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
天葵子
性味甘、苦、寒。归脾、小肠、膀胱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中药天葵子:别名紫背天葵子、千年老鼠屎、天葵根、散血珠等。多年生小草本,高10-30cm。块根长1-2cm,粗3-6mm,外皮棕黑色。茎直立,1-3条,上部有分枝,被稀疏白色柔毛。基生叶为三出复叶;叶柄长3-12cm,基部扩大呈鞘状;叶片轮廓卵圆形或肾形,长1.2-3cm;小叶扇状菱形或倒卵状菱形,长0.6-2.5cm,宽1-2.8cm,3深裂,深裂片又作2-3圆齿状缺刻裂,两面无毛,下面常带紫色;茎生叶较小,互生,叶柄较短。块根呈不规则短柱状、纺锤状或块状,略弯曲,有的有2-3短分叉,长1-3cm,直径0.5-1cm。表面暗褐色至灰黑色,具不规则的皱纹及须根或须根痕;顶端常有茎叶残基,外被数层黄褐色鞘状鳞片;中部通常较膨大。质较软,易折断,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黄棕色,略显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微苦辛。以个大,断面皮部色白者为佳。
药用价值:
1、清热利湿:可用于水肿,淋浊,带下等证。
2、解毒消肿:如《百草镜》曰:“清热,治痛消肿毒,疗疮,疬瘴,跌扑,疯犬伤,痔疮,劳伤。”
3、止咳平喘:适用因外感邪热。熏蒸肺金,与肺中郁热互结,肺气上逆,以致咳嗽气喘。因天葵子长于清热泻火。兼以止咳平喘,故用于热喘尤为适宜。
4、散结通乳:适用于血热内蕴或因乳头不通,外邪火毒所致乳痛,或乳汁不通等。如《滇南本草》曰:“治妇人奶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乳痛,乳岩坚硬如石。服之或散或溃。”
5、清热熄风之效:如《贵阳民间药草》曰:“治癫痫。”适用于肝胆火旺,痰火蒙窍所致的癫痫之证。
此外,小儿热惊;皮肤痒疮;目赤肿痛;咽痛;蛇虫咬伤等病症,也可用天葵子治疗。
禁忌:脾虚便溏和小便清利者忌用天葵子。
药食同源:
紫背天葵可以直接食用,将新鲜紫背天葵去根,清洗干净,装盘,食用时可与大酱一起,味道更佳。
功效: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散瘀消肿、生津止渴之功效,治外感高热、中暑发烧,肺热咳嗽,伤风声嘶,痈肿疮毒,跌打肿痛。
适宜人群:除寒凉虚弱者慎食外,一般人均可食用。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想了解更多中医以及养生知识请茵陈能治白癜风吗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