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dbfzl/141019/4497438.html
程文宝与村民一起干农活
走访村民发放宣传单
程文宝与村民一起做羊肚菌菌种
核心提示:访百家门,问百家情。驻村工作是扶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力量。数载春秋,驻村干部用质朴和真诚叩响每个村民的家门,脸上的汗水折射出他们的风采。带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与贫困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帮助贫困户找脱贫的办法。程文宝就是这样一名驻村干部,年他被省委组织部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早上7点,程文宝顾不得吃早点,从市区的家里赶往80公里外的崇礼区贾麻沟村,昨天他到市里联系买复印机的事宜,今天必须一大早赶回村里。
“前段时间,村里土地确权,交养老医疗保险,贫困户档案整理等需要复印各类证件,村会计很是发愁,跟我们聊天说,村里都是老人,没交通工具,走十多里地,去乡里复印很是不方便,我们用工作经费购置了一台复印机,今天赶紧安排安装。然后,我今天要重点地走几户,了解下情况。还要整理这几年精准扶贫软件、党建的工作。”程文宝说着工作安排。
一路上,程文宝的电话响个不停,村里的乡亲打电话问羊肚菌种植的事儿,镇里的干部要了解村里贫困户的情况,还有其他驻村干部向他请教产业项目引进的问题……程文宝告诉记者,驻村三年多,他的手机不离手,生怕耽误事儿。
“年到现在,原本今年可以换人去驻村了,但想着村里还有村民没有脱贫,我得继续把产业搞起来,今年春天就能见到效益。年,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年贫困户28户52人。”程文宝说。
入驻乡村与村民结下情缘
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汽车终于停在贾麻沟村小广场,这个位于崇礼区红旗营乡中东部,距离红旗营乡8公里的村,全村人口居住分散(半沟自然村现住一户人,二道沟村现有5户)、常住人口年龄偏大、主要收入来源以季节性零工、种植土豆、胡麻为主。
“认得他不?他是谁呀?”记者向周围的村民问道。
“小程!咱们这儿的驻村干部。平时对我们很关心,和我们有说有笑的。”“人家工作做的好,我们可欢迎他啦。”村民们纷纷说着。
程文宝笑着,悄悄告诉记者,年他刚来到这个村的时候,村民可不是这样。许多村民宁可自己一个人靠着墙角晒太阳,也不肯和他多说两句话。甚至有的村民悄悄议论这是“镀金”干部,走个形式。
从那开始,程文宝没少做工作。贾麻沟村地处偏远,村民办一件小事很麻烦,买一点东西都需要走十五六里地到乡里,了解到这一难处,工作组的车就临时变成了村民的出行工具,程文宝成了“代办小哥”。慢慢地,村民和他熟络起来。
随后,他和村委会一班人一起走家串户,在农户庭院、田间地头实地察看,与村干部、在村党员及农户谈话交流,掌握每个贫困户家庭收入来源,贫困程度状况,并分析致贫原因,了解脱贫致富需求,为每户建立了台账,为下一步精准建档立卡、靠实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做实帮扶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工作一段时间后,程文宝与村民从陌生到熟悉。见面能相互说出名字,知道每个村民家住在哪里,现在有几口人,与脱贫出列要求存在哪些差距。
前段时间,村里八十多岁的五保户王源老人生病发高烧,正是吃晚饭的时候,王大爷的孩子找了过来,想让程文宝开车帮忙去乡里接下医生。“现在跟大伙熟了,听说谁病了我们更着急。”程文宝说,放下刚拿起的筷子,穿上衣服,去乡里把大夫接过来。“晚上把大夫送回乡里,觉得有点饿了,才想起自己的晚饭还没吃。不过老人没事比啥都强。”程文宝笑笑说。
通过一年多不断的接触,村里没有人不认识程文宝,程文宝也把村民们当成了亲人。
理清思路基础设施先行
贾麻沟村一无产业二无出路,仅有一条通村的土路,遇到下雨天一踩两脚泥,往来车辆时常会陷进去。走访时,这些情况程文宝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解到村民急需解决吃水难、看病难、出行难的问题,他协调帮扶单位出资解决。
根据村民的意愿,本村人员的年龄结构情况,程文宝和工作组确定首先在农户中发展小规模生猪养殖。于是,向帮扶单位市总工会申请扶贫资金,为在村有能力养殖的农户购买猪仔38头,小猪饲料斤。
“购买前,我们工作组与村两委、村民代表多次去有资质的养殖场了解市场行情现场考察,最终达到让群众满意,想办法杜绝了转卖等现象的发生,现在在村贫困户肉猪存栏都在2头以上,现在第二批猪仔已经长到斤左右,产肉都在斤以上,每户一头猪仔增收元以上。”程文宝说,通过项目实施,在村的38户低收入户,人均增收0元左右。
年,在程文宝的联系下,各级单位和县乡政府帮助贾麻沟村投入了大量的基础设施资金、产业扶贫资金。新盖抗震房12间,村委院房7间。卫生室有了,村民不用再为买颗药跑十几里地,不用再为没车没医着急;广场有了、文化活动室有了,健身活动场所、交流场地有了;新安装58盏路灯在村里亮了,村里再也不会伸手不见五指,天黑不见人影了;村前米主干道硬化了,二道沟0米沙石路修好了,村民外出不再坑坑洼洼,不再泥泞满脚了;投入资金重新铺设管道解决了上营部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打机井一口,铺管道米,旱地变水浇地,缓解了浇水难的问题,为增收提供了保障。
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变化,产业初步形成,村民看到了希望,有了精气神!
发展产业助村民增收创富
贾麻沟村在村人口老龄化严重,60岁以下劳动力基本没有,怎样结合本村实际找脱贫路子,让贫困群众如期脱贫?这是程文宝驻村后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年,贾麻沟村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驻村工作组,积极引导贫困户积极入股贾麻沟村农业专业合作社,鼓励大家进行药材种植。
“我通过各类渠道联系药材种植企业,联系到我一个战友,在内蒙古萨拉齐进行药材种植并进行规模化生产加工。年4月,我们工作组与贾麻沟村支部书记专门实地察看了药材加工企业。”程文宝说,为了让村民放心种植,订单式量产,在发挥好农业专业合作社引领的同时,程文宝工作组在种植结构上进行调整,建议合作社在种植品种上做到短中长相结合,使种植户每年都有收益。
在年,一次偶然,程文宝了解到本地每年的5月杨树林产一种蘑菇,外地人会来收,价格很高。从当年4月开始,他便开始留心观察,搜集信息,查阅资料,发现这种蘑菇居然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市场潜力。
“后来查看资料才知道这是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种植这种菌对劳动力要求不高,但收益大。”程文宝说,为了确定自己的判断,他和工作组成员带着贾麻沟村的土、水专门到四川找相关专家论证。根据贾麻沟村当地的气候、土壤、环境,农业的种植结构、人员年龄结构、发展前景、市场价格多次论证,后来决定进行此项目的试种。
在确定羊肚菌种植项目后,程文宝多次找市总工会领导汇报,积极搜寻资料,联系学习培训地点,争跑资金。
年5月,技术人员完成培训,购买了所需的母种,种植设备购置。年8月中旬,完成了1瓶栽培种的制作,一个简易暖棚,二个塑料大棚,一个遮阳平棚完成施工。9月份,组织人员进行了田间栽种。
从做接种、原种、栽培种、栽种到田间管理,每一个步骤,程文宝都全程参与,和村民一起劳动,确保每个环节不出差错。
“现在,每天去田间查看菌丝长势,观察气温,进行适当的管理,马上就能看到是否试种成功,产生效益,带动周边群众。”程文宝说。
从前村民眼里长在树下的毒蘑菇,如今成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新指望。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