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种植天麻产量总是上不去到底是哪里

天麻无根无叶,是非自养型植物,要先后与紫萁小菇等共生萌发菌及蜜环菌建立和结成营养关系,要靠与它共生的这些真菌提供营养,才能萌芽、生长、开花、结实。天麻的生长离不开蜜环菌的养分供给,所以种植的天麻产量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蜜环菌的菌种不给力,而合格的菌种是,菌索生长粗壮有力,初期为白色,成熟后变成黄白色,表面黑褐色,培养料表面有一薄层褐黑色菌皮。

蜜环菌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菌丝生长温度范围6~30℃。以20~25℃最适宜,超过28℃时菌丝体开始老化,超过30℃时停止生长。菌丝生长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子实体生长要求空气相对湿度90%~95%。且需要通气良好的条件,才能生长旺盛,特别是菌索。因此,常在树根、树桩及天麻表面与空气接触部分看到菌索;而菌丝可以不需要太多空气,它能在土壤内的树根或树木组织内生长。

有12种能促进天麻种子发芽的共生萌发菌,其中以紫萁小菇菌最优良。天麻种子要靠同化侵入的萌发菌获得营养,才能萌发。菌丝接上天麻种子后5~7天,侵入天麻种子表皮后,集结在胚末端的柄状细胞外周;接菌后10天,菌丝侵入胚柄细胞,胚的分生细胞即开始分裂,胚体逐渐膨大,达到与种皮等宽的程度;接菌后20~25天,胚体长大,种皮中间凸起;40天左右,部分种子胚突破种皮,胚根伸出而发芽,逐渐发育成原球茎。

种子萌发后形成的原生球茎靠共生萌发菌提供营养,在当年生长季节中,即开始进行第一次无性繁殖,分化出新的球茎。新形成的球茎除少数接上蜜环菌能继续生长发育外,其余因单靠共生萌发菌提供的营养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而逐渐衰弱死亡。被蜜环菌侵染的球茎,称为初生球茎,又叫接菌球菌,分生出的小圆茎,称为营养繁殖茎。营养繁殖茎在分生和生长阶段,仍需要从共生萌发菌获得营养。但要能接上蜜环菌,靠消化蜜环菌获得营养,才能形成健壮的新生天麻,并继续生长。

天麻与蜜环菌的关系比较复杂,天麻初生球茎和营养繁殖茎接上蜜环菌后,蜜环菌即紧贴在块茎表面,并不断分枝,以密集的菌丝束(菌索)侵入天麻皮层,天麻细胞很快解体,变为菌丝入侵的通道,形成通道细胞。在通道细胞中,菌丝将植物细胞质完全吸收,这时蜜环菌吸收利用天麻的营养,可以说是蜜环菌对天麻的寄生。

入侵的菌丝分别向天麻块茎外层和内层侵染,使天麻块茎形成寄主细胞和消化细胞。在寄主细胞内原生质并不解体,处于与蜜环菌共生的状态。而消化细胞具较旺盛的分泌活动和能量代谢活性,具有消化和吸收蜜环菌营养的生理功能,当菌丝侵入初期,包围侵入的菌丝,向内突起形成一个内吞泡,吸收入侵的蜜环菌丝中的原生质,这就是天麻“吃”蜜环菌的情况,可以说是天麻对蜜环菌的反寄生。

由此可知,天麻的消化细胞是一种寄生于蜜环菌的细胞,它能消化和吸收大量蜜环菌的营养,并成为抵御蜜环菌侵染的屏障,使其只限于中柱外围。若天麻的生长发生障碍,抵御侵染的能力大大下降,蜜环菌就会冲破屏障侵入中柱组织,使天麻块茎被完全侵染分解。因此,在天麻栽培过程中,既要注意提供充足的菌源和菌丝良好发育的物质及环境条件,使蜜环菌及时侵入天麻块茎;更要创造有利天麻块茎正常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使天麻生理代谢旺盛,能有效地消化和吸收蜜环菌,这是人工栽培天麻夺取高产的关键。

培菌时间

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但以能适时为天麻生长提供充足的菌源为佳。一般应在栽种天麻前2~3个月进行,软杂木培菌时间短,硬杂木培菌时间长;夏、秋季节培菌时间短,冬、春季节培菌时间长。因此,春栽天麻,无论软杂木还是硬杂木,都要在前一年的9~10月份培菌;冬栽天麻,软杂木在7~8月份培菌,硬杂木在4~5月份培菌。培菌时间过长,菌材木质腐朽,蜜环菌老化;培菌时间过晚,在天麻生长季节,蜜环菌还没有长好,不能及时为天麻提供营养。因此,一定要根据天麻的栽种季节和菌材的种类,适时培菌,使之与天麻生长相适应。

培菌方法

菌棒、菌枝培养方法相同,可采取以下方法。

(1)挖坑道培养。选排水良好的油沙地作坑道,挖深30~40厘米,宽60厘米,长短按地形和培养菌材的数量而定,一般以能培养~根树棒为宜。先在坑底铺一层3~4厘米厚的基础培养料,然后放上一层接了菌种的菌棒(即在每个鱼鳞口内放入一块枣子大小的固体菌种或剪好的新鲜菌索)。棒与棒间距4~6厘米,在间距的空隙之间摆放1~2层剪好的树枝。

在树枝的两头和间隙,再放固体菌种块,每平方米用菌种2~3瓶。其上铺一层树叶或粉碎的玉米芯,再铺一层5厘米厚的基础培养料。再用同法铺树棒、树枝、菌种和基础培养料,可铺放3~4层,放至与地面平齐,盖基础培养料后,顶部覆土6~10厘米,再盖一层树叶以保湿。约40~60天,即可长好蜜环菌菌索。

(2)地上堆培法。此法适于湿度大的高寒山区,方法与坑道培养相同,只是不需要挖坑道,堆放地上即可。堆宽为两截树棒,堆高不超过60厘米。堆好后,盖上基础培养料,再盖枯枝落叶拌细沙,或盖腐殖土,忌盖泥土。

(3)培养菌床。又叫固定菌床,是将培养菌材与栽培天麻结合起来。选择适宜栽培天麻的地方,挖深30厘米,长、宽各60厘米的窖,每窖放砍好并接了菌的树棒9根,分两层,下层5根,上层4根,其操作方法与坑道培养相同。我是农人答农事,如果您有其它的见解或补充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









































白癜风专项援助
白癜风资深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fl/4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