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是一种无根,无绿色叶子的兰科植物,不能吸收和制造营养,必须通过与密环菌共生才能生长发育。天麻与密环菌的关系是一种既有共生。又有寄生反寄生的关系,并在一定得发育阶段达到相对的动态平衡。因此,栽培天麻,既要麻种·又要密环菌。
天麻为我国名贵的中药材之一,干品市场价达80元每斤,但近年来天麻的产量极不稳定,退化现象较为严重,本稿介绍的栽培技术,一般每斤麻子可收10斤以上的商品天麻和5斤以上的麻种。
一、菌棒的培养:
人工栽培天麻:必须改良老密环菌棒,用纯菌种培养新菌材,才能夺得天麻高产。
1、段木准备:树种以栎树为主、砍树时间从树叶枯黄至发芽前最好,基本与砍香菇木耳架相同。树砍后锯成60-70厘米长的小段,再将段木砍成鱼尾口,根据段木大小砍二至四路,再以“#”字型架晒10-15天备用。
2、培养密环菌的时间:在栽培天麻前3-4个月为宜,天麻分夏栽和冬栽,夏栽培菌在农历正二月进行,冬栽在农历6-7进行。
3、接菌:先挖坑20-30厘米深,宽60-70厘米土坑,长根据段木长而定。先将架晒的段木平铺与坑内,每层铺5-7根,然后将菌种枝段连同木屑种撒与空隙,如此层层铺放,约3-----4层,空隙用腐殖土或湿锯末屑填实,每瓶密环菌可培养段木25斤左右,最后再覆盖腐殖土7——10厘米厚,复土呈梳背形。
4、管理:复土层经常保持湿润、阳光太强的场地应搭荫棚,土内温度达15——25摄氏度之间,坚硬木材4个月,疏松木材3个月,密环菌能上棒长好,再供栽天麻用。
二、天麻栽培:
1、菌棒选择:用作栽天麻的菌棒,其菌索要长得旺盛,粗壮、新鲜、呈板栗壳的油红色、生长点乳白色,用纯菌种接种培育的新菌棒,菌丝要分布均匀、密植,该菌种可连续传3-4代
2、种麻选择:栽培天麻的目的是想得到商品麻。要得到商品麻,麻种须用白头麻,米麻隔年后才能长成商品麻。要结合收获天麻,选用高产窝,生活力强、生长健壮质优的品种繁殖后代,淘汰染病、质嵂额、低产品种。当天采种当天栽培、最长时间不能超过三天。根据我们的实践,选种要掌握以下标准:(1)种麻要饱满、粗壮;(2)块茎完好无损、无病斑、色泽尤以顶端呈乳白色为好;(3)选用专门培育的有性繁殖的麻籽;(4)麻种大小应选择4—50克之间的块茎;(5)选栽培户从野外挖回的麻籽刚传第二代的种麻。
3、适时点种天麻:点种天麻分为春栽(3月左右)和冬栽(11月左右)。不论春栽和冬栽都要让栽培的天麻有一个接近密环菌的生长时期,以增加接菌的几率。由于密环菌生长的低温界限低于天麻萌动的温度界限,所以必须选择在天麻处于低温休眠阶段,抓住密环菌继续生长的时机及时播种天麻。这样在天麻萌动前,密环菌可继续生长侵入天麻块茎组织,待地温升到10摄氏度时天麻开始萌动,大量的密环菌也正好和天麻结合,有足够的养分供给天麻吸收利用。如果栽种不适时,密环菌和天麻同步生长,密环菌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养分供应,由于天麻是“半饥饿”状态,故产量明显下降。
室外点种法:选15——30度的油沙缓坡地,背风向阳、阴凉湿润,全面翻地后顺山势挖成长90厘米宽70厘米,深20——30厘米的坑。在坑底垫些沙土或腐殖土,再铺上一层青㭎树叶,然后平铺菌材,按鲜木夹菌棒,菌棒间隙5厘米左右,间隙用腐殖土填一部分间隙缝放入麻种。麻距大白麻15厘米小白麻7厘米,麻米可撒播,没有密环菌的地方不能放麻种。播完第一层覆土8厘米。再在上面摆一层菌棒和鲜木,播撒麻种密度同下层,每窝用麻种0.5公斤左右。一般摆放两层菌棒为宜,每窝共用菌棒及鲜木11根即可,但一层菌棒栽培的比两层产量高。也可增加营养。麻种放好后,撒一层腐殖土,用玉米芯或树叶填空隙,能增加营养源。最后盖土约12厘米,呈半月形,周边踏实在,覆土后盖上树叶保湿,四周开好排水沟。
4、科学管理:天麻随季节气候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即:4——10月为生产发育期,11——次年3月为低温休眠阶段。
(1)生长发育阶段:无论是冬栽或春栽的天麻,4月份只要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天麻即开始发芽,这时水分管理很重要。因天麻与密环菌都喜湿润条件,这期间应保持土壤含水量在50——75%,这时天麻生长极为有利,5、6和8、9月份在天麻的盛发期也应如此。但7月份如果地温超过30度,则必须采取降温,以免天麻生长受抑制。野外栽培天麻还要挖好排水沟,防止暴雨造成山洪的冲洗和水涝。5、6月和8、9月份可结合喷水加入0.2%磷酸二氢钾溶液作追肥。8——10月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水分不要过多,以免密环菌的菌丝过旺反吃天麻。
(2)低温休眠阶段:冬季和初春,天麻基本处于休眠状态,此时仍要加强管理,否则麻种不是烂掉就是冻死。水分管理只要保持栽培的天麻窝上的沙土表面微湿或稍干即可。如果冬季天干旱,可每隔半月喷一次清水,水分切勿过多,以免冻伤麻种或引起麻种腐烂。
5、加强病虫防治:天麻病虫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般在种天麻时,用四环素适量和菜子饼(7.5公斤/亩),于下种前均匀撒入土内,可起到防病治虫和增加养料的作用。另外,凡天麻场地不卫生及排水困难,积水环境的场地,不宜栽培。一定要创造适合天麻与密环菌生长的环境条件。5——7月份是害虫的繁殖季节,在其产卵时,可以用黑光灯诱杀害虫,如遇鼠害,则采用毒药毒杀或用机械扑捉。
6、适时采收加工:天麻的收获时期,是在天麻停止生长后的初冬或休眠的早春,此时天麻浆足定型,药效最高,凡大小箭麻均要加工入药。凡是白头麻不管大小一律做麻种。采挖时小心的将表土扒去,解掉菌棒,将天麻轻轻取出放入框里,有时天麻长入深土或窝外,要细心采挖,防止挖伤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收获的商品麻要及时加工,先用清水将泥土洗尽,然后放入锅里用沙炒熟,再用竹子刀轻轻刮掉表面粗皮,洗尽后放入明矾水中漂10分钟,取出晾干。然后在火炕上烘烤,开始70——80度,2——3小时后降至50、60°,烘烤到六七成干时取出用木板压扁,最后用炭火加硫磺球(70%黄泥+30%硫磺)烘烤全干,即成半透明的乳黄色产品。
三、天麻的有性繁殖:
1、栽培天麻:剑麻10、11月份、3、4月份用木箱或其它容器,内置泥土15厘米厚,将个头肥大的剑麻4-5个,平放土内,间隔10厘米,麻嘴向上,盖土4厘米左右,土保持湿润。
2、人工授粉:5、6月份,麻苗出土,待天麻开花时,开始授粉。天麻花从下往上开,明天上午10至11点授粉,用尖嘴钳将花内"雄花帽揭开,小心夹出花粉,轻放在内腹部心窝雌花上,注意不要伤花器官。可采用杂交授粉法,异株异花授粉,杂交的麻种产量高,质量好,不易退化,抗逆性强。
3、播种:授粉后约20天左右,果实膨大,下面的果实出现裂缝时,摘上面2-3颗,裂了的果实种子已飞散,将才下的果实用双层纸包好,5天后即裂开,可抖出种子。每个果实约有2-4万里种子。
播种前30至40天先备好栽培床,栽培床基本与天麻窝同样,床内铺一层密环菌材,棒上层青㭎树叶2厘米,每平方米菌床用萌发菌3瓶,撒入青㭎树叶面,菌面再盖树叶2厘米厚,床面覆土培养。
播种前揭开菌床盖土,不要动菌床,但要求树叶变白才可使用,在菌床周围盖2厘米树叶,将天麻种子撒在青㭎叶上,每平方米播种30-40粒种子,盖2厘米树叶,覆土6厘米,管理同无性繁殖的管理方法。
一般在6、7月份播种,11月份发芽成小麻米,如采果时间和播种适当,发芽率可达4%左右,次年10月份可生长成白麻米,再按无性繁殖的方法栽培商品麻。有性繁殖可提供大量种源,而且有性繁殖的麻种不易退化,产量高,商品质量好,但有性繁殖技术要求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