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在深山人未识”的致富产业
——合兴天麻合兴天麻“养在深山人未识”,这一种看不见的产业悄悄的发展在深山,大多群众在不知不觉中富了起来——
“荒山野岭陡坎坡,土地贫瘠灌木多”,这是合兴镇大部分村真实的地貌地质生态写照,到处小灌木林丛生,且地势陡峭,多悬崖峭壁,沟壑纵横,土壤贫瘠。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的大镇,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农业已跟不上新形势的需要,且在很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合兴群众同步小康的步伐。为此,该镇党委、政府采取了招商引智等方式,引进新技术和新理念,建立天麻合作社种植天麻,带动群众在家门口找到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致富门路。
农技人员现场指导天麻种植技术
合作社搭建天麻产业桥以前群众也种植太子参、杜仲等药材,往往是单打独斗,你种一亩我种二亩,没有形成产业,种植技术闭塞,销售渠道狭窄。近年来,该镇正是看到了这种弊端,今年才建立了合兴镇天麻长龙专业合作社,下辖龙溪、长线、合朋、茶园、青龙岗、中寨五个村的天麻种植农户,采取“政府主导+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天麻产业,努力实现“合作社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的目标。
目前,合作社入社成员人,种植农户户,其中贫困农户户,种植面积达平米。
村民正在深山种植天麻
致富能人做种植示范
年,合兴镇把特色种植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除了烤烟、茶叶以外就注重于天麻,并积极争取资金帮扶,用于天麻种植产业发展。今年,在项目推动和天麻创业能手的带领下,合兴镇天麻种植面积达到了多平米,年产天麻多吨,此项目每年就为当地百姓创收多万元。
普通的药材,投入大而且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经过深入研讨,最终决定种植天麻。创业致富能手模范作用和天麻种植能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优势在这里得到发挥,朝阳村的张贤周、中寨村的罗克刚、合朋村的张琴等10多个产业致富带头人看准了天麻种植的优势和市场价值,率先在深山挖坑实验种植了天麻。致富能手的率先种植,用实际行动在践行着模范带动的产业发展宗旨。在合兴,致富能手种植天麻的态势已经形成激励的竞争,他们比技术,看谁种植天麻效益高;比规模,看谁带动能力强;比奉献,看谁拉动贫困农户种植多。
喜获丰收
新技术试问“张洋富”
为了解决群众种植天麻缺技术的问题,合兴镇采取招商引资的形式,引进德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天麻种植技术,由该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张洋富担当技术顾问,并收购产出的天麻。麻农杜直发高兴地说:“有了技术员,我们种植天麻方便多了,所有程序都按规范进行操作;有了德天公司,我们生产的天麻再也不怕销售问题了。”像杜直发这样的麻农,他们都在技术员的帮助下种好了自己的天麻,他们都留有一张技术员张洋富的名片,每遇到问题就打电话请教。
张洋富的的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原先的大型烤烟烘烤展改装而成,规模逐渐扩大,除了发展种植大户以外,还解决当地农民工35人到工厂打工,形成了基地分片管理、厂房生产加工、公司销售营业的一条龙发展模式。
“我公司与中国生物科技院、中南科大和广州生物科技院都有合作。今年,公司年生产吨天麻酒,分、、等品牌,有大瓶的,有最高销售价元,最低销售价15元,产品供不应求。”
几年来,张洋富一心扑在天麻种植产业的发展上,不仅使自己收获了财富,也带动数千户百姓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准备建设萌发菌和蜜环菌“两菌一种场”
笔者手记: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世人惑于天麻之说,遂止用之治风,良可惜哉。”意为世人只知道将天麻用于息风,并不知道它的其他药用价值,实在可惜。《本草纲目》记载,天麻可用于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天麻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让其价格一路飙升。如今,野生天麻的价格每斤已经达到元,家种成品天麻的价格也达到每斤多元。在野生天麻“受宠”的同时,家种天麻也成了一个致富产业。德江是“天麻之乡”,是高质天麻生产基地,而合兴镇,又是德江生产天麻的主要高质基地,笔者断言:合兴,天麻种植将在大扶贫攻坚战中撑起同步小康一片天
。?
审稿:田茂会
编辑:杨旭吴剑苏未吴应高旷光兵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