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提醒:点上方↑“英山资讯通”阅读更多美文!
陶家河乡多山,海拔高度超过千米的高山就有桂枝山、鲤鱼尖等5座,而角儿尖是其中之一。角儿尖坐落长岭岗村境内,与4A级风景区桃花冲森林公园相望,深秋时节的角儿尖,群峰起伏,幽邃苍翠。
角儿尖的半山岭上,一排两层的楼房,在山林中格外显眼。在这排楼房的头边是一栋简易厂房,卷帘门边挂着的牌匾上书“英山县角儿尖昭友家庭农场”。此时,农场的主人储昭友正在和帮工一起,忙着从农用车上卸载冬季加工中药材用的无烟煤。
角儿尖上一棵松角儿尖是长岭岗村的一个小组,小组里有20多户人家,零星的分布在大山之中。虽位置偏远,但村里在10多年前,就帮这里修通了3.5米宽的通组水泥路。有了路,就打通了和外界的通道,生活就有了希望。
这大山上,松树挨着松树,一棵棵都长得挺直壮实。今年52岁的储昭友,就像这大山中一棵平凡的松树,中等身材的他,面庞端正,笃实能干。虽然偏居一隅,条件艰苦,但他咬定青山不放松,“非要在这里闯出一条山里人的路子不可!”
上角儿尖的路,步步是岭,三步一弯,能看到前方的路超不过十米远。角儿尖上祖辈们留下的田地,依山傍势地藏在山旮旯里,种植的粮食作物产量都不高,经济效益低,还常遭野猪危害。
步步惊心的道路、艰苦的生产条件,没有挡住储昭友的目光。在大山上摸爬滚打长大的储昭友,在懂事后就常进入林子里采摘野生的菌子改善家庭生活。秋收时节还到山上采挖中药材换来现金,增加家庭收入,他对哺育了他的角儿尖有着深厚的感情。
远近知名天麻王角儿尖上藏有不少的宝贝,有各种野生中药材20多种。最令储昭友欣喜的是,角儿尖上还有野生天麻,常有人请他去山上采挖,并给出不菲的价格。头脑活络的他在心里想,要是在角儿尖上走发展中药材的路子,一定有前途。
20岁时,他就开始同天麻打交道。他从山上刨回带有蜜环菌的腐木,挖回天麻嫩茎,在屋头边的红芋洞里尝试种植,有失败,也有成功,虽是小规模试验,但他掌握了天麻的习性,也摸索到了人工种植天麻技术,为他后来荣登“天麻王”的宝座奠定了基础。
10多年前,陶家河乡的中药材产业风生水起。这股潮流的兴起,更坚定了储昭友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信心。他开始用传统人工种植天麻方法,在室外用大棚种植天麻,先是小面积发展,通过自行繁育的方式,逐年扩大规模。
他将种植水稻效益不好的田块调整出来,种植天麻、茯苓、苍术等品种。中药材收获后,一算账,远比种植传统农作物效益高。在年的时候,依靠种植中药材,他手中积累了十几万元资金,成为村中少数拆掉土坯房,建起楼房的农户之一。
在种植的中药材中,他认为天麻最适合角儿尖的环境。通过自繁自育,他的天麻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他逐渐摸索出“蜜环菌+天麻”原种生产技术,减少天麻病虫害和自然退化现象,确保天麻品质和高产量,在效益上最低可保证1:2的比例投入产出。
去年,他按照自己摸索的新技术,种植天麻3亩。他说:“3亩天麻,产出天麻籽公斤,商品麻公斤,总收入50多万元。”从本村村民,到外乡镇的天麻种植户,无不知晓他在天麻种植上“有一套”!
今年,他除销售出去的天麻籽外,还预留了足够的自繁天麻种。自己的承包田地已不能满足天麻生产,本组农户非常乐意地把田地出租给他,他流转土地20亩,全部种植上了天麻。
“今年雨水足,天麻丰收在望!”他说,“天麻需等到冬至过后,才能大面积采收。”在他的天麻基地里,他用手小心地扒开一块沙土,裸露出的是5个粗壮的天麻块茎。
“我们小组,20多户人家,全都跟着他种天麻,技术是他辅导的,种子是他提供的,昭友已成了远近知名的天麻王哩!”角儿尖的小组储昭元说,今年他所在小组的户均天麻收入可能会超过3万元。
致富不忘众乡亲为了把中药材产业做强做大,年8月份,他注册成立了“英山县角儿尖昭友家庭农场”。有了这块农场招牌,他一方面可带领乡亲们从事中药材种植生产,另一方面,自己可在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大显身手。
他在天麻种植上出了名后,远近的农户都慕名前来。远到临省的岳西县,近到本村的农户,纷纷前来向他取经。对于前来的农户,他都热情地传授技术,并以低于市场价提供天麻原种。为了方便交流,他建立了天麻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