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方考痘疹病三期方剂分类阅读

温馨提示

今日是大众医学助手陪伴您的第天

截止今日已收录医学笔记共计篇

大众医学助手提醒您

今日别忘记阅读收藏哟!

对本平台有要求及需要寻找的文章,请在下方留言!

十月阅读排行榜

方剂歌诀完整版

伤寒论原文背诵

金匮要略全新重点总结版

周慎斋秘传脉法78条

65种中医单方大全

《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

刘渡舟医案经方临证指南

首民间实用方剂总结版

手诊、面诊歌诀总结版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今日文章医方考大众医学助手提醒您阅读愉快痘门第六十九

叙曰∶小儿壮热,呵欠烦闷,时发惊悸,或吐或泻,手足时冷,面颊腮赤,嗽嚏者,为痘证也。盖痘出于五脏,由内达外,是以各显其证。呵欠烦闷,肝之证也。时发惊悸,心之证也。或吐或泻,手足时冷者,脾之证也。颊赤嗽嚏,肺之证也。钱氏谓独有肾脏无证,此大不然,若腰痛喜寐,则肾之证矣。五脏之证尽显者,其痘必多,但显一二证者,其痘必少。

魏氏以痘本于淫火,其言高出前古,虽其主方近于执一,然录古人一十四方,则示人以变通也可知矣。今世之医,率以是短之,使诸子者并作于九原,昆遇魏氏则北面而师之,遇钱,陈则肩随而已。所以然者,二子之资不及魏也。兹考群方,则以百家而出入之,初不拘拘于三子矣。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升麻葛根(各二钱)白芍药(一钱半)甘草(一钱)

小儿初间发热壮盛,为风寒,为痘疮,莫能的辨,此方稳当,宜主用之。

表热壮盛,此邪实于表也。经曰∶轻可以去实,故用升麻、葛根以疏表,甘草佐之,可以和在表之气。芍药佐之,可以和在表之荣,去其实邪,和其营卫,风寒则解,痘疹则出,诚初间之良剂也。如至四五日,痘中夹疹者,亦此方主之。疹散,只根据常法治痘。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紫苏陈皮半夏茯苓干葛前胡桔梗(各一钱)甘草(五分)人参(七分)

风寒壮热,体重头痛,痰嗽壅盛者,此方主之。

风寒客于外,故用紫苏、干葛以发表。痰嗽壅于内,故用半夏、前胡、桔梗、陈皮、茯苓以安里。邪去之后,中外必虚,人参、甘草急固其虚。此则表和而痘易出,里和而气不虚,表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麻黄杏仁甘草桂枝

天寒腠密,表热壮盛者,此方主之。

解表之药有三品,辛凉、辛温、辛热也。夏月表气易泄,宜用辛凉。春秋表气平调,宜用辛温。若天寒之时,表气闭密,辛凉、辛温不能解散,故以麻黄、桂枝之辛热者以主之,亦各当其可而已。佐以杏仁,利其气也。佐以甘草,和其气也。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人参白术甘草细辛白茯苓天花粉白芍药桔梗(各七分)

发热之初,未明是痘,形体怯弱者,此方主之。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防其虚也。乃细辛、桔梗,所以疏其阳。天花粉、白芍药,所以和其阴。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天麻麻黄荆芥穗全蝎薄荷紫草蝉蜕等分

风热惊搐者,以此药调抱龙丸。

痘之出也,自内达外。心热则惊,肝热则搐;所以搐者风也。所以惊者热也。是方也,麻黄、荆芥、薄荷、天麻、全蝎、蝉蜕,所以消风解热。乃紫草者,所以解毒发痘而活血也。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天竺黄(一两)胆南星(二两)辰砂(五钱,水飞七次)雄黄琥珀珍珠(各三钱)麝香(二钱五分)檀香人参(各二钱)木香沉香(各一钱)金箔(二十叶)

甘草汁为丸,如大豆大。每服一丸,婴儿半丸。

痘前发惊者,此方主之。

明者可以安神,故用琥珀、珍珠。重者可以去怯,故用辰砂、金箔。气窜可以利窍,故用雄黄、沉、檀、木、麝。甘温可以固元,故用人参。辛燥可使开痰,故用南星。寒凉可使清热,故用竺黄。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羌活陈皮柴胡前胡半夏茯苓甘草桔梗川芎当归山楂

痘出见点未尽者,此方主之。

表气未疏,则出有不尽,故用羌活、柴胡、前胡、川芎以疏表。里气未利,则出有不速,故用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桔梗以调里。当归活表里之血,山楂消表里之滞,血活滞消,则痘之出也易易矣。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紫草(二钱)木通(一钱半)白芍药(酒炒)人参蝉蜕升麻甘草(各五分)

气弱痘出不尽者,此方主之。

人参、甘草,能益气而补中。紫草,木通,能透肌而起痘。升麻、蝉蜕,能退热而消风。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甘草(二钱)桔梗(三钱)

咽喉肿痛者,此方主之。

甘草之甘,泻实火而补虚火。桔梗之苦,清喉热而泻气热。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牛蒡子(二钱)荆芥穗(一钱)生甘草防风(各五分)

咽喉肿痛,膈上热盛者,此方主之。

牛蒡子疏喉中风壅之痰,荆芥穗清膈间风壅之热,生甘草缓喉中风壅之气。乃防风者,散诸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桔梗(二钱)牛蒡子麦门冬(各一钱五分)甘草玄参荆芥(各一钱)防风(七分)生

痰嗽风热,声哑喉痛者,此方主之。

牛蒡子、麦门冬,疗风痰而清肺热。荆芥、防风,散风邪而升郁热。甘草、桔梗、黄芩,利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紫草(二钱)陈皮(一钱)升麻甘草(各五分)小便赤加木通

痘已出未出,热壅不快,并宜服之。

紫草活窍,利血化毒。陈皮快膈,消痰利气。升麻消风,发散疮痍。甘草补虚,和中解热。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酒红花当归(各一钱)前胡(八分)荆芥(四分)白芷甘草节赤芍药陈皮(各五分)

痘中夹斑之轻者,此方主之。

斑之淡红色者,斑之轻也。治痘中之斑,与伤寒、杂证不同。伤寒之斑,宜主寒凉。痘中之斑,寒之则血凝而痘不起。杂证之斑,间用温补。痘中之斑,补之则血溢而斑愈盛。此方用酒红花、当归、赤芍药,所以活斑中之血。前胡、白芷、陈皮、荆芥,所以利表里之气。乃胡荽子、甘草节、酒郁金,皆所以散滞气尔。此其为药,利营调卫,不寒不热,诚得治痘斑之理也。师云∶斑证之原,由初间不能清热解毒。若能于初间清热解毒,胡然有斑?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生玳瑁(一两半)片脑(三钱)水蛭(炒黄,一钱)蜈蚣(炒,三钱)麻黄(去节,一两)

猪尾血为丸,龙眼大。每服一丸,日二。得微汗吉。

痘中有赤黑斑,狂言烦躁者,此丸主之。

原是实热之证,失于清热化毒,则令痘中夹斑,治之失道,则热益盛,而斑赤黑矣。若以手按之,血散者可治。是方也,生玳瑁能解毒而化斑,蜈蚣能从毒而化毒,水蛭能散瘀而破血,片脑能化气而利窍,麻黄能透肌而达表。和之以猪尾血,取其动而不滞尔。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黄连(炒)黄柏(炒)黄芩(炒)栀子(炒黑,等分)

里热壅盛者,此方主之。

无热固不化毒,热壅则毒亦不化。故用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肝之火,黄柏泻肾火,栀子泻上下之火。无他证而惟热壅,故用药亦精专焉。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石膏(三钱)人参甘草桔梗(各一钱)知母(二钱)

里热渴甚者,此方主之。

石膏清里热,胃清则不渴。人参、知母、甘草、桔梗,化气而生津液,液生则渴自除。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滑石(飞过,六钱)甘草(净末一钱)辰砂(二钱,水飞)

里热,小便黄赤,神气不清者,此方主之。

滑石清利六腑,甘草解热调中,辰砂安神去怯。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生地黄人参麦门冬木通甘草(等分)竹叶(十片)灯芯(七根)

小便黄赤,口干烦渴者,此方主之。

内热,故用生地黄。小便黄赤,故导以木通、竹叶、灯芯。口干烦渴,故润以人参、麦冬、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车前子赤茯苓山栀仁生甘草梢木通蓄龙胆草

小便秘涩者,此方主之。

治痘而必欲利小便者,水循其道,而后地平天成故也。是方也,车前能滑窍,赤苓能渗热,

,正其中气,故曰七正。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大黄当归芍药甘草

实热内壅,腹胀秘结,痘不能出者,此方主之。

痘以热而出,固不能以无热。若实热内壅,腹胀便秘,则三焦之气不化,而痘不能以出矣。故用大黄通其滞,当归活其血,芍药养其阴,甘草调其胃。通利之后表里气血皆承顺矣,故

痘证三四日前诸方考

形质虚弱,而大便秘结,不堪下者,用蜜熬滴水成珠,捻作枣子状,用鸡翎为心,少粘皂角末,纳入谷道中,病患以手急抱即出之,便随通矣。此以正气怯弱,不堪攻下故尔。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木香(二钱)当归尾(酒浸,焙干)赤芍药(酒浸炒)川芎紫草酒红花(各五钱)血竭(一钱)

每服三钱。

痘中气血凝滞者,此方主之。

气贵利而不贵滞,血贵活而不贵凝。木香、川芎,调其气滞。芍药、归尾、紫草、红花、血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滑石(水飞)辰砂(水飞各一钱)冰片(三厘)

每用冷水调服一钱。

痘证,血热枯涩者,此方主之。

火炎则水干,是故枯涩。用滑石、辰砂导去其热,此灶底抽薪之意。入冰片者,欲其速达而无壅滞也。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犀角(生者)牡丹皮白芍药生地黄(等分)

诸见血、失血、血热者,此方主之。

心主血,生地黄所以凉心血。肝纳血,白芍药所以和肝血。火能载血,牡丹皮所以去血中之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白术茯苓泽泻(各一钱)

痘而水泡者,此方主之。

中有实热,膈有停水,湿热外行,初则痘色晶亮,顷则痘皆水泡矣。此乃水不能润下,灶底燃薪,釜中发泡之义。是方也,白术甘而燥,能益土以防水。茯苓甘而淡,能益土以决防。泽泻咸而润,能润下而利水。水利湿消,泡自瘥矣。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人参黄白术当归柴胡升麻陈皮甘草

中气虚弱,痘不起胀者,此方主之。

《难经》曰∶气主煦之。故气者,嘘长万物者也。痘不起胀,气之弱也可矣。故用人参、黄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人参(二钱)黄(三钱)甘草(一钱,炙)肉桂(每用五分至七分)

气虚陷顶者,此方主之。

气者,长养万物者也。气盛即物壮,气弱即物衰,故痘疮陷顶者,责之气虚也。魏桂岩自论云∶人参益内,甘草和中,实表宜用黄,助阳须凭官桂。前三味得三才之道体,后一味扶一命之颠危。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

痘根淡,血弱者,此方主之。

痘至五六日,气尊血附之时,痘根淡者,为血弱。故用当归活血,川芎行血,熟地补血,芍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当归川芎赤芍药红花紫草(各一钱)生地黄(一钱五分,取汁更良)

血热壅滞者,用此方活血凉血。

色紫为血热,色枯为血滞。热者凉之,枯者泽之,调血之道也。是方也,生地黄,凉血之品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人参黄甘草当归川芎白芍药浓朴防风白芷肉桂木香桔梗

表虚里实,气血皆弱者,此方主之。

在表者,痘顶灰陷为气虚,痘根色淡为血虚。若息重气粗,则为里实。气虚,故用人参、黄、甘草。血虚,故用当归、芍药、川芎。然防风、白芷、肉桂,能引诸药自内而托之于外;木香、桔梗、浓朴,能调壅实以归于和。加减法∶红紫黑陷属热毒者,去桂加紫草、红花、黄芩。淡白灰陷属虚寒者,加丁香温里,肉桂温表。当贯脓而不贯脓者,倍参、、当归、糯米,煎熟入人乳、好酒。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芍药地黄

气体虚弱,痘证虽顺,此方主之。

医贵未然之防,痘证虽顺,若气体虚弱,不补恐有后失。故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以养血。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穿山甲(炒,一两)麝香(一钱)

紫草汤调下一钱。

五六日间黑陷者,此方主之。

黑陷,危证也。黑者,秽恶触之而变其色也。陷者,正气下陷,不能起胀也。穿山甲、麝香,膻腥秽恶之属也,何以用之?盖痘之为物,外触秽恶,则向里而陷。内触秽恶,则向外而凸。原其血气虚怯,故令如此。人牙散亦是此意。

痘证五六日间方药考

紫草雄黄巴豆(各等分)

共为细末,油胭脂调用。

有痘疔、痘母者,用针挑破,以此药少许着之。

痘疔之色有二,紫疔、白疔也。痘疔之见有三,先疔见在面,次疔见在腹,后疔见在足也。是方也,紫草解毒利窍,雄黄解毒利气,巴豆化毒拔疔,乃挑疔之捷剂也。所谓痘母者,初出之时,遍身光润,稀少绽凸,其间有一二颗起发胀大,如八九日痘者,名曰痘母。急以此药挑破着之。否则诸痘日渐隐没,以至于无,皮肤之外,仅存渣滓,身冷自汗,吐泻烦躁而死矣。

痘证七日八日九日间所用方药考

人参黄甘草白芍药穿山甲当归川芎木香金银花皂角刺山楂干姜

七八日间,痘色枯淡,不起无浆者,此方主之。

痘至七八日,灌脓起胀之时也。若根窝色淡者,责其血弱。不起无浆者,责其气虚。故用人参、黄、甘草大补其气。又用当归、川芎、白芍大补其血。穿山甲、皂角刺、金银花长于化毒。干姜、木香、山楂长于化滞。

痘证七日八日九日间所用方药考

人参黄甘草肉桂白芍药当归川芎连翘贝母山楂陈皮桔梗木香

补虚托里,此方通用。

人参、黄、甘草,补气药也,佐之以山楂、木香,则气不滞。当归、川芎、芍药,补血药也,佐之以肉桂,则血不滞。桔梗、连翘流气清热,陈皮、贝母利气开痰。

痘证七日八日九日间所用方药考

肉豆蔻赤石脂(各三钱)木香枯矾(各一钱)诃子砂仁龙骨(各二钱)

七八日间大泻者,此方主之。

痘至七八日,灌脓起胀之时也。若大泻而虚其中,则痘必陷下而不可为矣。然有湿而泻,有滑而泻,有积而泻。湿而泻者,宜燥之,枯矾、石脂是也。滑而泻者,宜涩之,龙骨、诃子是也。积而泻者,宜消之,豆蔻、砂仁是也。乃木香者,调其滞气,和其腹中而已。

痘证七日八日九日间所用方药考

条芩芍药升麻(等分)甘草(减半)

肠胃热泻者,此方主之。

粪色黄褐为热泻,条芩可以清之,芍药可以寒之,升麻可以举之,甘草可以调之。

痘证七日八日九日间所用方药考

附子人参甘草白术干姜

胃中虚寒,或又误服凉药,泻而手足厥冷者,此方主之。

人参、甘草、白术之甘温,所以补虚;干姜、附子之辛热,所以回阳。

痘证七日八日九日间所用方药考

陈皮青皮(各二钱)诃子(一钱)丁香木香砂仁(各五分)

食伤胃寒,呕吐而泻者,此方主之。

仲景云∶邪既中焦,则既吐且泻。故用陈皮、青皮理其脾,丁香、木香温其胃,诃子所以止泻,砂仁所以消食。

痘证七日八日九日间所用方药考

人参豆蔻(白)白术当归丁香肉桂浓朴陈皮半夏茯苓附子木香

痘出不光泽,不起胀,根窠不红,表虚里盛者,此方主之。

中气有余,气血充满,则痘光泽起发,根窠红活,表无痒塌之患。中气不足,则表亦虚,而诸证作矣。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当归,所以补胃;附子、肉桂、丁香、豆蔻,所以温胃;半夏、木香、陈皮、浓朴,所以调胃。胃,阳明也。陈氏云∶阳明主肌肉,胃气充足,则肌肉温暖,自然光泽起胀,而无痒塌之患。亦见道之论也。

痘证七日八日九日间所用方药考

木香丁香肉桂人参青皮大腹皮半夏甘草前胡诃子赤茯苓

里虚泄泻而渴者,此方主之。

胃虚而寒,则生泄泻。泻失津液,则令人渴。是方也,人参、甘草,所以补胃。木香、丁香、肉桂,所以温胃。腹皮、青皮、半夏、前胡、赤苓,所以调胃。乃诃子者,所以止泻而生津也。此亦以胃气为主。盖胃不虚寒,则泻自止,津液自生,而渴自除矣。陈文仲云∶腹胀渴者,泻渴者,足指冷渴者,惊悸渴者,身温渴者,身热面白色渴者,寒战渴不止者,气急切牙渴者,饮水转水泻不已者,以上九证,即非热也,乃津液少,脾胃肌肉虚故耳。宜木香散治之。如不愈,更加丁香、肉桂。昆谓痘色白,手足寒,小便利,如是渴者虚也,本方主之;若痘色红赤,大便秘,小便赤,如是渴者热也,非此方所宜,慎勿与之。

痘证七日八日九日间所用方药考

丁香(九粒)干姜(一钱)

痘色灰白不起者,此方主之。

气血原实,或以饮食凉剂,寒其中气,致痘不起。故只用丁香、干姜以温中,而不必参、

痘证七日八日九日间所用方药考

猪尾血(腊月取以新瓦瓶盛,挂于当风阴干为末)牛黄冰片麝香腻粉(各一分)

上为细末,一岁者服一字,大者五分,温水和乳少许调服。

痘陷色黑,危困恶候,此方主之。

痘之为物,外感秽气,则陷而入。内食秽物,则凸而出。故猪血、牛黄、麝香,原皆秽物,可以起痘。乃马牙硝者,所以攻结毒;朱砂、腻粉者,所以攻结热。冰片则神于行滞而已。是方也,为热毒倒入脏腑,不得已而用之,以少卧时许,取下恶物如鱼脑为吉,然非平剂也。

痘证七日八日九日间所用方药考

紫背荷叶(取霜后搭水者)白僵蚕(取直者炒去丝,各等分)

共为末,每服五分,胡荽汁和酒调下。

痘已出而复隐,其势甚危者,此方主之。

小儿气体怯弱,外感不正之气,则痘已出而复隐。荷叶芬香,可以却秽,得震卦仰盂之象,可以升其生生之气,而长养痘疮。佐以白僵蚕,一以取其就毒化毒,一以取其疏利风痰尔。

痘证七日八日九日间所用方药考

痘出陷顶,浆滞不行,或为风久克者,用水杨柳枝叶五升,水一大釜煎汤,先将三分之一置于盆内,以手试之,勿使甚热,亦勿使过冷。先服宜用汤药,然后入汤浴洗,渐渐添易,不可太冷。浴洗久许,乃以油纸捻燃灯照之。累累然有起势,陷处晕晕有丝,此浆影也。浆必满足,如不满,又浴如前。若体弱者,只浴洗头面手足可也。桂岩云∶此犹黄钟一动,而冻蛰启户;东风一吹,而坚冰解腹,始虽二物,竟则同一春也。

痘症十日以后宜用诸方考

人参黄白术茯苓白芍药当归川芎肉桂甘草熟地黄

痘证十日以上,血气虚弱者,此方主之。

参、、苓、术、甘草,大补气也。芎、归、芍、地、肉桂,大补血也。气血平补,故曰十全。

痘症十日以后宜用诸方考

白芍药(酒炒,一钱)

加细末,酒调下。

痘浆已满,血滞疼痛不可忍者,此方主之。

诸病痒者为虚,痛者为实。痒者宜补,痛者宜泻。此痛为血实而滞,故用芍药以平血,酒调以行滞。

痘症十日以后宜用诸方考

当归官桂玄胡索(等分)

为末,酒调下一钱。

血滞腰痛者,此方主之。

当归活血,官桂散血,玄胡理血。血行而利,腰痛自除。

痘症十日以后宜用诸方考

珍珠豌豆灰血余灰(各五分)冰片(三厘)

油胭脂调用。

痘中有疔者,此方主之。

凡痘中有独黑、独白、独陷下、独疼痛者,名曰痘疔,虽以针挑破,令人吸尽恶血,以此药敷之,失治则余痘皆陷矣。珍珠能出毒止痛,二灰能烂毒化血,胭脂能利血拔毒,冰片能利窍行滞。

痘症十日以后宜用诸方考

人牙(一枚,烧存性)麝香(少许)

共为末,酒调下。

痘证黑陷者,此方主之。

痘之为物,外感秽气则陷入,内食秽物则凸出。牙灰、麝香,亦秽物耳,故用之托起陷下之痘。钱氏云∶变黑归肾,而用骨余以治之,非通论也。

痘症十日以后宜用诸方考

蝉蜕地骨皮白芷(等分)

每服三五分,酒调下。

表有风热而痘色滞者,此方主之。

蝉蜕、白芷消风热于表,地骨皮退风热于里。

痘症十日以后宜用诸方考

连翘白芍药(炒)当归(酒洗,各一钱)防风滑石柴胡黄芩木通(各八分)荆芥车前子栀子(炒黑)牛蒡子(略炒,各五分)蝉蜕甘草(各三分)

痘后蕴热者,此方主之。

痘焦之后,蕴热不去,则生痘毒。是方也,防风、柴胡、蝉蜕,解热于表,表有热者,自皮毛汗孔而泄。荆芥、牛蒡,解热于上,头目咽喉有热者,从口鼻而泄;滑石、木通、栀子、车前,解热于里,里有热者,导之从小便而泄。连翘去诸经之客热,黄芩去诸经之游火。

痘症十日以后宜用诸方考

当归陈皮白芷赤芍药穿山甲乳香没药贝母金银花皂角刺防风甘草天花粉

痘后肿毒,此方主之。

实证补之,则生痈毒。是方也,防风、白芷,解表而泄其热;乳香、没药,散血而消其毒;穿山甲、皂角刺,能引诸药至有毒之处;金银花、赤芍药,能解热毒于瘀壅之中。痰中诸热,贝母、天花粉可除。气血不调,甘草、陈皮、当归可疗。

痘症十日以后宜用诸方考

当归川芎防风荆芥白芍药甘草黄连木贼蔓荆子白蒺藜甘菊花

痘后肝经蕴热,目痛者,此方主之。

目者,肝之窍。肝,木脏也,喜散而恶郁,故散之则条达,郁之则热痛。此方用防风、蒺藜、荆芥、木贼、蔓荆、菊花,虽所以清肝经之风热,而实所以散之,使其条达也。和肝部之血,有当归、芍药。和肝部之气,有甘草、川芎。复有黄连,泻心火也,实则泻其子,以故用之。

痘症十日以后宜用诸方考

当归川芎白芍药防风生地黄荆芥柴胡蔓荆子白芷

痘后目痛,红丝翳膜者,此方主之。

日月中天,光明者也,一为云物蔽之,明者晦矣。风行天上,则蔽障去而日月复明。此方用防风、荆芥、柴胡、白芷、蔓荆子诸风药以治目翳,亦是道也。复用当归、川芎、芍药、地

痘症十日以后宜用诸方考

升麻(二钱)当归(一钱二分)黄连牡丹皮生地黄(各一钱)

牙疳肿痛者,此方主之。

牙疳责胃热,肿毒血热,痛责心热。升麻能清胃,黄连能泻心,丹皮、生地能凉血。乃当归

痘症十日以后宜用诸方考

生犀角(水磨,临饮加入,一钱)乌梅(一枚)木香(二分)黄连(一钱)

痘后牙疳,此方互用。

诸痛疡疮痒,皆属心火。故用黄连泻心,生犀凉心。乃乌梅者,取其味酸,可以收敛虚邪;而木香者,取其辛香,可以辑和荣气。

痘症十日以后宜用诸方考

黄连(一两)雄黄(一钱)胆矾(三分)冰片(五厘)

患牙疳蚀,此方为末掺之。

黄连之苦,能坚浓肌肉。雄、矾之悍,能杀虫。冰片之辛,能利肌腠。

痘症十日以后宜用诸方考

或以败草灰敷之,或以蚕茧灰入枯矾少许敷之,或以墙上白螺蛳壳烧灰敷之,或以蛤粉敷之。四法者,皆是湿者燥之之意。

妊娠患痘宜用方考

当归川芎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芩砂仁柴胡干葛桔梗紫草阿胶防风荆芥白芷白芍药

孕妇出痘,此方主之。

以孕妇而痘,则血气大虚矣,故用当归、川芎、芍药、阿胶以养血,又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以补气。乃黄芩、砂仁、紫草、桔梗,所以安胎解毒。柴胡、干葛、防风、荆芥、白

妊娠患痘宜用方考

用砂仁炒为末,酒调下五分。

妊娠出痘胎痛者,此方主之。

胎痛者,热而气滞之故也。缩砂辛温,利而不滞,故可以利气,可以安胎。

妊娠患痘宜用方考

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芍药(酒炒)当归川芎砂仁紫苏黄芩(酒炒)陈皮香附(醋炒)大腹皮(净洗)

孕娠出痘,此方互用。

气血虚,则胎不安。气血热,则胎不安。气血滞,则胎不安。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所以养血。黄芩所以清热。砂仁、香附、紫苏、陈皮、大腹皮,所以行滞。

本文来源于临床整理

免责.声明

大众医学助手除原创文章外,内容皆来自网络优质精选文章,为给每一位医学爱好者创造优质的阅读环境,本站采用简约、清新的阅读界面给每一位爱好者最优质的阅读体验,若喜欢本







































遗传性白癜风能治好吗
银川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fl/4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