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林吃林的另一种吃法

黎平县有林业用地面积万亩,森林面积.42万亩,森林覆盖率72.75%。近年来,黎平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把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不断做大做强“林菌、林药、林鸡、林蜂”等林下经济,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乡村振兴。

(一)吃透“林”政策,产业发展明方向

根据国务院、省、州制定出台的系列林下经济政策措施,为我县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和方向指引。黎平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实际,制定出台了《黎平县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黎平县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管理办法》《黎平县林下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年)》《黎平县天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年)》《黎平县林业局关于加快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黎平县纵深推进林下经济集成试点示范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明确林下经济发展目标、措施、方向。围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精深加工、结构调优、林旅融合“五大工程”,实施林药、林菌、林鸡、林蜂“四大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以天麻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建强林下经济“三园三带”,基本实现“村有百亩、乡有千亩、县有万亩”的“百千万”林下经济产业工程。

(二)吃好“林”资源,产业发展牢根基

面对生态资源丰富、林业产业弱小的县情实际。黎平聚焦林地资源优势,奋力破解守着“绿水青山”而苦熬难题。通过科学谋划产业布局,打通“两山”双向转换通道,着力发展林下经济,深挖林业潜力。

围绕全县林下产业结构、生产需要和市场要求等实际,通过培育和引进黎平青江公司、贵州裕丰公司、贵州颐正公司、贵州天诚公司、贵州华滨崧木灵芝公司等实力强技术精企业。采取“国有林场+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打造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万亩天麻基地3个,打造黄精、叠鞘石斛、板蓝根、茯苓、灵芝等千亩基地10余个,林下种植达15.88万亩,林鸡出栏84.32万羽,林蜂4.万箱。有力推动了全县林下经济快速发展。

(三)吃活“林”空间,焕发产业新业态

为有效利用林地空间,进行长中短有机配置、上中下综合开发、种养复合经营,推动林地立体开发、综合利用,构建生物多样性、产出多元化的林下经济新业态。

传统天麻种植都是挖穴种植,为避免细菌感染,造成同一块林地一年种植天麻三年闲置现象。解决天麻种植林地问题,有效利用林地基础设施,黎平青江公司通过技术创新,采用钵种和袋种新方法,每年更换菌材和泥土,实现林地轮作种植,并提升天麻产量和优质天麻,破解了天麻种植“一年种换一地闲三年”的难题。而旧菌材还可以培育天麻种,旧泥土用于种植板蓝根、魔芋、韭菜、蜜源花种等其他经济作物,天麻种植5.3万亩,天麻种培育60万桶,板蓝根种植0.19万亩,韭菜种植0.02万亩等。从而达到“一地生多金”的经济效益,焕发林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实现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林农增收”的多赢目标。(赵光忠、姜永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jb/11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