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有方天麻栽培技术续

今天我们继续介绍天麻的栽培技术。菌材的培养在选材、培养时节、场地要求比较细致,不容马虎,在培养方式上有两种,活动菌材培养法与固定菌材培养法。各有优劣,后者虽然比较麻烦,但是其杂菌少,天麻与蜜环菌很快建立共生关系,有利天麻早期生长。

——六月合

菌材的培养

菌材是天麻的营养来源,天麻依靠蜜环菌分解木质素获得营养供天麻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菌材培养的质量好坏是决定天麻产量高低的关键。

1、菌材树种的选择及处理

适合作菌材的树木应坚实耐腐,其中以阔叶树最多,如水青冈、青冈、麻栋、槲栎、板栗、栓皮栎、法国梧桐、桃树、野樱桃、桤木、桦树、沙棘、胡颓子等。选直径6~12cm的树枝、干,锯成70cm左右的木段,然后用柴刀在木段的2面或3面,每隔5~6cm处砍一鱼鳞口,深达木质部,以利蜜环菌菌丝的侵入及其形成的菌索伸出。砍好后堆在一起备用。

2、培养时期

人工控制温度,一年四季均可培养。过去在3~4月培养菌材,供冬季伴栽天麻用。由于培养时间过长,木材已近腐朽,伴栽天麻产量不高。现采用专门培养的三级栽培种的种材(菌棒)作菌种,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优质菌种,缩短了菌材的培养时间。菌材的培养时期原则上是:利用皮厚、质坚的树种培养菌材,因接菌较慢,宜于7月上、中旬培养菌材;利用皮薄质松的树种作菌材,接菌快,宜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培养菌材。总之,要与冬季伴栽天麻相衔接。

3、培养场地

宜选择树荫下,或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沙质土或沙质壤土。此外,在高海拔地区宜选阳坡,菌窖要浅,盖土要薄,以提高窖温;在低海拔地区应选阴坡或林中空地,菌窖要深,夏季加盖厚的覆盖物,以降低地温;在一般山地,宜顺坡选半阴半阳的地段。

4、培养方法

可分为活动窖和固定窖两种培养菌材的方法。

(1)活动菌材培养法即所培养的菌材,将来在栽天麻时能随用随取的方法。一般采用窖培法:在靠近将要栽天麻的地方,选择较湿润处,或树荫下,挖一个深30~50cm、宽cm、长视需要而定的窖。一般以培养菌材~根一窖为好。然后,将窖底挖松8~10cm,放入适量培养基(料),或腐殖质土,与底土拌匀,并整平,即可铺放木段和菌棒进行培养。铺放时,先将处理好的木段平铺一层在窖底,再于每根木段的两侧各放菌种或菌棒3~5根。木段与木段间留2~3cm的缝隙,用培养料或枯枝落叶和腐殖质土填充,做到实而不紧,盖没木段。然后再铺放第2层,如此依次铺放4~5层,约堆高70cm即可。做到边铺边淋马铃薯汁水,淋透料底。亦可用伴栽过天麻的“旧菌材”作菌种培养菌材。铺放时,每隔两根木段,放入1根“旧菌材”。在铺放第2层时,做到上下2层菌材(木段)要错开,如此铺放4~5层,堆高70cm左右即可,同样淋透马铃薯汁水。全窖铺放完毕后,再淋1次量大的马铃薯汁水到底层止。最后覆盖厚10cm的细沙土,上盖杂草,保湿和防止雨水冲刷。一般培养2~3个月即可作菌材伴栽天麻。

(2)固定菌材培养法即所培养的菌材在栽天麻时留在原窖不动的方法。培养菌材的窖,就是将来栽天麻的窖。因此,要求按栽天麻标准挖窖。一般窖深20~30cm,宽45~50cm,长70cm左右,以每窖固定培养15~21根菌材为宜。若用种材或菌棒作菌种时,在每根木段的两侧各放3~5根;若用旧菌材作菌种时,依次放入木段1根、旧菌材1根。要求相间铺放3层,一般5根旧菌材可搭配16根木段。缝隙用培养料或腐殖质土填充,淋透马铃薯汁水,其上盖细沙上,保持窖内70%~80%的湿度,经2个月左右,木段就会长出蜜环菌菌索。栽天麻时取出部分菌材,加入新材进行培育。此法优点:杂菌少,天麻与蜜环菌很快建立共生关系,有利天麻早期生长。

栽培技术

在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选着中,一般都是采用无性繁殖,简单方便,见效快,但是繁殖系数低,品种易退化,需要有性繁殖改良品种。

——六月合

天麻的繁殖方法

1、无性繁殖

采用白头麻作种,与蜜环菌菌材伴栽培育商品麻(箭麻)的方法,简单方便,生长期短,但繁殖系数低,品种易退化。

(1)选择好场地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含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壤土和生荒地为好,熟地不宜选用。忌连载。

(2)适时栽种一般在冬季11月至早春3月前、天麻块茎尚处于依眠状态时栽种为最适期。因此时气温低,天麻块茎处于休眠状态,但蜜环菌在6~8℃以上时,就可以缓慢生长,恰好在天麻块茎萌动前接上蜜环菌索,使块茎萌动以后就可不断地得到蜜环菌提供的营养。5月以后块茎已开始萌动,不宜再栽种。

(3)选好麻种应选发育完好、色泽新鲜、芽嘴短、无破损、无病虫害、个重在5~10g的米麻和白头麻作种麻。尤其是采用有性繁殖的第1~2代白头麻,或野生白头麻作种,产量高,质量好。

(4)栽培方法多采用菌材加新材的方法来栽培天麻,以获得稳产高产。具体做法:在选好的栽培地上挖窖,深30~50cm,宽70~80cm,长度视地形而定,一般为1~3m。窖底挖松8~10cm,整成斜坡形,上再铺6cm的培养料或腐殖质细土。然后,依次按1根菌材1根新材相间平行摆入窖内,共10根。材间相距3cm的缝隙,用培养料或腐殖质土填充一半,整平后播入麻种。播前,将白头麻芽嘴尖端削去,待伤口晾干后及时播入。削芽嘴可抑制天麻生长过程中的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从而提高产量。栽入天麻时,在紧靠两根菌材的两侧鱼鳞口的中央放入白头麻或米麻1个,盖土至菌材平。然后再交错地铺放第2层菌材、新材,采用同法栽入麻种。一般铺3层即可,栽后盖土厚6~10cm,上再盖杂草或落叶。若采用固定菌床法栽培天麻,一般在6~8月培养菌床,到11月栽天麻时蜜环菌菌索已长好,小心挖开上面盖土,取出上层菌材,下层菌材隔1取1,用同样长短大小的新材填入,然后在每根菌材的两侧鱼鳞口和两端,放入麻种,盖土至菌材平。再交错地铺放第2层菌材、新材,采用同法栽入麻种,最后把原土覆盖在窖面上。此法接菌快,接菌率高,菌材培养时间短,消耗少,营养丰富,产量较高。

(5)窖场管理  春季可烧去盖草,套种玉米、黄豆等作物。麻种栽培3个月后,要淋大水保湿防旱;越冬前要加厚盖土,覆盖落叶、杂草等防寒;夏季窖顶淋水,加盖落叶、树枝,降低窖温;雨季要及时清沟排水,降低窖内湿度和防涝;春秋季还应及时锄去窖顶上的杂草,接受光照,增加窖温。最后还要做好防鼠,防白蚁等防害工作。

2、有性繁殖

(1)选好母株  于冬季或早春收天麻时,选择发育完好、芽嘴健全、个重g以上的箭麻作为培育开花结籽的母麻。宜随选随种。

(2)建园育种  选择管理方便的房前屋后背风向阳处,在土壤疏松、湿润的地方挖一长方形的培养窖,深20cm,铺放1~2排菌材,菌材间距5~7cm,用腐殖质土等填充缝隙并覆盖,浇水湿润,窖上盖土厚6~8cm,即成育种园。

(3)栽种母麻  春季3~4月,冬季11月将选好的箭麻随即栽入育种园内。栽时,先扒开窖土,露出菌材,在其缝隙中每隔15cm栽入箭麻1个,芽嘴向上。栽后随即用腐殖质土和半腐树叶覆盖,厚约10cm,其上盖草防冻。

(4)人工授粉  5月上旬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搭棚遮荫。当植株抽花茎时,在其一侧插枝固定,防止被风折断。天麻为两性花,花器构造特殊,昆虫鉆不进,又不能自行授粉。因此,必须人工授粉,才能获得发育良好的种子。人工授粉时,必须掌握花粉的成熟度,过早或过迟结果率均低。花粉块成熟的标志:花粉松散膨胀、将药帽盖顶起、在药帽盖边缘微现花粉,这时授粉结果率最高。选晴天上午10时前,左手握住花径及子房,右手拿小镊子伸入歪壶状口内部,然后放松,张大壶口,立即夹着药盖帽及花粉块,伸入下部稳准地放于柱头上即可。在开花期每天都要人工授粉,直至开花结束。已授粉的花朵应作记号,以免重复。用同株同花授粉结果率最高。

(5)及时采种  人工授粉成功后子房迅速膨大,花冠萎缩,子房缝线明显。一般于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果实陆续成熟。成熟的标志:果皮色泽逐渐变暗,开裂为6瓣,种子由缝隙中飞散。因此,当下部果实初裂时就应将相邻的3~5个果实剪下,置培养皿中或摊晾于白纸上,待果皮自然开裂,抖出种子,立即播种。

(6)适时播种  由于天麻种子微细如粉末状,每个果实约有种子3~5万粒。天麻种子无胚乳,胚未分化,自身不能为萌发提供营养来源,主要依靠树枝等供给,这时蜜环菌不起作用。但当种子萌发后,形成小圆球茎时,若能早期接上蜜环菌,当年就可分化出10~20个米麻和白头麻,第2年就能长成商品麻。通常采用树叶菌床播种。在冬季11月或早春3~4月培养菌床。菌床与无性繁殖的固定菌床基本相同。但缝隙的填充物一定要从深山老林下采集枯枝落叶或细蕨根等平铺成厚3cm的播种层。然后,淋以充足的马铃薯汁水,淋透窖底为止,其上再覆盖厚6~10cm的杂草或麻栎落叶。6月中、下旬播种时,先揭开菌床上的覆盖物,把菌材和落叶取出,分别摆放。然后,再把落叶厚铺一层在窖底,厚度以压紧后约0.5cm为宜,将种子拌细沙均匀地撒在上面,再覆盖一薄层落叶,摆入下层厚菌材,再在菌材之间播入少量种子,盖土至菌材齐平,再铺上层落叶,均匀地撒入种子,最后在上面覆细土厚6~10cm,再盖草保湿。每窖约播入10~15个天麻果实的种子。因种子发芽率很低,而且种子萌发后形成的原球茎若不能及时接上蜜环菌并建立共生关系,就得不到营养而死亡,只有极少数能形成幼麻,故播种量要大。播后窖场管理同无性繁殖,约25天种子就能发芽,第2年秋冬便可收获。

栽培技术

天麻的病虫害防治,主要的一点就是保证地下块根的生长发育,要注意菌材不被感染,再者防范由高温引起的烂窖的生理病害。最后当然是杀灭像白蚁、蝼蛄、蛴螬等地下捣乱的害虫了。

——六月合

4、病虫害防治

(1)霉菌感染主要危害菌材,菌材一旦被霉菌感染,霉菌的生长速度比蜜环菌快,可抑制蜜环菌的生长。进而使天麻块茎感病而腐烂,大大降低天麻的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场地一定要选土质疏松,排水通气良好的沙质壤土,要选半阴半阳坡或阳坡的荒地或二荒地;选用优良蜜环菌菌种,培育新鲜优质菌材;窖内湿度要适宜,严防窖内积水;选用新鲜木段,做到边砍树边培养菌材,减少日晒和堆放时间;菌材培养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夏天培养,当年秋冬使用;培育菌材和栽培天麻时,菌材的缝隙都应用填充料填实,防止缝隙间滋生杂菌。

(2)烂窖是一种生理病害,因窖内高温高湿,引起块茎表面变黄,内部组织腐烂,呈软腐状,有特殊的臭味,捏之渗出白色浆状浓液。

防治方法:选地要适当,地势低洼、或土质粘重、通透性不良地多发此病;加强窖场管理,做好防旱、防涝,保持窖内湿度稳定;选择优质菌材,菌种量要充足,有杂菌的菌种不能使用;填充料要干净、无杂菌的腐殖质土、树叶、锯屑等疏松填充物,并填满空隙,不宜压实也不要漏填,从而使天麻播后营养充足,生长良好。

(3)山白蚁危害菌材和天麻,严重时天麻、菌材被食光。

防治方法:栽种前,在窖的附近挖几个较深的诱集坑,坑内放置一些新鲜松木、松材等,用石板盖好。发现白蚁来取食,可用灭蚁灵粉剂喷杀;将敌敌畏、敌百虫等喷洒在白蚁经常活动的地点,铺放食物来诱杀;此外,发现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应及时防治。    

END

声明









































白殿怎么治疗
北京哪个地方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fz/2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