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云龙这个村不得了种菜养猪

云龙县白石镇松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居全镇首位,达户人,县教育局58名干部职工挂钩帮扶了松水村的户建档立卡户,并采取“四个利用”培植“四个财源”的示范性帮扶对策,帮助建档立卡户实现脱贫致富。

利用市场帮扶建档立卡户种植大棚蔬菜。

黄金公路从云龙县城直通怒江州兰坪县城,松水村距云龙县城60多公里,而到兰坪县城只有27公里左右,兰坪县城的海拔比松水村的海拔还要高,松水村利用季节差来种植蔬菜销售到兰坪县城市场,县教育局确定在河谷地区先期扶持10个建档立卡户示范种植大棚蔬菜,每户扶持一个蔬菜大棚,建一个大棚投入元左右,由县教育局请专业机构帮助施工,并实施种植技术培训。年8月,蔬菜大棚建成了,帮扶户当年种植了一季大白菜,今年春季又开始种植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水城社建档立卡户徐利成今年种了一季西红柿,收入了1.6万元,他高兴地说:“我去年做客的元礼钱都向别人借,今年的零花钱用不完了”。推广种植大棚蔬菜,受扶持的建档立卡户每年最少收入1.2万元以上,这样就把其他建档立卡户和其他群众种植大棚蔬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目前,松水村大棚蔬菜发展到了90余棚,原有种植户和新增种户今年买菜收入可突破万元,其中,种植蔬菜的29户建档立卡户收入可达34万元。

利用剩余劳力帮扶建档立卡户养猪。

松水村有众多的剩余劳动力资源,农闲季节许多人都外出打工,打工也是一条很好的致富路子,可是也随之出现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但群众还得背井离乡去讨生活。县教育局的干部职工通过认真调研后有了一个想法:当地群众有养猪的技能,扶持一批建档立卡户养猪,既能脱贫又能照顾老人和小孩。首批生猪养殖示范户确定在大麦地村民小组,今年3月份县教育局和白石镇共同出资,给20户建立卡户每户扶持了一头元的能繁母猪,还集体扶持了一头种公猪,一头能繁母猪一年能产籽两窝,发展得快,赚钱也来得快,今年,受扶持的户建档立卡户可获得10万元左右的养猪收入。

利用山林帮扶建档立卡户养殖蜜蜂。

炼坪、七登两个村民小组地处深山峡谷,居住着傈僳族和白族群众,有不少是单村独户,由于收入门路少,精准脱贫的难度更大,当地群众有饲养本地土蜜蜂的传统习惯,县教育局拿出了1万元资金,尝试性扶持有意愿的李石金、李想会等16户建档立卡户扩大养蜂规模,今年计划新发展蜜蜂50群,但实际新增了69群,养蜂主要依靠房前屋后和山林,不需要更多投入,不需要专职人工饲养,到了季节就可采收出售,采蜜多的一群密可量5公斤以上,每公斤可卖到元左右,外地商贩时常上门采购,不愁销路,目前受扶持的16户建档立卡户养蜂总量达到了群,今年蜂蜜收入最少在8万元以上。

利用海拔帮扶建档立卡户试种天麻。

木瓜箐、炼坪两个村民小组有建档立卡户38户,以傈僳族为主,这一带的海拔达米以上,适宜种植天麻,县教育局扶持5万元资金,动员了8户建档立卡户试种天麻,年培育出了天麻菌种,今年春季开始移栽,共种植了0平方米,明年就可进入采收,据估算受扶持的天麻种植户每户年收入可达万元以上,目前,其他建档立卡户和其他农户也开始种植起了天麻。

在精准脱贫产业帮扶上,云龙县教育局多渠道筹措并累计投入了14万元,干部职工捐款的7.1万元也用在挂钩户的财源培植和各种保险购买上。

(来源:云龙扶贫动态)

图文:李少军

编辑:字建华

审核:赵勇军

小伙伴们~想不想随时随地看更多关于云龙的资讯呢?点击本文顶部蓝色文字“云龙印象”或是扫描识别下方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十佳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zw/2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