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材行情

全文共字,阅读需要6分钟-BEGIN-中药材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用于治疗疾病。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01

第三季度行情1、

最新热点12月12日至13日,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于学术会馆举办第三届中草药植物展。本届中草药植物展包括文化展区、药用植物展区、炮制展区和品鉴展区4个展区。文化展区从中草药历史典故、中药典籍、抗疫中大显神通的“三药三方”等方面展开介绍;药用植物展区展出的作品包括药用植物图片、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和常见药材及其种子等。

2、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中药制品。数据显示,年8月中国中成药产量是自年1月以来的新低,为16.2万吨。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年第三季度中国中成药产量有所下降,一方面药品价格水平整体下滑而导致中成药用药市场规模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中成药机械化程度较低、产业链环节较长、原料成本不断推高,导致中成药产量下降。3、数据显示,年7-9月中药材价格指数呈先跌后回升的态势,并在9月中下旬持续创下新高。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夏季是中药材市场的淡季,因此在7-8月中药材大盘指数大体走低。而9月份开始中药材市场将迎来旺季,秋季产新的品种较多,加上多种药材的减产利好影响下,大盘指数增幅明显。4、数据显示,年8-9月中药材产地指数涨幅榜上,安徽和上海分别位居榜首。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8月份安徽产地指数上涨较快主要是由于水灾的影响,白术、茯苓等产品涨幅都超过4%,而其他产品基本保持稳定和小幅上涨的状态,使得安徽位于涨幅榜榜首;9月份上海的涨幅居首,主要得益于本地地龙、天竺黄的上涨,同时并无下滑品种的拖累,整体市场较为稳定。5、数据显示,年7、8月中药原材料市场监测市场品规价格为个,数量维持不变。其中根茎类品规计个,果实籽仁类品规计个,全草类品规计个,动物类个,花类98个,矿物类52个,叶类50个,藤木类57个,菌藻类35个,树皮类38个,树脂类21个、其他加工类37个,整体情况未出现变化。受疫情影响,中药材和中式成药出口量持续增长年9月份,中药材和中式成药出口量为12.7吨,出口额为6.3亿元。疫情期间,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等中成药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疫情逐渐稳定,而国外疫情仍相对严峻,中成药对于疫情防控的作用会吸引更多国家购买,从而带动中成药的出口。第三季度末传统旺季来临,中药材价格指数先跌后涨第三季度是中药材淡季和旺季的交界点。受多重因素影响,7、8月份中药材市场活跃度不高,价格指数一路走低,但9月中下旬,中药材的传统旺季逐渐来临,中药材价格指数涨到了自今年3月份以来的新高。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旺季的带动下,中药材价格在第四季度前中期依旧会呈上涨的趋势。中药材饮片产业集中度提高,促进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当前,我国中药材下游中药饮片行业仍存在小、散、乱的问题,产业集中度有待提高。但在政策监管扶持和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带动下,中药材下游饮片产业集中度得到提升,而且集约化制造会不断扭转中药材饮片企业目前粗放式的发展现状,使得中药材生产更好地以规模化、标准化方式融入产业链。

02

行业发展趋势1、中药材供不应求我国中正在积极解决供需失衡的状态,我国中药材种植分布呈现不均衡性,从东北至西南由少增多,但常用药材的蕴藏量仍以北方最多。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万亩;年达到万亩。我国中药材主要集中在吉林、辽宁、河北、宁夏、甘肃、湖北、安徽、湖南、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等省市。目前,各地推动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和《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年)》,中药材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张,商务部预计到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超过万亩(含林地种植面积),种植品种供应量或将进一步激增。2、中药材行业监管趋向于严格化中药材行业监管趋严,如国家药监局发布省级中药材标准及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收载使用的标准物质有关事宜、《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政策出台,中药材产业成为国家重点监管的产业之一,监管范围囊括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和流通环节,以此保证中药材产业发展安全有效。3、中药材产业发展前景趋好中药材作为前端的农副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上游,而随着中药材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不断完善,中药材产业链的下游,如中成药、饮片、中药保健品、药妆,尤其是保健品等大健康产品的市场需求会拉动上游产业的发展,从而全面推动中药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扶持中药材行业发展的政策,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因此中药材行业发展前景广阔。4、中药材作为民族品牌加快“走出去”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认可了针灸和中草药等传统中医药疗法,从而使得这种疗法得到了更多主流医学的承认。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最近海内外中医药界一直在分享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配方,中药材也逐渐得到海外的认可。中药作为民族品牌,既需要传承,又需要创新,与国际接轨,“走出去”的步伐应该加快,进一步推动中药材行业的发展。5、中药材的跨界合作成就新“国潮”中药材的跨界合作已成为一种新趋势。打造“中药+时尚”新国潮,共同开发与中医药相关的一系列产品,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模式,推动中药老字号焕发新活力。“中药+文化体验”打造出集中医、休闲康养、中医药博物馆、具有中草药属性的场景沉浸式的产品。

03

借中药材“脱贫致富”据了解:铅锌镇李家村因地制宜抓产业“天麻”种植促脱贫!时值深冬,海拔余米的会东县铅锌镇李家村寒气逼人,但村民们却正挥舞着锄头在田间地头热火朝天地劳作。“这一个好大啊!”“这一平方有好多个啊!”看着大个大个的天麻从土里挖出来,会东县裕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丁从喜笑得合不拢嘴。1平方天麻产量大约在10公斤左右,价值余元,合作社目前共种植天麻30余亩,今年能够产生收益的有13亩,产值最高可超过80万元。该合作社成立于年,目前合作社成员有73户,全村51户贫困户均加入了合作社。以前,李家村因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村民们主要以种植玉米、马铃薯为主,经济收入单一,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贫困发生率为20%,曾是我县37个贫困村之一。如今的李家村,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一幅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景象初具雏形。自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李家村用好用活产业扶持资金,因地制宜夯实产业基础,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有效地实现了生态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脱贫路子。

“脱贫致富”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工作之一,借助种植业带动农村人民脱贫是其中一项重要手段,一些名贵的中药材有种植周期短、产值高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脱贫致富”。而同时,目前中国的名贵中药材产地多为“多中心分散分布”的布局,通过在各地推行中药材种植,能拓宽药材产地的局限性,培育优良品种,推进中药材产业往高质、稳定的方向发展。

-END-合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fl/7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