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位于汉滨区北部山区的大河镇
虽只有不到3万人口
却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镇
前有蚕桑、核桃、烤烟三大传统产业
撑起一部分群众的钱袋子
后有土鸡、黑猪、花椒、金银花等产业
助推贫困户开启崭新的生活
每年的秋冬季是金银花管护的关键时期,除草、修剪、防虫、施肥一样都不能马虎,大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徐蛟每天都要去园区查看好几遍,现场解决管护中出现的问题,纠正工人的修剪手法。
徐蛟(录音):金银花靠新鲜的条子结花,所以我们把废弃的老枝条要剪完,把它的营养成分全部储存在主杆上,来年迅速抽条,花就会好些。
自年,徐蛟通过多方考察、试种,将金银花引入大河社区种植以来,解决了一大批在家留守的妇女和中老年人务工问题。
5到7月盛花期,每天入园采摘金银花的工人达多人,即使在日常管护期,也能做到60多人稳定务工,采摘的金银花按照6元一斤的价格现场收购,采摘者手指翻飞间就有一百多元的收入。
目前,大河镇的金银花种植基地已经覆盖全镇四个片区,种植面积亩,园区年收入可达万元。
徐蛟(录音):现在我们的金银花已经和江苏亚邦制药签订了长期合作销售模式,金银花出来不愁销。后期准备把金银花做深加工成红茶,叶子、杆子(进行)再利用。江苏亚邦制药有个中成药就地加工的项目,金银花得到充分利用,附加值得到提高,同时解决更多的人在这个产业上就业,增收致富。
算上今年,村民陈宗德在徐蛟的金银花种植科技示范基地里已经干了有五年了。当年,陈宗德从石湾村村主任上退休时正好60岁,对于辛苦一辈子的庄稼人来说,这个年龄不算大,正当他寻思着还能在地里忙活几年时,徐蛟看中了他忠厚老实又认真负责,聘请他来管护金银花基地。
记者禹雪(右)田间采访
现在,陈宗德不仅把自己空闲的地租给园区种植金银花,他和老伴儿还常年在园区务工,每年不仅在地里收租金,通过一双勤劳的手,还能拿到一笔稳定的收入,日子过得既满足又有奔头。
陈宗德(录音):出外打工,我们这个年龄超了,弄这个产业呢,可以!光我们两个人一年弄五六万呢!
说起这几年生活上的变化,陈宗德满脸的幸福与骄傲。
陈宗德(录音):这两年变化相当大,原先挣点钱只够人情门户屋里开支,我现在车也买起来,房子我装修的整整齐齐,有来钱路了,我每年都有余的,余个五六万。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大河镇在持续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辣椒、香菇、魔芋、黑猪、土鸡等短平快产业,着力培育花椒、金银花、天麻等特色产业;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思路,先后推出“农光互补”“长短产业套种”“稻鱼共生”“林下套种天麻”等多种“一地多用”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全镇新建花椒园多亩、发展辣椒亩、食用菌20万袋、培育天麻2.5万窝,各类产业共带动户人,基本达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增收的目标。
采访中,徐蛟极力推荐我们去看看养殖户余延福散养的黑猪。他说,这项产业不仅能带领群众致富,更能激发起贫困群众对生活的热情。
余延福瘦瘦高高,说话时眉眼带笑,根本看不出他曾经在生活上遭遇过何种磨难。放着社区里装修一新的房子不住,却搬到半山腰一间简陋的屋子里和多头黑猪做起了邻居。
说起养猪的经验来,余延福滔滔不绝,不像是在聊自己的产业,更像是在说如何养育一大群孩子。
余延福(录音):一般早上七八点就出去了,下午回来的晚,这阵子坡上凉快,在坡上吃饱就不回来,(那你不是得要去找一下?)不找,它今天不回来,明天就回来了,自小就在坡上跑,一直跑到长大。
余延福说,养猪的初衷很单纯,因为妻子生病需要照料,自己又不能外出务工,如果养上几头猪,不仅能保证妻子饮食跟得上营养,猪价好的话,家里还能有些收入。于是,他就从三头猪开始养起。
年10月,罹患乳腺癌的妻子病情恶化,离开了他们。留下两个孩子和高达40多万的欠账。生活上接二连三的变故,彻底摧垮了余延福。
余延福(录音):唉,那时候人到低谷的时候,想死的心都有了。背了那么多债,娃们还小,多恼火。
镇村领导眼看着这一家子的日子越过越难,几次三番上门做余延福的思想工作,结合他有养猪的经验,鼓励他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发展养殖业。
余延福养的猪从不喂饲料,全都是用玉米、红薯这些粮食喂养,肉质紧实、安全健康,根本就不愁销路。年出栏生猪40多头,全部销往江苏常州,当年收入20多万元。年底,虽然受疫情的影响,但奔着余延福养的猪质量好,很多客户提前把定金打给他,争相预定猪肉。
余延福(录音):去年没买到的,今年老早就定了,现在定了有二十条,后面还在定,到时候我来统计一下哪定好多,还剩好多,(免得)弄的跟去年一样不够了,这让那让,最后弄的自己都没得吃的。
从饲养、屠宰、检测、冷链运输到销售,他只需要一心一意养好猪,后续的一切问题都由大河镇、大河社区来操心操办。
余延福(录音):政府支持,现在就鼓劲干,有人支持,就有信心。
余延福信心满满的告诉记者,妻子治病欠下的钱,还有两年就能还完了,自己也脱了贫,以后如果能遇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安个家,这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
汉滨区大河镇人大主席徐军告诉记者,短短几年,大河中心集镇的常住人口从多增长到1.4万,集镇面积由0.6平方公里发展到2平方公里。这说明,产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留在家乡,扎根家乡,用苦干实干换得安居乐业。
汉滨区大河镇人大主席徐军(录音):截止去年底,9个贫困村顺利退出,人脱贫摘帽,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我们将在乡村振兴奔小康的路上继续努力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抢!抢!抢!0万元今天开抢!
国庆八碗面,主播陪你“面面俱到”!
版权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