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生命的灯塔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24/6188260.html
乐平乡贤·抗争英烈之二
荣登辛亥革命英烈榜的唯一乐平人夏廷宜
夏廷宜(—),字先知,清代临港睦乐村人,饶河戏艺人,绰号“混天麻子”、又称“夏混天”。夏廷宜15岁时,入饶河戏同乐班学艺。平时刻苦练功,武艺高强,臂力过人,会使单双刀,为当时著名二花脸。演唱《斩雄信》中的“一人拼命万人抖,不杀唐童不回头”两句时,更是眉飞色舞,神情逼真。由于戏班生涯倍受屈辱,加之受剧中英雄的熏陶,夏廷宜侠义习气浓厚,爱打抱不平。
光绪三十年(),夏廷宜参加鞭刚会,成为首领之一。是年夏天,乐平知县杜璘光借口办小学堂经费不足,决定乐平靛青“每卖银洋一元,……税之外再多抽钱一文半”。本就遭受苛捐杂税重压和劣绅地痞流氓欺凌的广大靛农,再次的加捐,彻底引燃了他们心中的怒火,激发了他们的斗志。此时,夏廷宜恰在西乡演戏,他气愤地对靛农们道:“这事是出在你们西乡,若出在我北乡,早聚集众人到县城向官府兴师问罪了。”西乡靛农都赞同夏廷宜的说法,并推举夏廷宜为首领,决定举刀进城,游行示威。
年7月21日(光绪三十年六月初九日),夏廷宜与结义兄弟盛智炎等率领数百人进城,夏廷宜撑着大旗,走在队伍的最前头。起义队伍首先夺取该局所存洋枪四十支。7月22日,斗争烈火越烧越旺,示威群众增至三千多人,拆毁了统捐局、厘金卡和天主教堂,劣绅汪寿田和三十五家天主教徒的房屋也被砸坏。7月23日,夏廷宜率领群众扩大战果,首先把护卡炮船击沉,然后把缉私卡、盐卡拆毁一空,杀死杀伤官军六十余人,焚毁了县衙内的清白堂,释放囚犯七十余人。
夏廷宜打开县衙之后,北京、天津、上海的报刊如《中外日报》、《大公报》、《时报》、《东方杂志》都纷纷报道乐平义军消息。清廷唯恐夏廷宜起义扩展到皖南各地,急忙派九江道瑞澂率兵千余人日夜兼程赶来“围剿”,并陆续抽拨常备各军、水师炮船驰往乐平。
年9月16日(光绪三十年八月七日),瑞澂率水路军由饶州出发溯江而上,连夜进兵,从韩家渡登岸。第二天中午,抢进乐平城,驻于北门书院。随即分派水陆各营分扎要隘,昼夜逡巡,严密封锁,并遍贴告示,悬赏缉拿夏廷宜:“送营生擒者,赏银洋一千元;如已击毙,认明正身,减半发给”。后经巡抚夏时指示,又把赏格提高为银洋两千元。
夏廷宜在官军压境,参加抗捐的地主武装纷纷退出斗争行列的危险关头,毫不屈服,率领起义队伍上千人转移到睦乐村,在上、下睦乐村环村挖沟,深五、六尺,放水贮满村外稻田,田中暗藏铁锄钉耙,并集中了抬抢四、五十支,马枪四、五百支以及大量的刀、斧、梭标等武器,积极准备,以抗击来犯之敌。由于前来围剿的官兵人多势众,双方兵力悬殊,夏廷宜和他二哥夏廷柏、妻子詹香枝、儿子大辉和大梧、胞侄大全等,率义军余人,向乐婺边界转移,在历居山半山庙一带建立了新的根据地,团结与组织附近农民壮大力量。
年10月(农历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初一日),夏廷宜率领义军数百人下山,再次奔袭乐平县城。初二日到达鸬鹚埠,捣毁了厘金卡;初三日到达距城十里的接竹渡,即在该村留宿,计划次日凌晨一举攻下县城。不料事机不密,内有奸细,早将义军下山消息告知官府,知县邹嘉年闻报大惊,急电禀报省抚求取援兵。江西巡抚瑞澂立即电令驻浔清军就近往剿。初四日清晨,清兵抢先赶到乐平城,在巡防左军右营队官楷发宾的率领下,持枪驰马,占领有利地形,他们埋伏在城东七里欧家塘附近名叫“金不换”的一个高地后面,这里是由接渡进城的必经之路。义军刚进入欧家塘包围圈,官兵突起,一时枪声大作,义军猝遭伏击仓皇应战,岂知在接渡夜宿时,所有土枪土铳被奸细灌进了菜油和水,全都打不响,除了被打,无法还手,当场被打死三十余人。夏廷宜怒不可遏,挥舞大刀,直冲敌阵,但不幸中弹,虎伤犹奋,雀跃数十步,又中数弹,壮烈牺牲;其结义兄弟,也大多阵亡,顿时起义军四散。这场坚持了3年零3个月的抗捐反教大起义遂告失败。
夏廷宜作为辛亥革命前夕举起义旗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起义军首领,面对统治者当局为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而转嫁负担,在乐平加征靛捐,疯狂掠夺百姓的行径,面对外国传教士在乐平广设教堂,麻痹民众精神的伎俩,他义无反顾,英勇抗争。在埋葬封建王朝的革命中,以夏廷宜为代表的乐平农民起义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先行贡献,吹响了一支辛亥革命前夕唤起民众反帝反封建的前奏曲。在纪念辛亥革命周年之际,共青团中央、中国社科院《辛亥革命纪念馆》网站辟专页给予介绍,夏廷宜是荣登辛亥革命英烈榜的唯一乐平人。
(尚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