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根治 http://m.39.net/pf/bdfyy/bdfal/
岁月留痕
艾雪
一块块试验田(下)
少分二口人的工,猛弟心里自然喜滋滋的。少分工,就是少出劲。可杨志却想的明明白白,组长立夏造的假10米就是20个人工的应得数字。一人不上工给他20元,他就能得到元的好处费。一个最最基层的小组长尚且如此,怪不得上面动不动就咋咋呼呼的乱摆花架子了。水过地皮湿,花架子工程越多,大小干部越收益。人心腐了,就是鸡蛋到了干部手里都会变易,瘦一圈儿。
扒完螃蟹池,组长又喊各户抓紧收稻子。半亩地稻子,杨志匆匆赶到时已被妻子雪花放倒一半。
杨志家地头是杨广林家。杨广林是杨长浩的第三个儿子。论辈分,杨志喊他三爷。
天晌时分,杨广林才架着三轮车跚跚而来。他老婆是个急性子,她眼见好多人家都拖回去了,就一屁股坐到田埂上气呼呼地开骂了。杨广林平素脾气好,今儿个却一下车就朝三娘横眉竖眼开了炮,妈个巴子的,你晓得个屁,家里乱套了,村长领着一伙人要耙我们苹果地里的山芋呢。
大伙一听不对劲,就纷纷丢下活计聚拢来焦急地问个不停。这山芋长得好好的,他们为何又要胡来呢?
杨广林紧盯老婆一眼,呸地一声长叹,这才慢腾腾地解释说,村长说上面要来检查呢。
又要检查?他们就不能早点通知我们刨吗?
村长说咋晚已对组长立夏说过了,可立夏他咋晚喝醉了酒,忘了。
唉,这块造孽的苹果地啊,早先种过牛蒡,种过草莓,大前年开始栽的是山楂。可是几年下来,一个果子也没结才又毁了栽苹果。可惜,苹果苗子仍不地道又是几年白搭,上面无奈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让老百姓套植山芋。看来,这山芋又收不成了,跟那年麦季一样,为了应付什么人来检查,眼看到嘴的麦子眼睁睁地硬让他们给耙了。罢了,罢了,奶奶给孙的。活脱脱气死人啊。
民以食为天。大伙都悬着一颗心挂念着苹果地里的山芋。杨志当机立断让雪花赶紧回家,他自己则一边帮助左邻右舍装车刹车一边等待堂弟杨大雪的小四轮。区区几分地,离家十几里,收种不容易呢。
天色已晚,阵阵晚风吹得杨志饥寒交迫,他终于等来了堂弟杨大雪的小四轮。
弟弟好精神,一边麻利的装车一边绘声绘色地转播家里的热闹场面。他说,我庄今晚男女老少几百号人聚拢在山芋地里,村长见无计可施又请来了几个派出所的大盖帽。唉,杨志感叹自己再次错过了目睹这种场面的好机会,前年那次耙麦他也没在家。
天黑时分,杨志趴在满载的车顶上眼见父老乡亲聚拢在地头小桥上兴高采烈地闲聊。他听到山芋没被耙,感觉幸好。
第二早天麻麻亮,家家户户就涌向苹果地争分夺秒刨山芋。
天晌时分,河西路两旁彩旗招展,蔚蔚壮观。
苹果地里,十几台拖拉机往返穿梭,宛如战争年代的装甲车在冲锋陷阵。久旱无雨,尘土飞扬,四处弥漫,乡亲们谁也顾不了谁,都在抓紧劳作。近几年,大伙只顾向钱看,有些事很难达成共识。
天黑时,杨志夫妻俩才用平板车往家拖,那一截截山芋白哗哗地流着泪水呻吟着喊冤叫苦。雪花边推车边骂,这些坏种缺德鬼,不该来挣这昧良心钱嘛。
是杨志啵?一声叫唤,杨志咯顿一愣止住了脚步。板车停下来,车上胡乱放的农具和山芋犹如战败被俘的战利品。其时,一个浑身尘土的泥人站在杨志夫妻的面前好难看,好难看。比战败的鬼子还要难看十分。
怎么是你,狗日的大毛。杨志轮拳一挥却没舍得砸下去,你睁开狗眼看看,我这山芋被你耙成啥样了。
唉,罪过罪过。大毛摇头晃脑地又是赔礼又是道歉,我这也是没办法混饭吃呗,谁知道会是这样巧啊,对不起啊,老同学。
同学一场,如此相见。杨志还能说什么呢。为了谋生,自欺欺人的事,农民为了眼前利益也得昧着良心做。
那晚,大毛在杨志家喝得高爽爽的,醉眼朦胧里还依稀记得杨志在校时就写过小说。杨志大约也是醉了,他心里话,我这个作家,今晚也就是个阿Q,自欺欺人啊,收获的成果被破坏了,还得请他喝酒,只因人家记得他会写什么狗屁小说。
扒完螃蟹池,耙了山楂地里的山芋后,杨柳村迎来了省委工作组。
这天下午,柳圈庄成了焦点。通往村里的主干道两侧,红旗飘飘,蔚为壮观。村民齐刷刷挤在庄头小桥处,男女老少看稀奇,看省委工作组车队,看当官人的样子。这群官人里,男男女女,清一色都穿着正装,不花哨,不鲜艳,三五成群,前前后后,边走边看边说话,浩浩荡荡的队伍径直向柳圈庄里看去。洪发光书记满面红光,春分得意,陪同着镇里来的领导,他前跑后拥一一跟熟悉的不熟悉的大小领导套近乎,点头哈腰,指指点点。
杨柳村柳圈庄此次的看点是多种经营齐开花,其中的亮点是养猪业和村路两旁的山楂树。
正当领导一行人往村里走的时候,村民的眼光突然发现田地里有一个人影在作秀。
谁呢?
他是宗氏家族中的一个怪人,光棍汉宗小山。这宗小山是宗玉仪的小儿子,大儿子叫宗立。宗玉仪人高马大一身横肉,见人对谁都客气,嘴巴甜。见了主动跟你打招呼,用着你的时候嘴巴更甜。“我兄我弟我大爷我大娘的”那真叫人听了受用。这只是他的表面。背后,他就是一个贱贼,见啥偷啥,小到几个辣椒,大到挖你家整行葱。白天瞧瞧没人就顺几个,夜里作案是家常事。他跟杨正军是一类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两面三刀,伤人不眨眼。不过,宗玉仪干活没得说的,不论是生产队时期的耕地还是后来堵窑门,都是不二人选。他大儿子宗立,84年初中毕业后迷上《霍元甲》《再向虎山行》《射雕英雄传》等武打剧,啥事不干,成天抱着大书在他家门前高土堆树林里如痴如迷,后来不知怎么回事,好好的一个帅小伙子突然间腿就不能走路了。村民传说是走火入魔,练武练的。好在他长得白白净净的,五官也端正,娶到了媳妇。村民一笑了之,对这个光棍的行为给予了一针见血的评说,这年头,不光书记想表现,就连光棍汉都想在关键时刻表演一番哈。一阵哈哈大笑后,大家的眼光转移目标:此刻,光棍汉宗小山身上穿着一件白衬衫,下身穿一件短裤,光着脚丫子,在往田地里挑水。由于是他一个人在劳作,空旷的田野里越发显得他扎眼。毕竟,他只是一个笑话,人们马上就转移了视野。因为,稀奇在庄里。
桥头立着的一张张巨幅示意图(也有人说叫导游图)有序摆放在两侧,像点头哈腰的迎宾小姐,又像刻意安排好的哨兵,花里胡哨,鲜艳夺目,早就让好些人热情澎湃了。图片上说,柳圈庄多种经营齐开花,到底齐在哪里呢?真逗。说养猪也就罢了,说山楂也就算了,毕竟还有点样子在。图片说了杨二宏养鹌鹑发家致富让好些人匪夷所思,没听说过呀,杨二宏啥时候养的呢?奶奶的,尽说胡话。还有,说宋延安家养兔子发财了,也是一派胡言。宋延安家儿子大宝从亲戚家抓来一对兔子养着玩的,何曾发财了,真会编故事。村民带着疑问,有的跟着走,有的杵在桥头骂大街,有的人在一起抬大杠。有的说,这叫与时俱进,不说鬼话办不了大事,这是干部升迁的法宝。另一观点是,如此胡来,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精神不要了?
工作组一行走马观花,从村里走一圈回来后,呼啦啦就上了车,向下一站赶去了。
老百姓望着车队叹气道,鬼哄鬼,瞎吹嘘,干部得名誉,咱们尽遭罪。
作者简介:艾雪(王超),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沭阳县政协第12届委员,中国闪小说学会会员。84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在《石榴》《楚苑》《灌河》《珠湖》《祁山》《彩虹》《柳丝》《河湟》《虞姬河》《虞美人》《大北方》《沭阳报》《名城绘·短小说》《吴地文化·闪小说》《作文周刊》《花乡文坛》《花乡文学》《潼阳之路》《新城文学》《大湖徐风》《营山文学》《平桂文艺》《老年周报》《现代快报》《华夏酒报》《宿迁日报》《宿迁晚报》《青年文星》《临桂文艺》《东海文艺》《炎黄诗学》《作家文苑》《中国包覆纱》《当代原创文学》《中国微型小说新作选》等报刊和国内《美文周刊》《现代作家》《齐鲁文学》《作家文艺》《最美作家》《作家导刊》《中外文艺》《关东文学》《当代作家》等十几家平台发表小说数百篇。其小小说《打工兄弟》获得《石榴》杂志首届小说奖。
投稿须知:
一、本平台接受自然来稿,兼顾挖掘本地文学新星、培育潜力作者。
二、投稿以小说(故事)、散文、诗歌(含古体诗、散文诗)、文学评论为主,不违背政治内容,文字表达清新流畅,欢迎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作品。本平台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
三、本平台坚持原创,在其它 四、凡投稿者必需 (谢谢您的阅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