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起,中草药价格猛涨了一阵,让好多药农都积极种植,有些药农还挣了不少钱。但是,最近中草药市场不太稳,砂仁、天麻、三七价格一直往下跌,川贝、酸枣仁价格却大幅上涨,这是啥情况?
砂仁是一种草本植物,能安胎止呕、行气止痛,所以在中药界很受青睐,像开胃健脾丸、腹痛止泻丸这些药里都有砂仁。
除了能当药用,它还能被制成香辛调味剂、保健品之类的,生果能做成果脯、罐头,还能用来酿酒,用处很多,每年的需求量有多吨呢。
就这事儿来说,砂仁在近十年的市场情况挺不错的。年的时候,收购价是到元一斤,过了一年,猛涨到元一斤,到年又涨了,涨到元一斤,到顶了。
不过呢,市场行情挺好,种植面积就不停地增加,价格慢慢降下来了,到年降到了每斤到元。可谁能想到,因为卫生事件,砂仁的行情又被带动起来,过了一年,直接涨到了每斤到元。
这使得好多药农来了精神,接着扩大种植,哪料到现今新货还没产出呢,砂仁就降到了近10年的最低价格,当下价格已经掉到了-元一斤,这把不少收购商坑得够呛。
砂仁主要在我国的两广、云贵川这些地方种植,一般2到3年就能开花结果。由于各地都在大量扩种,它的价格变得很不稳定。今年产地天气好,挂果情况不错,估计又是个丰收年。每年8月开始有新货产出,到时候价格恐怕还会持续走低。
天麻是种常被当作药和食物的作物,能起到镇静催眠、抗惊厥、修复神经细胞的作用,所以在保健品和药用方面很受欢迎。我国的湖北、陕西、昭通、大别山区以及云贵川渝这些地方都有种天麻。
12年前,天麻价格涨到一斤元,可随后就进入了长达10年的平淡阶段。到了19年,价格看似好转,让农户种植的积极性提高了,哪想到价格接着又不行了,现在统货价格降到了每斤90-元,次品货是每斤75-80元,优品是每斤-元。
天麻行情不太好,主要是种的太多了,可市场需求却越来越不行,消费那边不敢大量买,只能按需要多少买多少,这样一来,天麻就多出来了,价格也就慢慢往下降了。
天麻行情不太好,种的面积也一直在变少,跟2年前比少了大概三分之一,估计短期内不好的因素还是比较多,库存还得接着消化。
三七的行情降到了6年来的最低水平,原本想着它作为滋补类的药,行情应该不错呢,谁知道这几年三七价格不停地往下跌,而且库存还挺多,40头的都降到60元一斤了。
好长时间以来,三七的需求挺不错的,用它生产的中成药有四百来种,一千三百多家药企会生产这些药,每年对三七的需求能达到两万吨。
在年以前,三七的行情挺不错,药农种每亩地能挣个万把块钱上下。因为收益变多了,三七的产地不停地扩大种植面积,而且不少药农常年一直种,也不轮作,这样一来产量是增加了,可三七的质量却下降了。
三七这种药材,不能像人参、枸杞那样拿来当冲饮,也不好当作礼品送人,所以卖得不好,价格也就一直往下降。
嘿,这么一对比,今年川贝母的行情那是相当好啊,种这玩意儿的农户算是赶上好时候了。说实在的,这几年川贝母的价格一直在往上涨,现今都卖到0元一斤了,农户们一亩地赚个万元左右也不稀奇,可即便这样,种的人也没多少。
实际上,川贝母一开始投入挺多的,得三年多才能收获,能入药的部分就跟指甲盖那么点儿大,就算一亩地行情好的时候,产量也就大概斤上下,还得种在高原那一块儿,那儿环境差,气候也没个准儿,这就得花不少人工去管理,种植的难度也就加大了。
就因为这样,当下市场上的川贝母大多是从野外挖来的,仅有两成市场靠人工供应。而且由于野生资源被越挖越少,它的价格肯定是一年比一年高了。
那当然了,挖川贝母可不轻松,得去高原上找。这川贝母个头不大,还分散着长,能挖到的量很少,所以野生的价格就更贵了。
近些年来,酸枣仁的价格一直往上涨,原因是市场对它的需求大,可产地因为天气之类的状况导致产量减少,这样一来,酸枣仁就供不上需求了,所以价格不停地往上涨。去年酸枣仁一斤才元,而现在直接翻了一倍,涨到元一斤了。这也让农户更积极地去采摘了。
今年酸枣仁价格猛涨,这主要是因为北方好多产区都干旱了,所以它的产量很少,这样就使得它的行情往上涨了,估计接下来它的行情还会继续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