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素注射液联合RAAS抑制剂对老年原发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压的持续升高,患者全身细小动脉硬化,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胸闷、心悸、乏力、四肢麻木等非特异表现。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S)是高血压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生理现象,亦是引起重要脏器并发症(心、脑、肾)的关节病理环节,而在AS的发生发展中,机体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改善调节患者的氧化-抗氧化系统,从而抑制或逆转AS进程,改善患者动脉弹性、血管超负荷指数以及临床症状和预后就成为临床治疗的新靶点。本研究观察了天麻素注射液联合RAAS抑制剂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血管超负荷指数及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选取年9月-年1月我院收治的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60岁,且诊断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相关标准;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急症、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造血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对试验药物及其辅料等过敏者。将例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及对照组(64例),观察组男40例,女24例;年龄60~78(65.4±5.1)岁;病程(11.4±2.4)年;吸烟29例,饮酒25例;合并糖尿病11例,血脂异常15例;高血压分级:1级19例,2级30例,3级15例。对照组男42例,女22例;年龄60~81(65.8±5.5)岁;病程(11.8±2.2)年;吸烟30例,饮酒27例;合并糖尿病12例,血脂异常14例;高血压分级:1级16例,2级32例,3级16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吸烟饮酒、合并症、高血压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相关原则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高血压疾病防治的知识讲座,嘱低盐低脂饮食、戒烟忌酒、禁忌刺激性食物,避免劳累及精神紧张等。药物治疗采用贝那普利(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mg/次口服,1次/d,血压控制目标:收缩压(SBP)<mmHg(1mmHg=0.kPa)或舒张压(DBP)<90mmH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mg+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疗程1个月。

观测指标:①检测2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如头晕、头痛、胸闷、心悸、肢体麻木等改善情况。②记录治疗前后SBP、DBP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③检测2组治疗前后动脉弹性相关指标如脉压差(PP)、僵硬度指数(β)(采用颈动脉)、肱动脉-踝动脉脉搏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及动脉扩张性(AD)、血管超负荷指数(VOI)的变化情况,其中PP=DBP+(SBP-DBP)/3;VOI=1.33×SBP-0.33×DBP-.3。④检测2组治疗前后氧化-抗氧化系统相关指标: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C),过氧化脂质(LPO)及丙二醛(MAD)水平。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或者构成比表示,数据处理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情况比较:2组治疗后的头晕、头痛、胸闷、心悸、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体征均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组治疗前后SBP、DBP及MAP比较:2组治疗后SBP、SDP及MAP均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上述血压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组治疗前后动脉弹性、血管超负荷指数指标比较:2组治疗后PP、β、BaPWV、C-FPWV及AD、VOI均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2组治疗前后动脉弹性、血管超负荷指数指标的比较:2组治疗后的血清GSH-Px、TAC水平均显著升高而LPO及MAD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2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2组均未发现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现象。对照组恶心呕吐2例,面色潮红2例;观察组皮疹1例,恶心呕吐2例,面色潮红3例,均为轻度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过程,患者均能够耐受。

讨论

AS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肾等脏器并发症的重要病理基础,此类患者由于机体内重要动脉(颈动脉、主动脉等)硬化,中层弹力纤维变形,脂质和钙盐不断沉积脆性及硬度增加,扩张性降低造成动脉弹性相关指标以及VOI的显著异常,PP、β、BaPWV、C-FPWV是反映动脉硬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中BaPWV及C-FPWV目前被认为是发生脑血管疾病(脑梗死)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亦是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与否的重要指标;VOI则是一种评价大动脉血管结构及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水平高低反映了病情严重程度及进展程度。随着高血压疾病的发展,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加重,动脉结构及功能进一步恶化,其弹性度及VOI则进一步异常,这又导致患者血压异常情况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目前研究显示,在高血压患者AS发生发展中机体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可能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高血压患者长期的血压异常波动,加之机体内交感神经系统,RAAS系统激活,患者机体内大量活性氧(ROS)释放,由于氧化-抗氧化功能失衡,诸多氧自由基清除减少,而生成增多,造成自由基在体内堆积,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脂质过氧化损害,从而促进了脂蛋白的沉积及动脉硬化。目前评价机体内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常用指标为GSH-Px、TAC,LPO及MAD,前两者反映了机体抗氧化防御体系,后两者反映了机体氧化体系。

贝那普利是临床常用的RAAS抑制剂,该药是高血压指南推荐的常用的治疗高血压药物,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为:该药能够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RAAS通路,降低醛固酮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从而扩张血管,促进钠水排泄,发挥扩管降压的功效。贝那普利亦能够抑制机体内制激肽酶,减低缓激肽的降解速率,并调节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分布,间接发挥松弛外周血管平滑肌,并降低血管阻力的功能。此外,贝那普利对机体RAAS系统有抑制作用,降低体内AngⅡ及醛固酮含量,因此能够抑制外周动脉血管重构及硬化进程,亦有利于血管弹性及结构功能的恢复。天麻素注射液有效成分是4-羟甲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紧张性头痛以及脑梗死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天麻素注射液能够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状态,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机体内皮素的合成发挥降压功效。天麻素注射液还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提高血管扩张的顺应性,增加动脉弹性度并减低动脉硬化程度。天麻素还具有镇痛镇静功效,抑制体内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减少儿茶酚胺类活性物质的释放,还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活性,间接降低AngⅡ水平,对改善血压异常状态,并抑制血管重构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相关研究显示,天麻素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具有一定的调节功效,通过降低MAD含量,并提高SOD水平发挥抗氧化应激等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的主要临床症状(头晕、头痛、胸闷、心悸、肢体麻木)、血压水平、动脉弹性相关指标及VOI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的血清GSH-Px、TAC水平均明显升高而LPO及MAD水平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在应用RAAS抑制剂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抗氧化能力,改善动脉弹性及血管超负荷指数,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压控制,值得临床推荐。

来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6(29)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jz/55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