同棋子分布峡谷之中,偶遇巨大的石块横亘面前。石头表面粗粝,踩上去稳稳当当、丝毫不滑。就在你大意之间,一不留神,一块斜坡石块或青苔印痕让你滑个仰八叉,引起一阵哄笑。更有峡谷两岸绝壁,高数十仞,光溜一片,寸草不生。或如巨磐,或如方斗;或是溜圆,或是嶙峋。或是灰白,或是绣红;或是深黛,或是丹青。色彩斑斓,奇形怪状,这些顽石让人见了也是一个惊喜接着一个惊喜
神奇地域,留下美好传奇与传说。猴儿洞里,曾是英雄避寇藏身之地。大嫂机敏,更助红军战士渡过难关。蟠桃石有个美丽的前世今生,痴情种也曾在凡人仙界穿越。一溜石墙,石寨仍在,唐王私访爱将跌马桥边;一枯一荣,古树跟前,清泉流涌送子聊博一笑。观音岩上,仙人打坐静心修炼。千载古柏,考问秀才智慧惊人。长岭设卡,松子关隘,曾是盐茶古道;“根布两省,叶落三县”,更是人间奇迹。一山一石,尽留趣闻;一草一木,皆有故事。
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偏远山村,留存尊师重教传统;金榜题名,更有九人名列榜首。农家敝屋,典籍书刊一摞一摞;劝学耕读,诗书传家一辈一辈。千里鹅毛,送君书籍数册;礼轻情重,情深谊长久远。留旗一面,如我日日伴君旁;他日重逢,米酒杯杯吊锅香。油茶结果,满坪咧嘴茶农开怀笑;花开不败,满树洁白驴友再闻香。银杏如金,扇叶枯黄亦是宝贝;野柿挂枝,灯笼结果满树喜庆。苍松翠柏,满载怡人富氧离子;天麻灵芝,奇珍异宝偶见稀罕。黄荆毛栗,密密麻麻遍布山头。挂一漏万,美好景色无法一一列举;笔秃纸短,难书吊桥沟里许多心得。好山好水总看不足,期待他日再来时;好人好景常记于心,后会有期总重逢!
《麻城界岭体验“一脚踏两省”的休闲乐趣》
年10月14日,我们一行到麻城界岭体验了一把“一脚踏两省”的户外乐趣。那日,天气预报有小雨。但老天爷很给力,一直坚持着没有下雨,直到我们下山后才飘起毛毛雨。在当地导游骆彦娇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34人会同麻城“运动、健康、快乐”户外群群主钓王带领的28人一起向“一脚踏两省”的界岭出发。界岭,顾名思义就是分界的山岭。麻城界岭,是麻城市长岭关村的一块“飞地”,其东北与安徽省的金寨县依岭分界,界岭也是江淮流域的分水岭;其北面毗邻沙河乡楼房村,距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和银杏谷2公里。
从界岭教学点背后上山,一路前行,我们穿行在松林之中。连绵几日的秋雨初晴,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新,空气中满是负氧离子,猛吸一口,让人格外神清气爽。山间松树苍翠,枫叶在秋风中已经开始微微变色,整个山间颜色比春夏之时更加丰富。山道旁的芒草,在秋风中摇曳着长长的叶片,高昂着灰白的花穗。树丛中,几簇早开的杜鹃,待放的花苞像小小的火炬。绿油油的油茶树已结满了油茶果,果子绿中带着醉红,还有些枝条上开满了白色的油茶花。偶见枯落的松针里露出一个灰黄色的黄伞菌,更是给同伴一阵惊喜。很快,大家都有新的发现,都找到了黄伞菌。大家都说,爬山又有新收获,晚上回家有美味的山珍饱口福了。村委会张主任的儿子跟我们同行,他的眼更尖,收获更大,居然找到了一个灵芝。骆老师告诉我们,要是到4月中旬的时候,满山的杜鹃花开放,风景更美。
大约走了一小时,我们来到了山顶的仰天锅。仰天锅,是一个非常形象的称呼,因为这里的山顶的地势犹如一个仰面向上的一大一小两锅,故称之为仰天锅。仰天锅这一片山间林地,在村集体时候是村办的养蚕厂,几十人在这里种桑养蚕,搞得轰轰烈烈,十分红火。仰天锅那边有一个佛爷垴,因其山形像佛爷,山垴上的一大片裸露的石壁,仿佛就是佛爷袒露的大肚皮,可惜这季节树木太茂盛,只能隐约可见那片佛爷肚,不能看见它的全貌,不能说不是遗憾。
关于仰天锅,当地还有一个传奇的神话。相传界岭很久以前,有一年直到冬天滴雨未下,庄稼颗粒无收,村民成群结队到观音岩跪拜,观音大发慈悲,在仰天锅架起两口锅煮饭布施百姓,并派一位佛爷前来看管。神话传说确也传神,仰天锅和佛爷石从来令界岭人倍感亲切!这里就世代留传着这样的童谣:“仰天锅,煮米多。观音慈,救民饥。吃完有,笑呵呵”。村民称他们儿时就会传唱,流传千年的民间故事和童谣蕴含了人们对神的崇拜,以及灾荒年头对吃饱饭的殷殷渴望!
仰天锅位于长岭关村界岭水库东面,最高处佛爷岭海拔约米,背靠江淮分水岭,南依长岭关,西望栖凤尖,北连狮子岩。由大小两口锅形盆地相连,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易守难攻,自古为兵家要地。仰天窝尽管山势不算太高,也不算险峻,但它也有故事。解放前,界岭地处偏僻,又是湖北飞地,倚长岭关天险,80多年前,国民党保安队郑齐玉聚众仰天锅练兵,袭挠鄂豫皖苏区,徐向前率部征剿,大战仰天锅,大获全胜,保护了这里的一方平安,如今青山依旧,战壕犹存!
走完仰天锅佛爷垴,我们开始下山,下山的树长得更茂密。尽管前一天长岭关村的熊书记安排人专门砍出了一条路,但仍然还有很多障碍。今天骆老师又带了两个村民拿着砍刀在前面走,遇到一些拦路的杂树顺便就砍掉了,我们通行更顺畅了。衷心感谢熊书记,还有那为我们付出辛苦的这些村民。
从山上下来,我们穿过山脚下的小村,来到了界岭水库。对于我们这些从武汉那些见过大江大湖来的人来说,这水库并不算大。但水库也有它的特色,狭长的水库,微风中水面泛起波纹。水很绿,清澈见底。两岸的青山倒映水中,形成一幅无声的水墨山水画。这让我想起了林则徐的诗句“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青山有色花含笑;绿水无声鸟作歌。”童靴们都在水库边停下了脚步,摆起pose拍照留影。当时我的脑子里就蹦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要是在这里弄几个竹排,大家在绿水中的竹排上徜徉,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
我们从水库上游绕过,从山边的林中插进对面的另一座山。这里山脚下是一片松林,再往上就是满山的杂树林。我们沿着村民砍出的狭窄通道行进,相互提醒手边的刺丛。
上到山顶,我们又见到了另一番景象:仰面望去,高大的铁塔耸立在山巅。极目西望,左手是凌空飞过高速公路的高架桥,右手是大坝拦腰的另一座水库,同样是绿水清漾,山影倒映。高架桥与水库之间是一片绿色的梯田,绕山围坡的是狭长的山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是一副构图合理的、极美的山水风景画。大家又是一阵猛拍,忙坏了几个摄影师。
再往下走,我们就开始下山。沿途除了葱绿的树木、枯黄的野草,到处都可以看到随意开放的小花。下山途中的机耕道两旁,都是油桐树和板栗树。油桐树上挂满鸭蛋大的油桐果,这可是制造桐油的原料。满树的板栗没有人采摘,有些成熟的掉在地上烂掉,很是可惜。树上挂着的野生板栗有些已经张开了嘴,好像是等待人们去采摘。童靴们拿出登山杖,勾拢枝桠,采摘一些新鲜的板栗,不怕麻烦地剥开刺球后急着尝鲜。或是鲜红、或是粉白的板栗果,煞是爱人。
水库旁边的山凹还有一个庙宇,名曰紫云庵,是民间化缘建成,规模并不算大。据说很有些年头,香火也还旺盛。吃斋念佛,一心向善的山民,到此祈祷膜拜,诉求念想,倒也是一个清净的好去处。
下山后,我们在界岭路边的村民家参观了酿造老米酒的作坊。细长洁白的糯米、浸泡2个小时后,上木甑蒸熟,晾摊在簸箕上,冒着腾腾的热气,散发出淡淡的米香。村民热情地招呼我,让我们尝尝这杠杠的糯米饭。村民家里大大小小几十口缸里正在发酵。酿造老米酒。有童靴尝了以后还买了一些带回家。他们要回去尝试一下“篼子火、老米酒,过了皇帝就是我”的法外逍遥的日子。
午饭是在长岭关村新修的游客接待中心吃的吊锅。三铺三盖的吊锅,地道的食材和黑土猪肉,闻起来香喷喷的。品着骆老师拿来的老米酒,那真叫一个惬意。
吃完饭,时间尚早,我们又到村委会对面的郑家畈打柿子。这里的柿子有两个品种,一种是我们常见的软柿子,很大,腰间有一道收起来的围线,当地人叫大柿子。另一种要小些,是水果味的硬柿子,叫甜柿。热心的村民给我们搬来长长的木梯,递上长长的竹竿。我自告奋勇地爬上大树,挥起竹竿给大家打柿子。每一个柿子落下,都引得一阵欢呼。大家在树下守株待兔,有的童靴在草丛中寻觅,有的童靴在红薯藤里扒拉,还有的同学把撑开的雨伞倒过来接柿子。把几个稍近的树枝打完,已经捡了一塑料袋子了。
黄陂、麻城户外团队联合探寻仰天锅,为户外同行探索了又一条户外休闲线路。感谢村委会熊书记亲自带领村民披荊斩刺,为界岭休闲户外游摸索探路、规划设计,为山村走向湖北不辞辛苦。心存大志,泽被乡邻,其功至伟,其情堪赞。
返程路上,也许是老米酒起了作用,大家依旧异常兴奋,几个童靴继续嗨起来。三个小组拉起了节目,每个小组都不服输,归程的余兴一直持续到黄陂,大家还意犹未尽。
休闲界岭游,让我们度过了又一个愉快的周末!
悠悠长岭关,让我们再次相会在那快乐的山乡!
时光如梭,转眼五年已逝。感谢黄陂户外群的群友和吴总对吊桥沟的支持与信任。您们的每一次到来,每一个建议,都让我们激动不已,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因为有很多像您们一样的人,我们前进的征途才有源源不绝的信心和力量,才能一步步创新、壮大,成为现在的“网红”景区。在今后的岁月,希望能够继续得到大家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我们将会更全面、更贴心的为大家提供旅游服务。
旅游最好玩的事
莫过于一起疯一起跑~
编辑
奚丹
文字
吴王剑
审核
熊德平
我在这里等你哟!
吊桥沟旅游推荐理由
吊桥沟游客服务中心位于鄂皖两省交界的麻城市木子店镇长岭关村村部,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出行,贴心的服务,可口的佳肴,为您提供舒心安适的游玩体验。
游客中心前台
餐饮美食
平方米的餐饮中心,
舒适清新装潢环境,餐厅布置的情趣满,
除了赫赫有名的麻城吊锅配老米酒。
各种时令山珍,鲜蔬小菜,让您在山水间开颜饱腹,
尽享田园之乐。
休闲住宿
游客中心有24间客房,可供50余人住宿,
干净明亮的房间布置,推窗可见美景。
清晨在鸟语花香中醒来,白天喝茶看书,
别有一翻隐居山野的滋味。
麻将室
这里还配备了阅览室、图书室,
在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纷扰,寻一处安乐静心之所。
和家人朋友共度一场难得的美好时光。
特产礼品
游客中心内分门别类麻城当地出产的土特产
灵芝、老米酒、葛根粉等,
皆为农家自养自种,手工自制,
无添加,更纯净。
在时令节日或走亲访友,选购作为伴手礼
赠送家人,更是祝福满满。东义洲老米酒
冰雕老米酒,葛根粉
休闲娱乐
来到长岭关你定不会无聊,
穿红军衣,走红军路,徒步慢走吊桥沟
寻访观音岩,问道楚源堂,
忆张果老,耍浪漫篝火晚会
定能让你不虚此行,潇洒又快活!
交通指引
开车线路:
武汉:武汉—沿江大道—黄浦大街—武汉大道—金桥大道—三金潭立交桥—武英高速—沪蓉高速—大广高速—车站路—长岭关村—长岭关农家体验游专业合作社
地图导航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