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吴静澜(-),女(苗族),贵州黎平县人,贵阳中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药物新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研究。
0引言
天麻(GastrodiaelataBl.)是我国的一种常用名贵中药材,具有平肝熄风、潜阳定惊、镇静安眠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头风头痛、失眠、惊风、肢体麻木、癫痫等症。据记载,天麻辛、温、无毒[1]。在民间除了药用也是一种常用的保健食品,经常被用来作为煲汤的佐料。天麻已被列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名录。本文对天麻作为保健食品原料的应用情况作一概述。
1天麻的历史及民间使用情况
历史上对天麻的记载始见于约年前的《神农本草经》:
“赤箭(天麻)味辛,温。主杀鬼精物、蛊霉、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一名离母,一名鬼督邮。生川谷。”两千年来,各朝代医家对天麻都有记载。比如最早的《黄帝内经·素问》,汉末的《名医别录》,唐代的《新修本草》、《药性论》,五代时期的《日华子本草》,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天麻出现41次,见于40首方剂中)、《开宝本草》、《图经本草》、《小儿药证直诀》、《圣济总录》,明代的《普济方》、《外科正宗》、《本草汇言》,清代的《本草纲目》、《兰台轨范》等。天麻之名始见于《开宝本草》:“天麻……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骨”。不同古医籍对天麻的功用描述略有不同,如《素问》云:“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名医别录》云,天麻能“消痛肿,下支满,寒疝下血”;《药性论》曰,天麻能“治冷气顽痹,瘫缓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日华子本草》记载,天麻能“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本草汇言》:天麻“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本草纲目》记载,“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医籍中含天麻的方剂有数千首。
天麻用于保健,古书中亦有记载,《本草衍义》(宋)记载,“人或蜜渍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则得矣”。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患面风,用天麻配伍其它祛风活络药,研末酒调,热熨患部;光绪头痛眩晕,也常用天麻配伍相关药物煎水洗头。由于古代的天麻都靠野生,产量少,价格高,所以只有皇宫贵族才能用得起。如今,天麻的栽培技术已经成熟,
人工天麻价格较低,产量也越来越高,所以天麻作为食品在民间餐桌上的使用越来越多。民间家庭中乌鸡炖天麻、乳鸽炖天麻等菜肴已是家喻户晓。天麻的菜肴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例如,天麻炖乌鸡可补益气血,滋阴化痰[2];天麻煲鸡蛋可治疗眩晕、头痛;天麻炖猪排骨具有治疗眩晕头痛、小儿惊风、健脾行气、消食平胃等功效[3];天麻安眠粥可健脑强身、镇静安眠[4];天麻炖猪脑具有平肝熄风、补精填髓的功效[5];鱼头天麻有健脑提神,治风湿头痛的功效[6]。另外,民间百姓还用天麻泡酒,和正餐同食,以及制成果脯、蜜饯、含片、糖果、茶等天麻食品。
2天麻的药效毒理研究情况
对天麻药效和毒理的研究中英文均有很多报道。英文文献主要集中在天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如抗惊厥、神经保护和改善学习记忆等方面。国内则在天麻各方面药效均有研究,包括其保健作用。
2.1天麻的化学成分。
我国对天麻化学成分的研究已有三十余年,所报道的化学成分有70余种,主要有酚类、苷类、多糖类、甾醇、有机酸类及其他化合物。其中天麻素、天麻苷元、香草醇、天麻多糖均具有生物活性[7];天麻素(Gastrodin)(对羟甲基苯-B-D-吡喃葡萄糖苷)为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高达0.33%-0.67%[8]。双-(4-羟基苄基)醚-单氧-β-D吡喃葡萄糖苷经水解后得到天麻素和天麻苷元,也有类似作用。天麻中的天麻多糖平均含量为13.33%,具有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增强免疫力、降血压、抗菌等药理作用。
2.2 天麻的药理作用。
2.2.1镇静催眠作用:给小鼠皮下注射咖啡因后再皮下注射天麻素,小鼠出现了镇静作用;给家兔静脉注射天麻素后,家兔睡眠时间明显延长;给健康受试者服用天麻素后多数有嗜睡感,脑电图波分析呈现睡眠波型[9]。研究报道显示,天麻之所以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与天麻素能使脑内NA和DA含量降低有关,因其抑制了中枢NA能神经末梢和DA能神经末梢对其递质的重摄取和储存,造成中枢抑制现象[10]。
2.2.2镇痛作用:天麻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已在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得到证明。天麻素能显著改善偏头痛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11]。目前认为天麻素预防偏头痛发作的机理与调节机体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和代谢机制的恢复,进而改善脑及血管的功能障碍有关[12]。
2.2.3保护神经元细胞作用:天麻素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薛柳华等用谷氨酸建立离体的神经元损害模型,取天麻素对新生大鼠大脑皮层进行体外神经细胞培养,观察天麻素对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的影响,结果天麻素可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具有对谷氨酸致培养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13]。
2.2.4其他药理作用:天麻素还具有抗癫痫[14]、抑制早期炎症[15]、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16]等作用。其中天麻素的抗癫痫机制可能与激活海马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γ-氨基丁酸(GABA)和抑制海马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受体谷氨酸(Glu)的活性与表达,从而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有关
2.2.5抗衰老作用:谢学渊等[18]研究发现天麻多糖可显著提高衰老小鼠在Morris水迷宫的逃避潜伏期,提高衰老小鼠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脑组织神经元恢复,降低脑组织中MDA水平。
2.2.6免疫调节作用:汪鋆植等[19]研究发现天麻多糖可提高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和胸腺指数,提示天麻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2.2.7降压作用:缪化春等[20]研究发现天麻多糖对高血压模型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能明显降低,且降压效果在剂量范围内呈正比关系,但对大鼠心率和尿量没有明显改变;同时还测得模型大鼠血清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一氧化氮含量均下降。
2.2.8抗菌作用:张梦娟[21]研究发现天麻多糖对根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枯草芽孢杆菌和肠炎沙门氏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2.3天麻毒副作用。
人们普遍认为天麻无毒,《本草纲目》中就有天麻无毒的记载。邓世贤[22]用5.0%的天麻素溶液给小白鼠灌胃和尾静脉注射,剂量分别由-mg及-mg,给药后观察3天均未见中毒或死亡。梁坚[23]采用最大耐受剂量(大于1mg)试验和大鼠30d喂养试验,分别观察了天麻软胶囊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天麻软胶囊对动物的生长发育,造血功能,肝肾功能,器官组织均无明显毒性。田洁[24]等采用急性毒性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30d喂养试验检测天麻含片的毒性,结果未发现天麻含片对实验动物的毒性表现。毛勇[25]等观察了SD大鼠连续30d喂养天麻粉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结果显示天麻药材粉5.g(相当于人日常摄入剂量的.9倍)以下为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
虽然如此,但临床上偶见天麻或含天麻制剂出现毒副作用的报道,主要症状有面部浮肿,面部灼热,头晕眼花,视物不清,呼吸加快,恶心呕吐,胸闷心慌,自汗,寒战,小便失禁,神志不清,乏力,头痛,血压降低,昏迷,过敏性皮肤瘙痒,脱发等[26],甚至有大量服用天麻引起心律失常致死的报道[27]。古人对天麻的毒性也有一定的认识,如《本草纲目》曰:“久服天麻,遍身发出红丹。《本草从新》亦曰:“若肝虚在血,证见口干便闭,及犯类中风等证者,切不宜服,以其辛能燥血者故耳!”《本经逢原》也指出:“天麻性虽不燥,毕竟风剂,若血虚无风,火炎头痛、口干便闭者,不可妄用。”现代药理实验也证明,天麻中毒剂量是40g以上,中毒潜伏期是1-6小时[28]。由此可见天麻并非完全无毒,使用时要注意辩证和用量。一般而言,血虚阴虚较盛,出现口干咽燥、大便干涩、虚损的头痛、头晕者慎用;尽量避免使用天麻单品,配伍使用天麻效果更佳;天麻不宜久煎,最好打粉使用[29];单次用量不宜超过40g。
3天麻作为保健食品原料目前的使用情况
虽然天麻作为保健食品在民间应用历史悠久,但是得到CFDA批准的健字号的食品却并不多,目前只有32个品种,其中天麻单方的大约有5个,其它均匀复方。这些含天麻的保健食品的功用主要是免疫调节、睡眠调节、延缓衰老,少数有降血脂、降血压、抗缺氧和改善记忆力的作用。剂型有9种,包括有酒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茶剂、片剂、口服液、颗粒剂、散剂、煎膏剂,其中硬胶囊剂最多,有21个。最早获得批文的是年9月的金子牌天麻灵芝酒(原名:天麻灵芝酒)。
除了健字号的保健食品外,市场上还有天麻食品,主要有天麻保健酒、天麻饮品和天麻加工食品。天麻保健酒是用天麻和其它有健身作用的药食两用物品或谷物等一起酿制而成,如海蛇天麻酒、天麻猪脑酒、天麻灵芝酒等。含天麻保健饮品是以天麻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味美适口的液体饮料,如天麻草莓复合饮料、乌鸡天麻营养液、天麻花草茶复合饮料等。天麻加工食品是将天麻加工成果脯、雪片、蜜饯等食品,如宜昌市科协高级工程师望宏端研究开发的天麻果脯、天麻雪片、天麻蜜饯系列天麻保健食品,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4天麻作为保健食品的思考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质量的迅速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日益增强,除锻炼身体以外,保健食品的也成了人们的健康守护神。天麻除了具有治疗头晕头痛的功效,和其它药物配伍使用还具有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降低血压血脂、改善视力、抗衰老等作用,这正好适合现代的大量亚健康人群的需求。天麻近年来人工种植产量大大提高,只做药用已不能满足种植农户的销售需求,所以天麻的深加工已经是势在必行。天麻含有多种药效成分,营养丰富,本身没有太大的特殊气味和颜色,非常适合加工成保健食品。我们要研发更多新的天麻保健食品,形成种植-研发-深加工-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让更多的天麻保健食品投放市场、服务社会。但是,天麻并非完全无毒,应该深入研究天麻的毒性,找到天麻的毒性成分,用相应的方法除去或改良毒性成分,力求研制出有效、味美、安全无毒的天麻保健食品。
参考文献:
[1]崔述生.精编本草纲目.中医古籍出版社..11:.
[2]张萍.天麻特色食谱[J].云南农业科技,,3:45.
[3]刘炳仁.天麻药膳食谱三例[J].食用菌,(6):50.
[4]贺鹏.日常生活中天麻应该怎样用?[J].保健医苑,(5):32.
[5]广明医.潜阳药膳老人宜[J].药膳食疗,(6):41.
[6]罗林钟,邓增惠.鱼头天麻治头痛[J].农村新技术,(3):47
[7]邹宁,吕剑涛,薛仁余,等.天麻素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I,22(4):.
[8]邓士贤,莫云强.天麻的药理研究(一)天麻素及天麻苷元的镇静及抗惊厥作用[J].云南植物研究,,2(1):67-70.
[9]黄彬,石京山,吴芹,等.天麻对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及释放的影响[J].贵州医药,,17(1):l4.
[10]黄彬,石京山.天麻对大鼠脑内多巴胺含量及释放的影响[J].贵州医药,l,17(6):.
[11]刘慧兰,曹克刚,高永红,等.天麻素预防大鼠偏头痛发作的功效评价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ChineseJoumfl0fInfnrIl1ationonTCM,,15(2):32.
[12]薛柳华,唐一鹏.天麻素对谷氨酸致培养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2(1):39.
[13]连亚军,孙圣刚,方树友,等.托吡酯及天麻素对戊四氮点燃大鼠的行为、脑电图和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J].中华神经科杂志,,38(11):71l-.
[14]冯宇,章海锋,傅明亮,等.黄绿密环菌生物合成的天麻素抗炎及免疫调节活性评价[J].中国食品学报,1,11(7):4l.
[15]黄秀兰,孟庆勇.天麻注射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26(2):52-54.
[16]陈小银,田礼义.天麻素对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氨基酸递质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6(6):.
[17]朱晓霞,张勇,罗学刚.天麻多糖的结构表征[J].食品研究与开发,0,31(9):52.
[18]谢学渊,晁衍明,杜珍,等.天麻多糖的抗衰老作用[J].解放军药学报,0,26(3):.
[19]汪鋆植,容辉,段和平.天麻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85:.
[20]缪化春,沈业寿.天麻多糖的降血压作用[J].高血压杂志,,14(7):.
[21]张梦娟.天麻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2]邓世贤,莫云强.天麻药理研究(一)天麻素及天麻苷元的镇静及抗惊厥作用[J].云南植物研究,,1(2):66.
[23]梁坚,赵鹏,李彬,等.天麻软胶囊的毒性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5(9):.
[24]田洁,田辉,王玉娥,等.天麻含片的毒理和免疫功能实验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22(3):12.
[25]毛勇,苏敏,那敏,等.天麻粉喂养大鼠30d毒性试验[J].中国药理学及毒理学杂志,3,27(3):.
[26]蒲昭和.有关天麻毒副作用的临床报道及认识[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4(3):12.
[27]王振海.自服天麻过量致死1例[J].泰山医学院学报,,26(6):.
[28]梁华龙.中药毒副作用及其处理[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
[29]蒲昭和.天麻非补药[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4,10:43.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