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人工栽培高产管理技术

羊肚菌是珍贵的稀有食用菌,是高级营养滋补品,价格昂贵,经济效益显著。由于野生羊肚菌产量少,稀有,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在已经可以人工栽培了,下面给大家讲下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1、栽培时间羊肚菌人工栽培一般在日光温室内进行,有夏季和冬季两种栽培模式。夏季栽培时间2-3月份,7-8月份开始陆续出菇。冬季栽培时间在9-10月份,翌年2-3月份开始陆续出菇。冬季羊肚菌的人工种植属于正常生长,夏季则为反季节生长。冬季生长的羊肚菌出菇率要明显高于夏季反季节生长的羊肚菌出菇率。2、消毒发酵在播种前60天均匀于地面洒入5%的生石灰旋耕后,将地用水淹透,进行土壤消毒。另外可将羊粪、树叶发酵,并将发酵好的羊粪发酵物40%+树叶发酵物24%+菌渣30%+生石灰3%+磷酸二氢钾2%+白糖2%搅拌均匀经℃高压灭菌后,均匀旋耕入地,喷水喷透。3、大棚搭建用白色棚膜和90%遮阳网搭建,网在下膜在上。棚膜上下边同时留1米高的通风口,即可保温保湿,又可随时通风。4、播种接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时间后,选择菌核健壮的菌种,瓶/亩(斤)的量撒播于厢面;均匀覆盖2~3公分的营养土(腐殖土与泥碳土混合);喷水喷透后加盖黑色地膜。10-20天内,待厢面的白色菌丝均匀布满之后,投放营养袋进行二次接种。5、栽后管理二次投放营养袋30天左右,待菌丝大量转化为分生孢子时,掀地膜,少量补水;土壤温度12℃~15℃,湿度60%-70%,棚内高1.米处温度15℃~18℃。2月份播种60天-90天左右,待分生孢子消退,营养袋下出现金黄色的菌核,气温逐步回升时,撤黑色地膜,大量补透水一次;待气温回升至4℃时,出现菇时,地面喷洒低氮高磷钾复合肥。6、采摘收获待羊肚菌子实体长至5-7公分时,采收、烘干,储藏。今日食谱推荐

羊肚菌天麻筒骨汤:

1、筒骨洗净热水洗净;

2、放冷水泡3小时,中途换水2次、可以泡出筒骨的血水。

3、坐锅烧水把筒骨飞水去腥。

4、捞出洗净备好。

5、羊肚菌洗后用温水泡30分钟,天麻切片泡水2小时。红枣枸杞洗净待用。

6、坐锅烧水至开加姜片料酒。然后加洗净的筒骨烧开。

7、全部倒入紫砂锅加入泡好的天麻,泡天麻的水和泡羊肚菌的水一起倒进。

8、通电,大火煮1.5小时。

9、1.5小时后加红枣和羊肚菌煮30分钟。起锅前加枸杞煮5分钟加点盐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fz/66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