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河古村焕生机麻城市三河口镇张广河村推

北京哪有治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大别山里,风光旖旎;

康王寨边,钟灵毓秀;

狮子峰下,紫气氤氲。

这里就是千年古村——麻城市三河口镇张广河村之所在。

千年古村——张广河村

张广河是古时兵家争夺的战略重地,相传宋徽宗时期,农民起义领袖刘天表自号“康王”,盘踞在康王寨,朝廷特派杨家将讨伐刘天表。杨家将由穆桂英挂帅,杨排风为先锋,佘太君、八姐、九妹五位女将一同南征,演绎了“五女征南”的历史故事,成为当地人茶余饭后的美谈。

过去张广河村,受山区地理环境差、人均耕地少、交通不便等多重因素影响,发展一度滞后,村里一穷二白,现在的张广河可是生机勃发,旧貌换新颜。

是什么力量让这个三河口镇的偏远村、空壳村、落后村,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三河口镇党委书记洪为民高兴地说:“基层党建‘整市推进’的劲风吹进山区旮旯,古村张广河青春焕发。现在的张广河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美观实用,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天麻种植成规模,旅游服务业方兴未艾,土地置换有分红,集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党建+’带给老百姓的是满满的实惠!”

1

压力催生动力

张广河村是由原张广河与坳峰河两村合并而成,下辖14个村民小组,68个自然塆,户、人,版图面积39.7平方公里,是三河口镇最偏远、版图面积最大的行政村。

年8月,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于绍良同志深入该村调研,和村党支部书记郑胜华亲切交谈。看到该村不足8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了解到村集体经济虚空、村干部工资收入偏低等情况,于部长帮助分析原因,要求村支部做好‘党建+’这篇大文章。

领导的嘱托,群众的期盼,让村党支部一班人倍感压力。郑胜华迅速召开全村党员会,里里外外“摸家底”,群策群力找出路。

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太狭小,通组公路没完善,山林水库承包没落实,塘堰维护不到位,村集体负债余万元……大事小事,事事制约着村级经济发展。

张广河素有“天麻之乡”的美誉,这里海拔高度在米以上,适合的温度、湿度都有利于天麻生长,其天麻已经注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张广河村位于“一脚踏三地、鸡鸣三省闻”的康王寨下,与河南黄柏山景区毗邻,是前往狮子峰景区的必经之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山林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党员大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围绕张广河的天麻种植优势和发展旅游服务做文章。

郑胜华立即向镇党委汇报工作思路,争取支持。一个月后张广河村“党建+产业”、“党建+旅游”总体规划出炉。

2

变化从“家”开始

“过去张广河村村部占地面积小,左右是民房,前面是菜地和厕所,群众办事一条巷子出进,很不方便,开党员会屋里坐不下还得有人坐在走廊里。”老党员徐定友一边说,一边不停地摇头,他不愿提起这些往事。

为了把党员群众共有的“家”建好,村“两委”班子根据麻城市委“12个一”的功能布局要求,按照经济实用原则,通过土地置换、土地流转、三资清理获得的收益,再加上市委补助的20万元资金,共投资余万元,新建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如今的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真正成为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室外,青山掩映,绿树婆娑,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室内,窗明几净,摆设整齐,便民服务,功能齐全。

宽敞明亮的党员活动室,足够全村67名党员学习充电;开放便捷的服务大厅设置了“智慧党建”查询平台,手指轻轻一点,就能点出自己想要的信息;现在很多代缴、代办业务都可以在家门口办理,就连取快递,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都为村民代劳了。

阵地建设实现了提档升级,干部工资待遇也大幅提高(主职比照乡镇副科级干部工资待遇,副职同步提高),村干部更能安心干事了,村支部书记和全体村“两委”成员,每周一至周五坐班,节假日村干部轮流值班,随时都能找得到人、办得了事。

“一个组织一盆火,一名党员一盏灯”,看到年考核结果,郑胜华说:“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成绩,但还有差距。我们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群众办一些实事,做好服务文章!”

3

发展产业富民

为做大做强天麻这一支柱产业,该村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支部带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把贫困户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天麻种植,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全村已有余农户种植天麻,其中贫困户就有57户。

优质天麻通过合作社打造为旅游产品,方便游客购买,增加了农户收入,增强了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谈到天麻种植,贫困户姜长安动情地说:“过去我单打独斗种2亩天麻,每亩1千多斤,价格也只有七八元钱一斤,一年下来刨去成本,收入不足1万块钱。现在,有村支部的带领、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我种了4亩天麻,每亩产量接近2千斤,每斤10几块,一年收入四五万块,净增两三万块。种植天麻真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

据统计,年张广河村年产鲜天麻近万斤,创效益万元,仅此一项户平增收近1万元。

除了发展天麻种植,该村还利用毗邻狮子峰景区的独特区位发展第三产业。过去一条街找不到一家餐馆的小街道,现在已有10余家“农家乐餐馆”。说起农家乐,老板陈仁平乐得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缝:“在家门口开餐馆,既照顾了农业生产,又有钱赚,真划得来。”

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幸福感油然而生!

4

村集体增收“脱壳”

巍峨险峻的狮子峰,一脚踏三省的棋盘石,麻城第一峰康王寨,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就在张广河村周围。过去,它们“藏在深闺无人识”,而今旅游开发出的新景点带来了新变化,同时也引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为了解决村级经济虚空的现状,该村多措并举壮大集体经济。

对村级“三资”进行清理,将山地、林场、小水库等集体资产进行合理定价,再次发包承包,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元;镇、村两级干部多次上黄柏山、爬狮子峰,促成旅游服务区落户张广河村,通过土地流转亩建设狮子峰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另外置换土地亩,并将收入入股旅游公司,然后分红得利;该村还通过流转土地,招商引资建设张广河小水电站,村集体每年又有2万元分红。预计2年后,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10万元。

“下一步,我们计划将年建的麻城市铁厂炼铁高炉,以及供应炼铁的高架水渠、连接铁厂的铁索桥作为张广河的一个文化遗址,打造成麻城的历史记忆,与旅游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党支部书记郑胜华信心满满地说。

看到村级经济日益壮大,党员姜长绵也十分激动:“村党支部创新思路,结合自身实际搞‘党建+’,厚积薄发,促进了村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张广河村的变化真大呀!”

如今,走进张广河,农家乐一条街已是顾客盈门,特色购物、旅游、娱乐、吃住行“一条龙”不断完善,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新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张广河村正牢牢把握时代脉搏,谱写一曲富民强村的壮丽诗篇!

来源

市委党建办

整编

麻城党员

投稿邮箱

mcqjban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jz/104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