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独特的诊断方法和藏药独特的用药特点

?????藏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

藏医学对疾病的诊察方法主要有四种:

问诊、尿诊、脉诊、色诊和试验诊。

◆问诊主要问以下各项:

起病缓急:突然起病多为急症,说不清何时起病多为慢性病。

起病原因:如暴饮暴食而胃痛、呕吐,受凉而发热、咳嗽等都有原因可询问出来。

气候环境:如住所的通风情况,室内温度和湿度等有一定的诊断参考价值。

职业和家庭:如牧民易患脓包炭疽,某些传染病可在家庭成员中相互传染等。

饮食起居:饮食不节,起居失常可导致多种疾病,也为问诊的重要内容。

◆尿诊是藏医学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藏医根据尿的色泽、气味等内容来判断病性、病位。

尿色:

1、青色如沼泽中水为隆病;

2、黄色如珊瑚刺汁为赤巴病;

3、乳白色为培根病;

4、红色为血液病等。

尿的蒸汽:

1、蒸汽多为增盛热症,

2、蒸汽少持续久为隐热症或陈旧热症,

3、蒸汽时多时少为寒热错杂病等。

尿味:

1、发臭者为热症,

2、味轻微为寒症等等。

尿气泡:

1、泡沫色青且大如犏牛眼突出者为隆病;2、泡沫细小色黄为赤巴病;

3、泡沫色如血红大小不等为血病;

4泡沫大小不等色如虹呈多种颜色为中毒病等等。

尿漂浮物:

1、其状如棉团中心稠而四周稀者为赤巴病;

2、其状如山羊毛,散布尿液中,如小棍挑之挑不出者为隆病;

3、状如细砂粒者为肾病等等。

尿的浮皮:

1、浮皮较薄为寒症,

2、浮皮较厚为热症等等。

静置尿观察和病变尿分析:把尿静置后根据尿液的颜色等变化的观察以判断疾病的性质。病位等。

◆脉诊

对脉诊的准备、诊脉时间、诊脉位置、手法轻重、脉象与脏腑、五行、季节的关系等均有详细而丰富的阐述及大量的经验资料。

如脉的种类分为浮、沉、迟、洪、细、大、小、滑、涩、满、实、空、数、长、短、缓、紧、弱、粗、硬、柔、促、扁、间歇、慢等20多种病脉。

◆色诊通过诊察患者皮肤、眼白、舌头的颜色以协助判断疾病。

黄疸者皮肤、眼白出现黄色;隆型人肤色灰暗;赤巴型人肤色偏黄等。隆病人的舌质干而粗糙,舌边有无数小突起等等。

至于试验诊断法即诊断性治疗,如怀疑有赤巴病可试用苦丁汤治疗;怀疑有胃肠急症或虫积病,应五味麝香丸试治;怀疑中毒时,试用二十五味红花丸治疗等。

???????独特的藏药材资源

藏药材生长在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地带,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即南北极之外的第三极。这个生态环境具有强阳光、强紫外线、高寒缺氧、日夜温差大的特点。在这个生态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光能和植物生物能转换好,从而造就了药材高活性、高含量、低污染、药力充沛的特性。很多药物在雪下就开始生长,也有的在雪线上生长,生命力顽强。内地人很少服用藏药,因此,内地人对藏药材没有耐药性。

?????????藏药剂型

藏医学中对疾病的治疗有4种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在公元8世纪时,就形成了众多独特的藏药剂型,其具有很多特色,在某些方面还具有一定优势。各剂型都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藏医经典《四部医典》的第四部《藏医临床技能学》或译《后续医典》中记载了各类剂型,大体上分为调解剂和清利剂。其中调解剂有汤剂、粉剂、丸剂、糖桨剂、酥油脂药、煅灰样剂、膏剂、浓缩剂、药酒,其内容简介如下:

一、汤剂是把所有的汤药经过初步加工后全部煮沸到只剩下原量的三分之一汤药的制作方法。

二、粉剂是把各类药材根据需要使用一些独立的工艺操作制成细粉的制作方法。

三、丸剂是把药材研磨成细粉之后制成的药丸。

四、糖浆是把药材研成细末加糖及新制奶油,或加水及蜂蜜煮沸,调匀制成的糊剂。五、酥油脂药是把所需药材研末,放入牛奶中煮沸,再加入新鲜奶油,继续煮沸后再加入一些药末另加糖和蜂蜜等,制成的糊剂或油脂丸剂。

六、煅灰样剂是把矿物药类等通过特殊的煅烧制炼工艺技术形成的灰样剂。

七、膏剂、浓缩剂是把药物洗净、砸碎、煮沸,使药汁久熬浓缩后所得的流体药物。八、药酒是把所用药材与青稞等同煮,加曲发酵,酿制成的药酒。清利剂是使之上清下利来解除疾病或病根的方剂和方法,包括泻利方剂、催吐方剂、猛泻方剂等7种。这些方法和剂型均是针对各自疾病的属性特征,通过一些特殊方法,为了更好地达到解除疾病的目的而制定的。

???????藏药的用药特点

藏药的使用和藏医的理论体系是紧密结合的。藏医将“龙”、“赤巴”、“培根”三因素所引起的疾病都归结为“寒症”、“热症”两大类型,藏药方剂亦按其性质将药区分为“热性”、“寒性”两大性能。藏医在治疗“寒症”时用“热性”药,治疗“热症”时用“寒性”药。

藏药按性、味、效分类,按八性、六味、十七效来分细类。

八性将藏药分为轻、重、润、糙、锐、钝、凉、热八种性质;

六味将藏药分为甘、酸、苦、辛、咸、涩六种味道。他们认为,甘可滋补,酸助消化,苦可降火利胆,辛能除湿去寒流,咸能温胃去虚,涩可调合诸味;

十七效将藏药归纳出柔、重、温、润、稳、寒、钝、凉、软、稀、干、干枯、热、轻、锐、糙、动等十七种效能。如“龙”病中有一种病的性质属“轻”,表现为心神不定,神情恍惚,藏医则采用“重”效能的药物去治疗。

藏药治病多采用数药合成,很少使有单方。许多药方配药都在25种以上,有的甚至高达七八十种、一百多种。如”骂奴稀汤”多达味,“然纳桑培”配方多达70味。每个方剂的名称大都是主药加方药总味数合成。如“母斗顿居”中“母斗”是珍珠,“顿居”是70,译成汉语即”珍珠七十”。

藏药在使用上大都有副品或代替品。为了解决珍贵药源不足的问题,藏药除本名正药外,特规定了与此药性质、类别相同、相近的副品或代用品。正品用”却”注明,代替品用“慢恩巴”注明。

藏医用药讲究调伏增效、适当配制,即各类药物适配对治。根对治骨骼病,枝对治脉络病,茎对治肌肉病,叶对治六腑病,叶液对治骨髓病,芽对治骨血精液病,花对治眼病,果实对治内脏病,尖对治头部病,外皮即树干下部之皮对治皮肤病,韧皮治筋病,树脂对治四肢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性、味、效,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

藏医非常重视藏药的加工与炮制,《协据》记载,藏药的采集加工应做到“适地采集,适时采集,干燥拣选,分清陈旧,炮制去毒,调伏增效,适当配制”等工序。药物分别生长在雪山、高山、凉爽、温暖、具有日月光华之力的地方,要采集色鲜味艳、没有被虫蛀咬,没有被火烧焦,没有被大自然损伤,没有被阳光、阴影、水所害,适时稳固生长,根大而深,向阳生长的药物。关于采集时节,藏医认为,花蕾、茎枝在旺盛时采,根、种子在秋季挖,叶子在夏季采,花在初夏采,果实在秋天收,树皮在冬春秋采集,树脂在春秋采集。采集后的药物通过炮制,不但能消除或降低毒性,而且可适当改变某些药物的性能,借以提高药物的疗效。主要炮制的方法有三种:火制法、水制法和水火合制法。藏医治病的剂型主要有散剂、水丸剂和汤剂、膏剂、脂剂五种。他们把制好的药物按病人症状分别配制成散剂、丸剂、膏剂、脂剂,让病人服用,非常方便。

????????炮制加工工艺

藏医历来就非常重视藏药的原材选料,在藏药药材的炮制中,对矿物药材的炮制最为神奇。通过特殊的炮制方法,铁屑在植物药水中浸泡3-5天,就会变成黄泥一样的物质。???黄金经过炮制后,也能变成黑色的金炭,成为珍宝类药物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各种名贵藏药的炮制炼术的工序十分严谨,是一项高难度技术。

藏药材加工炮制是根据临床治疗,配制的需求,对药物进行各种加工炮制,炮制的目的是去除杂质和非药物部分,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改变或缓和药物的药性和药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便于配制制剂,贮存等。常用炮制方法有:

1、火制法;火制法包括煅、烫、炙熬五种方法。

(1)煅,例如:海螺直接置于火上煅烧或将大蒜放入罐好,口封好,放在明火上间接煅烧。

(2)烫,如羚羊角砍成细条,埋入沙中并烧火加热,待药角产生微黄并变软时取出备用。

(3)炒,如自然碱直接放入铁锅中拌炒或将刀豆,放入铁锅中,加细沙拌炒。

(4)炙,如热炼过的寒水石加等量的藏北方块自然盐拌炒后,再倒入青稞酒加盖盖好闷泡过夜后,取出晒干备用。

(5)熬,如甘草等植物药切碎,放入锅中煎熬,提取三次汁后,再过滤药液放回锅中,不时搅拌,熬至药液粘性为止。

2、水制法:水制法有洗、淘、泡三法。

(1)洗,即洗净药物所含的杂质。

(2)淘,即将药物放入清水中反复淘洗,待药沉淀后,倒去上面浮水,取了下面的沉药备用或将入清水中反复淘洗,将水面上浮上来的杂质除去后的药物,跟水一起流下来,沉淀在下面的石子倒掉,药物再清洗后晒干备用,这种办法多用于各种种子的先料。

(3)泡,如将铁等物质泡于诃子一起,泡拌一定时间待其溶化后,晒干备用。

3、水火合制法:水火合制法有淬、煮、蒸三法。

(1)淬,如将寒水石块放在高温中烧药,然后立即放入牛奶中淬火后完全溶化的白色药泥,晒干后备用。

(2)煮,如将“马钱子”去毛后放入牛奶中煮后洗净晒干备用。

(3)蒸,如将不用去毒处理的肉类药物蒸熟后凉干备用。

???????藏药组方配方特点

藏药在药理和组方方面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藏族同胞游牧的特点,加以上牛羊肉、酥油等油腻难消化之物为主食,故使得藏区肝胆、肠胃疾病较为常见多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藏医才能在《四部医典》的理论基础上创制出流传千古的藏药名方验方。

藏药在用药方面也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在海拔米-米一带的高山、裸岩、灌木丛地带生产着数百种珍贵药材,如虫草、西藏延龄草、胡黄莲、天麻雪莲、红景天、高原灵芝等。这些生长在高寒缺氧地带的雪域药材,不仅纯净无污染,而且药效特别好。

藏药独特的炮制方法赋予了药物奇特的疗效和意想不到的威力。藏药的炮制方法就有热制、冷制、猛制、精制等多种。不严格遵循传统炮制工艺,药品的疗效往往就会大打折扣。由此,你不难理解为何同一产品由不同厂家生产其疗效往往也不尽相同。

???????藏药服药方法

藏药一般分为两类:即普通药与珍宝类药品,普通药没有太多讲究,将药丸咬碎后(或药材)用温开水直接服即可,但珍宝类药品服用方法比较严格,晚上睡前浸泡,清晨空腹服用。

第一、因为珍宝类药品含有珊瑚、珍珠、玛瑙、天珠、佐太等很多原料,浸泡服用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第二、据藏医理念所讲,机体经过昼夜调息,并且肠胃内没有宿食,有利于药物的有效成分在人体内充分深化、分解、吸收,才能达到根除疾病的最佳效果。浸泡方法:必须用带盖的瓷制容器,把药丸碾碎后放入容器内,其内倒入温开水(水量已浸过药渣为限),盖好盖子;次日晨六时加少许开水(以水变温为限),搅匀后与药渣同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fl/54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