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3520.html
特发性震颤,在一般人的认知里都是肝风内动作怪。但是事实上,肝风内动只是一个环节罢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并不是全部。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吃杞菊地黄丸,天麻胶囊,羚羊角胶囊等效果不好,不是药不行,是不对症。
首先说这个特发性震颤,最常见的证型,就是脾肾阳虚型。这个占到所有患者的80%以上,也是其他证型发展的基础。
脾肾阳虚型的震颤病人,除了有手抖或者头抖之外,还常常伴有手凉脚凉,手足不温,或者冬天冻手冻脚,后者后背、肚子发凉发冷,或者是大便溏稀等。
在治疗上就应该温补脾肾,常用的中药有黑顺片,干姜,桂枝,巴戟天等。
其次是脾虚湿盛型。我们知道,肾为先天之本,肾阳就是阳气的根本。如果肾阳虚了,那么脾阳一定也会虚。
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水湿的功能受到抑制,湿气就会在体内堆积形成痰浊。痰浊会阻碍气血的通路,间接导致气血相对不足,四肢筋脉失于濡养,虚热内生,引动内风,发为振颤;
同时,脾主化生气血,即将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气血,并将其传输至全身。脾虚则导致气血生成减少,就会导致气血亏虚,即血虚生风。
所以,有的病人说在饿的时候、或者劳累的时候,抖会加重。那么治疗上要健脾祛湿、补益气血,常用的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桂枝、山萸肉,枣仁,熟地,当归等。
第三个就是我们说的肝风内动型。在中医学中,肝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气血运行、储藏血液、维持情绪稳定等。
当肝阳上亢、肝火偏旺时,会出现所谓的“肝风”症状,表现为体内风的异常活跃。这种风的异常活跃会影响到人体的神经系统,导致手抖腿抖等问题。
治疗上应该疏肝理气,常用的中药有柴胡,薄荷,枳实,木香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医的临床看诊中,很少有单独存在的证型,?更多的是相互交织,?形成复杂的证型。?例如,?痰湿和瘀血可以同时存在于体内,?形成痰瘀互结的证型。?
此外,?不同的证型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实证可以转化为虚证,?或者虚实并重。?这种变化不仅与患者的体质、?年龄、?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还受到季节、?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中医治疗时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定患者的具体证型,?然后选择合适的方药和剂量进行治疗。?
最后,提醒大家,中医治疗特发性震颤是一个综合调理的过程,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注意饮食起居的调摄、情志的调护以及适当的运动锻炼等。只有全方位地调理身心,才能有效地改善震颤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田卫东医生治疗特发性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