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兴教授专栏中医药与成语故事十八

中医药与成语故事(十八)

陈彦竹阚湘苓

面红耳赤

形容因激动、羞愧用力等而面部充血发红的样子。

元·施耐庵、明·罗贯中《水浒传》八回: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至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耳赤、半点相争。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弛,身上不知怎样才好。

面红目赤。

面红耳赤为望色内容,是医者观察患者面部颜色与光泽的一种诊断方法,属于中医望诊范畴。

由于人种的差异,年龄、饮食、起居、寒暖、情绪等变化以及四时、昼夜、阴晴等天时的变化,面色会相应发生变化。但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色泽的共同特征应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耳部的色泽为微黄而红润。而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颜色与光泽称为病色,包括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

正所谓气血得热则行,热盛而血脉充盈,火热炎上,气血上行,头面耳目等部位血络浅表,故常见面红、耳赤、目赤。所以病色中的赤色主热证。然而热证也有虚实之别,若为邪热亢盛,内外俱实的实热证,除见满面通红,亦可见壮热烦躁、目赤、渴喜冷饮、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数滑实等临床表现,治宜清热泻火,可选用白虎汤、调胃承气汤、防风通圣散等。若为气血阴液不足,或邪盛伤正所致的虚热证,除面部可见颧红,还会有心烦不眠、口燥咽干、潮热盗汗、大便秘结、舌红、脉细数等临床表现,治宜养阴清热,或甘温除热,可选用四物汤、青蒿鳖甲汤、大补阴丸、当归补血汤等方。

在生活中,高血压患者经常会出现面红耳赤的症状。这是由于一部分高血压患者是以肝火亢盛、火气上冲为病机,治宜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可用天麻钩藤饮来治疗。另外,若发生激烈争吵等过度剧烈的情绪变化也可能会导致肝火上炎,上冲头面,出现面红耳赤的症状,甚至会导致血压升高、脑溢血、心肌梗死等更为严重的疾病发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情绪的变化,尽量保持心态平和。

除以上情形外,若在病情危重之时,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上越,病人可出现面红如妆,称为戴阳证,是假神表现。

面黄肌瘦

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宋·刘昉《幼幼新书·胃热》:饮水者,脾胃虚、津液少也。加面黄肌瘦,五心烦热,即为疳瘦。

元·施耐庵、明·罗贯中《水浒传》三七回:这汉端的似有病的。不见他面黄肌瘦,有些病症?

面黄肌瘦属于中医望诊中望头面和望形体的范畴,因其营养不良,水谷精微不得化生气血,致使肌肉和头面失养,所以表现出面部发黄,形体消瘦的病态表现。

临床上,常见于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所致的脾胃损伤性疾病,亦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久病不愈,气血不足的情况。此外,药源性损伤也会导致面黄肌瘦,多因长期服用对胃黏膜、肠粘膜等有刺激作用的药物而使脾胃受损,功能失调导致营养消化和吸收不良。例如冠心病患者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患有“药源性胃病”。

暗淡无光

①形容昏暗不明。②形容不鲜艳,无光泽。③形容前途不光明,没有希望。暗淡:不明亮。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三四回:头上戴一个黯淡无光的亮蓝顶儿。

姚雪垠《长夜》三:他们拿黯淡无光的眼打量着新来的患难朋友。

该成语属于中医望色诊病的范畴。色诊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就有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由于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故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加之面部皮肤外露,其色泽变化易于观察。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皆可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而反应于外,因而临床常把面部作为望色的主要部位。

面色可分为常色和病色两类。

健康人的面部皮肤颜色称为“常色”。其特点为明润、含蓄。常色由于体质禀赋、季节、气候、环境等的不同而有差异,分为主色和客色。主色为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色泽,又称正色。中国多数民族为黄色人种,其主色特点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而由于外界因素的不同,或生活条件的差异,而微有相应变化的正常肤色,谓之客色。但应注意其面色仍有明润、含蓄的特点,且变化为暂时的,易于恢复为主色。

人体在疾病状态下,面部所显示的色泽,称为病色。病色的特点为晦暗、暴露。在临床中,常把病色分为善色和恶色。善色为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多见于新病、轻症、阳证。而恶色指病人面色异常,且晦暗枯槁,多见于久病、重病、阴证,其病难治,预后较差。

黯淡无光,指皮肤枯槁晦暗而无光泽,是脏腑精气不足所致,表明病情较重、预后较差。具体脏腑病变应结合五色主病以及面部分候脏腑来综合判断。

血气方刚

指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血气:精力;方:正;刚:刚强,旺盛。

《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清·雷丰《时病论·临证治案》:令侄气血方刚之体,患此暑热夹食之疴,而成燥实之候。

该成语是对人体气、血生理功能和状态的阐述。中医认为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亦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具有推动和调控、温煦和凉润、防御、固摄和中介五方面作用。人体的精神活动、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生长发育及生殖机能都依赖于气的推动和调控;同时人体体温的恒定、脏腑机能的稳定发挥及精血津液的正常运行输布是气温煦和凉润作用对立统一的结果;此外,气还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祛除侵入之邪,固摄控制人体的精微物质,沟通各脏腑,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

血具有濡养和化神两方面的功能。血液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濡养和滋润的作用;并且人体的精神活动必须得到血液的营养。

年轻人气血旺盛,一般多见面色红润,肌肉壮实,皮肤毛发润泽,感觉灵敏,运动自如,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思维敏捷,故血气方刚多用来描述年轻人。

王玉兴教授每周一下午看诊,请提前预约!(复诊患者请带好之前处方,自拍舌苔照片)

亚医院,预约治疗,无需等待。

欢迎广大患者致电咨询

详情-

地点: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号干部俱乐部燕园别墅独体2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fl/8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