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嫩苗(摄于湖南中医药大学药植园)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采挖洗净后,置沸(fèi)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芍药”,无“白芍”“赤芍”之分,有“婥(chuò)约”之意,即指花色纯白、大而美丽,根亦色白,故称“白芍”。白芍片清炒至微黄色者称“炒白芍”,白芍片酒炙炒至微黄色者称“酒白芍”。而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其花色红、大而美丽,根亦色红。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jiǎ),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丘陵。”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白芍药,苦酸微寒,入肝脾血分,为手足太阴行经。泻肝火,敛阴血,安脾肺,固腠理,乃血虚腹痛之专药。泻火生用,敛阴炒用。酒炒和血,醋炒止血。赤芍药,苦辛微寒,泻肝火,散恶血。酒炒活血,醋炒亦能止血,必须炒黑,乃治血瘀经络,不能归经之血。如血虚者切忌。按:白芍补而敛阴,赤芍散而泻血。白益肝,能于土中泻木,故泻痢虚弱宜之;赤散邪,能行血中之滞,故伤寒营实宜之。”
芍药花期(摄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药植园)
NO.2功效主治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主要功效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白芍饮片(摄于广州)
1
养血调经:本品酸甘,善于滋阴养血,常用于血虚萎白、月经不调等症。
2
敛阴止汗:本品禀性阴柔,善于养血敛阴,适于自汗、盗汗之阴血不足。
3
柔肝止痛:本品酸甘,善于柔肝缓急以止痛,适于肝血亏虚、筋脉失养之胁痛、腹痛、四肢挛痛等症。
4
平抑肝阳:本品味酸入肝,既可养肝之阴血,又可清肝之虚热,还可平肝之浮阳,适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用法:6~15g,煎服。芍药不宜与藜芦同用。
左为白芍,右为赤芍(摄于湖南邵东)
同源药物:赤芍
赤芍,苦、辛,微寒。归肝经。主要功效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泻肝火。
赤芍饮片(摄于广州)
1
清热凉血:本品味辛,性微寒,入血分,可清热凉血,适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等症。
2
散瘀止痛:本品活血化瘀,且长于止痛,适于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等症。
3
清泻肝火:本品苦寒入肝,善清泻肝火,适于肝火内炽(chì)之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等症。
用法:6~12g,煎服。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芍药含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丹皮酚等成分,有消炎保肝、解痉镇痛、抗惊厥和抗氧化等作用。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苟丽琼,姜媛媛,吴一超,佘启惠,胡青青,杨程,张利.芍药有效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OL].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1-9.
音频:咕咕玛奇朵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谢谢聆听,谢谢阅读,谢谢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最好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