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重点酒渣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310/8733705.html
过敏性鼻炎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在现在这样春暖花开的季节。有人一接触到花粉之类的,就头痛、鼻塞、打喷嚏,甚至稀里哗啦地流鼻涕。
西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一种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
简单地说,就是人体对某些东西,比如螨虫、粉尘等物质过敏,产生的鼻腔的反应。其中以花粉所引起的过敏性鼻炎——花粉症最多,已被认为是一种大众性疾病,一般人认为它与空气污染或饮食生活的改变以及自律神经失调有关,但具体原因仍然不清。
在中医范畴中,过敏性鼻炎则被称为“鼻渊”。
其病机多为风寒或风热邪气袭肺,热郁肺经,可见肺虚卫气失调。
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
中医讲,“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寒则凝”,患者流清水样鼻涕,鼻塞;“风盛则痒”,患者鼻子会痒、眼睛会痒、甚至皮肤会痒。
所以治疗过敏性鼻炎,除了驱寒,不能忘了祛风。
一、日本汉方认为过敏性鼻炎多与水分代谢异常有关。
在日本,小青龙汤、麻黄汤、葛根汤加川芎辛夷、麻黄附子细辛汤、麻杏石甘汤等麻黄剂是治疗本病的常用处方,疗效甚切。近日日本耳鼻喉科专家通过对比双盲试验发现小青龙汤对于过敏性鼻炎有效,并认为可将小青龙汤看作是过敏性鼻炎的合理病名治疗方,并发现麻黄剂对过敏性鼻炎短期疗效好,长期治疗要注意麻黄的副作用。
二、黄煌老师治疗过敏性鼻炎多强调患者的体质状态。其临证常用的处方有小青龙汤、葛根汤加川芎辛夷、麻杏石甘汤、八味除烦汤、玉屏风散、小柴胡汤加生石膏、辛夷、桔梗、川芎等。
黄老师根据体质辨证:
1、患儿形体壮实、脸色偏暗可考虑使用麻黄剂,鼻中堵塞感、夜间打鼾、呼吸时鼻中声音清晰可见,这些是过敏性鼻炎鼻塞的表现;
2、小儿汗出较多,鼻中有黄浓鼻涕,感冒时首要症状咽喉疼痛,舌黯红苔腻等为热证,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加清热药治疗。
3、葛根汤加川芎、辛夷多体格壮实,皮肤粗糙,平时出汗不多,肩颈部容易酸痛,头痛或头重伴有鼻塞、流鼻水清稀,咽喉不红;
4、八味除烦汤,患者多心情不安、烦燥易怒,鼻腔粘膜容易充血,常鼻子出血或鼻涕粘稠有血丝,可伴有咽喉不适,胸闷腹胀等;
5、适用于玉屏风散的患者,多汗而浮肿,容易感冒,稍受风冷则鼻塞流清涕等。
6、小青龙汤所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多黄肿,鼻塞、打喷嚏而局部分泌物(鼻涕、唾液等)清稀。
三、祝谌予老先生有一个著名的方剂叫“过敏煎”,其药物组成为:银柴胡、生黄芪、防风、五味子、乌梅、白术、辛夷、甘草等,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很好。
四、刘维忠先生治疗过敏性鼻炎则采用外涂或内服:
1、苍耳子40g,用麻油或香油炸焦,取药油,每天3次涂鼻孔。
2、苍耳子10g,细辛6g,辛夷15g,甘草10g,水煎服。
怕冷加桂枝,白芍各10g;
怕热加栀子,麦冬各10g。
五、国医大师郭子光先生认为,过敏性鼻炎多是风邪化毒,蕴于肌肤所致,治当开泄皮毛以散毒。其从寒化者,以辛温散毒,从热化者,以辛凉解毒,总以祛风为主,使邪毒从皮毛发泄。
郭老发挥祛风解毒法治疗过敏性疾病常选用的药物配伍有:
防风15~20g,蝉蜕15g,丹皮15g,地骨皮20~30g,白鲜皮15~20g,生地15~20g,白蒺藜15g,银花20g,连翘15g,甘草5~10g。
强调病人忌虾、蟹、酒等发物。
风多于热者,可去银翘,酌加桂枝、白芍;
自汗则加黄芪、五味。
他还指出,患者除了治疗,尤其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若大便燥结者,可加大黄10g另泡服,便通停后服。
六、罗大伦老师则推荐清朝名医黄元御的桔梗元参汤。
桔梗9g、元参9g、杏仁9g、陈皮9g、法半夏9g、茯苓9g、甘草6g、生姜9g。
黄元御在这个方子里面,用药物来升降脾胃之气,带动肺金之气下行:
桔梗是升的,开肺气、解毒排脓;
元参是升的,润燥解毒;
杏仁是降的,降肺金之气;
橘皮入气分,清理肺气,化痰降逆;
半夏是降的,和胃降逆;
茯苓是升的,去除水湿,助脾气之升;
甘草是补脾胃的,坐镇中州;
生姜是散寒的,可以散在外表之寒。
黄元御认为是人体内的气机升降圆圈失常,导致上面的气机堵在那里,所以会出鼻塞等症状。
罗老师认为,患者(成人)服用这样的方子,如果有效了,后续可能要服用一两盒的金匮肾气丸,来善后处理。
七、国医大师王琦教授认为,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病机是患者平素为过敏体质,伏热蕴肺,复感外邪,外邪引发肺中伏热,热气灼肺,肺失通调水道,津液凝聚为痰饮清涕,火性炎上急迫,逼迫清涕未能化为黄涕即外流于鼻窍,鼻为肺之门户,外邪引动肺中伏热上干鼻窍,因此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流清涕等鼻窍不利之象。
王教授自拟对付过敏性鼻炎的经验方---脱敏止嚏汤
辛夷10g(包煎),苍耳子6g,鹅不食草6g,细辛3g,乌梅20g,蝉衣10g,黄芩10g,百合20g。
本方根据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病机——过敏体质、伏热蕴肺、外邪诱发、鼻窍不利而进行组方用药。药物分为三组:
第一组为宣通鼻窍的药物
辛夷、苍耳子、鹅不食草、细辛宣通鼻窍,辛夷、苍耳子、鹅不食草、细辛是中医常用来宣通鼻窍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直达鼻窍,兼有散邪祛风的功效,能够明显地改善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症状;
第二组为改善过敏体质的药物
乌梅、蝉衣敛肺散邪、抗过敏。过敏体质是过敏性鼻炎发生的内因,因此在防治时一定要兼顾过敏体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乌梅、蝉蜕具有抗过敏的作用。另外乌梅还可以敛肺,生津止渴;蝉蜕祛风止痒,两药一收一散,调节肺的宣降功能,减轻或消除喷嚏、鼻痒、咽干等不适症状;
第三组为清肺养阴的药物
黄芩、百合清泻肺中伏热,黄芩擅长清泻肺热,百合能够养阴润肺,两药配合使用可以清透肺中伏热,滋养肺阴,补充肺热灼伤之肺阴。
1、辨症状加减
病人鼻塞流涕重者,加白芷10g、薄荷10g,增强宣通鼻窍、疏风散邪的功效。
鼻痒、眼痒者,加路路通10g、百部10g,以杀虫祛风止痒。
对冷空气过敏者加玉屏风散(生黄芪20g、炒白术15g、防风10g)以益气固表。
2、辨病加减
兼有过敏性哮喘者,加炙麻黄8g,生石膏30g,杏仁10g,炙甘草6g;
兼有咳嗽者,加杏仁10g,桔梗10g,青黛(布包)6g,百部10g;
兼有荨麻疹者,加茜草15g,紫草10g,旱莲草15g,白鲜皮15g,地骨皮15g,冬瓜皮30g。
3、辨体加减
兼有气虚体质,平素气短、恶风、容易感冒者,加黄芪20~30g,白术15g,防风10g;
属于严重过敏体质者,加无柄灵芝10g,徐长卿10g,制首乌20g。
4、适应证
过敏体质,伏热蕴肺,外邪诱发,鼻窍不利所致的过敏性鼻炎。临床以患者遇到冷空气或尘螨花粉等过敏原而引发的连续打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涕等不适症状为主要表现。
5、使用方法
早晚饭后温服。21天为1个疗程。
6、注意事项
过敏性鼻炎属于肺寒者忌用。
八、龙帅江老师则采用桂枝汤“原汁原汤”来治疗过敏性鼻炎,同时配合按摩:洗脸的时候,用八卦油涂抹在手指,用双手中指从攒竹穴,睛明穴沿两侧鼻唇沟至上迎香,迎香穴,来回按摩几分钟,再按摩双手合谷穴,两侧口禾髎穴,印堂穴几分钟,注意事项:手法要柔和,由轻到重,自我感觉指力渗透到肌肤深层面。
九、肖相如老师认为过敏性鼻炎根源在肾。
过敏性鼻炎患者常见喷嚏连连,经久不愈,同时伴有疲乏无力,腰膝酸软或疼痛,面色无华,怕冷,手足不温,流清鼻涕,流眼泪,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症状。肖老师认为这种经久不愈的喷嚏是因为肾气虚弱,卫气不能固护肌表,抵抗外邪的能力下降所致。许多人年轻的时候不过敏,年纪大了开始过敏;身体好的时候不过敏,体质下降了开始过敏;没病的时候不过敏,得了病开始过敏。这些现象都说明过敏就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不适应,自身的抵抗能力下降所致,而抵抗能力下降的根源是肾气的虚弱。
《黄帝内经》中说:“五气为病……肾为嚏为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打喷嚏和打哈欠是肾的问题。
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辨证为肾阳虚的多,一般可以选用金匮肾气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制附子10g,肉桂10g,熟地15g,丹皮10g,山药10g,山萸肉10g,茯苓15g,泽泻15g,麻黄6g,细辛3g,加辛荑6g,鹅不食草5g。
少数人有肾阴虚的表现,这是体质偏于肾阴虚,又患过敏性鼻炎,患者除了有喷嚏不止外,还有咽干咽痛咽痒,鼻干鼻痒,舌质红苔薄黄等阴虚的表现,治疗可用知柏地黄汤:
知母、黄柏、生地、丹皮、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加桔梗、薄荷、蝉蜕等。
编按:
1、日常治疗上,不要以“过敏性鼻炎”这个病名来认症,来治疗,因为有很多病症的体现是身体的整个情况,如果专门只是治疗过敏性鼻炎,那你就会治不好,或者只是治好了表面症状。只有把身体整个调好了以后,才能把这鼻炎治好。
2、文中方剂需在当地中医师诊断后再决定是否服用,不懂中医药者不可擅自服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比较复杂,上面这些方子都不能照搬,还要辨证论治,对成方进行合适的加减。
善建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