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导致现代人死亡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等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因发病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故高血压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高血压的病名虽不见于中医医籍,但对其所具有的各种症状如眩晕、头痛、心悸、失眠等的描述却散见于历代医籍文献中。“眩晕”、“头痛”、“头风”、“中风”等症已包括了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表现。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以头痛、头晕和乏力最为常见;还可有头胀、眼花、颈部扳紧感、耳鸣、失眠、心悸、健忘和肢麻等。中医认为,高血压主要由阴阳平衡失调所致,病位主要在肝肾,以肝盛肾虚、上实下虚多见。高血压早期以肝阳上亢居多,中期表现为肝肾阴虚,后期则出现阴阳两虚的症候。在临床上,本病虚证多于实证,阴虚多于阳虚;阳亢为标,阴虚为本。临床以虚火上炎、肝阳上亢、肝肾阴虚为最常见的证型和基本病理。然病程的演变却往往阴虚阳亢并见,或偏于阴虚,或偏于阳亢,且还常伴有挟风、挟火、挟痰、挟瘀等兼证的出现。所以,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是调整阴阳,以滋阴潜阳、滋养肝肾为主。由于兼证的不同,常辅于祛风、降火、化痰、活血等方法治之。中成药的降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有些中药还能降低血脂和血黏度、改善肾功能,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解惑
目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品种较多。在选用适合患者病症的中成药时,必须注意高血压的证型和药物的功用主治,不能仅凭血压选药。一些临床常用的纯中药制剂在治疗高血压中的作用作一简要介绍。
1)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以天麻、杜仲为主,并配以具有滋阴潜阳、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等功效的12味中药组成的一个复方制剂。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不仅可以平稳降压,而且还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引发的头晕、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失眠、健忘、肢麻等症状,迅速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尤其适用于肝肾不足的高血压患者。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单用或配合西药降压药治疗轻至中度高血压、老年高血压和收缩期高血压等均有一定效果。高血压患者多伴有血脂和血黏度增高,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可降低血脂和血黏度,产生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阻止病情发展的作用,能防止高血压向血管硬化期和器官病变期发展,对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的用法用量为每次5粒、每日3次,1个月为一疗程。
2)松龄血脉康。以葛根和松针为主、珍珠为辅制成的新型中成药,具有平肝潜阳、镇心安神以及降压和凋血脂作用,适用于治疗高血压见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等属于肝阳上亢见证者。动物实验表明,松龄血脉康能够增强血管对乙酰胆碱的舒张反应和减弱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作用,并对动脉血管环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治疗3周,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和甲状旁腺激素明显下降、降钙素明显升高,降压和钙代谢调节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研究显示松龄血脉康具有降压、降胆固醇、降甘油三脂和降低血黏度作用,对缓解患者的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有显著作用。松龄血脉康的用法用量为每次口服3粒、每日3次(剂量可视血压波动情况予与调整),连服30d;治疗期间不用或停用其它降压药和降脂药。
3)天麻钩藤颗粒。主要成分有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和朱茯神,具有补益肝肾、清热泻火、平肝潜阳等作用,能降压降脂、镇静安神、解痉镇痛,适用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表现为头痛、眩晕和失眠等症患者。天麻钩藤颗粒对肝阳偏盛型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对肾性、原发性、神经元性高血压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用法用量为每次口服1包、每日3次。天麻钩藤颗粒不宜用于舌绛无苔之阴虚动风症;宜饮清淡,戒恼怒,节房事。
4)强力定眩片。主要成分有天麻、杜仲、野菊花、杜仲叶和川芎等,具有定眩、降压、降脂等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症以及由这些疾病引起的头痛、头晕、目眩、耳鸣和失眠等症,用法用量为每次口服4-6片、每日3次。
5)养血清恼颗粒。以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延胡素和细辛等组成,具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等作用,适用于血虚肝旺引起的头晕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养血清恼颗粒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低血压者慎服。
6)牛黄降压丸。主要成分有牛黄、羚羊角、珍珠、冰片、郁金、黄芪、白芍、水牛角粉、雄黄、草决明和党参等,具有清心化痰、镇静降压的作用,主要用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引起的头眩目晕、烦躁不安、心悸失眠等,患者血压下降平缓,长期服用无不良反应。牛黄降压丸的用法用量为每次1-2丸、每日1次;腹泻者忌服。
7)安脑丸。主要成分有人工牛黄、水牛角、黄连、栀子、黄芩和珍珠等,具有清热解毒、醒脑安神、镇静息风、豁痰开窍等作用,临床上主治高热神昏、烦躁谵语、抽搐痉厥、中风窍闭以及头痛眩晕、耳鸣肢麻,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多用于联合西药降压药治疗。安脑丸的用法用量为每次口服1-2丸、每日2-3次。
8)龙胆泻肝丸。主要成分有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和甘草,具有清肝火、泻湿热的作用,适用于年龄较轻、病程较短并见头痛、头胀、头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等肝经湿热的高血压患者。龙胆泻肝丸宜按肝火症状的轻重适量服用,具体用法用量为每次口服6—9g、每日2-3次。
9)当归龙荟丸。主要成分有当归(酒炒)、龙胆(酒炒)、芦荟、青黛、栀子、黄连(酒炒)、黄芩(酒炒)、黄柏(盐炒)、大黄(酒炒)、木香和麝香,具有清肝泻火、通便导滞的作用,适用于体质壮实、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头痛头晕较剧甚至呕吐、抽搐等肝火较盛的高血压患者。当归龙荟丸的用法用量为每次口服6g、每日2次,饭后温开水送服。孕妇禁服。当归龙荟丸不宜长期服用。
10)六味地黄(浓缩)丸。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和泽泻组成,有滋补肝肾功效,对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有一定疗效。动物实验表明,六味地黄(浓缩)丸可能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而产生降压作用的。六味地黄(浓缩丸)的用法用量为每次口服8粒、每日3次。
11)杞菊地黄(浓缩)丸。系在六味黄丸方剂中加入枸杞子和菊花二味中药制成,其中枸杞子能补肝肾、菊花能清肝明目降肝火,故本品具有滋肾阴、清肝热的作用,适用于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眩晕、眼花目涩、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年老体弱、病程较久的高血压患者。杞菊地黄(浓缩)丸的用法用量为每次口服8粒、每日3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