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山珍破土出雷山大力发展林下天麻

六月的雷公山,森林郁郁葱葱,阳光透过绿叶间隙,撒在微湿的黄土上,扒开林下绿草,一片天麻正在土里沉睡生长,等待冬季来临时的“破土而出”。  天麻,是雷山产业的重点发展对象。立足雷公山森林资源,雷山加快林下天麻产业推进,打造林下经济产品生产集聚区。

在雷山县万亩天麻基地,借助于林场的资源优势,16万天麻在这里“安家”,预计年年产近万吨鲜商品天麻和吨天麻优质种子。产量大,品质优的雷山天麻,却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长期依靠省外购买菌种。“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们保护雷山本地天麻品种。”雷山县中药材发展中心副主任石永春直言。为此,年,雷山县积极筹建菌棒生产线,要把天麻种植源头掌握在自己手中。

走进雷山乌杆天麻“两菌”研发生产车间,一级搅拌区、二级搅拌区、菌包装袋区......每条生产线井井有条地进行着生产。据了解,“两菌”生产车间具有日产蜜环菌和萌发菌1.2万—1.5万袋的产能,天麻有性育种车间能培育优秀的乌杆天麻零代种,成品加工车间可以对天麻进行清洗、烘干、切片、打粉,具有日加工天麻鲜品0.5万公斤的能力。将菌棒生产线握在自己的手中,雷山天麻产业发展的底气更加充足。如今,雷山乌杆天麻产业园“两菌一种”研发与产品生产加工全产业链基地已经建成,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投产后,计划年产“两菌”万袋、乌杆天麻“0袋种”40万袋,加工天麻万斤,年产值万元,解决50人以上人口就业,可带动雷山县多农户种植天麻。

记者了解到,产业园采取“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利益联结大塘镇贫困户户人,利润的70%将用于贫困户分红。此外,基地能提供长期就业岗位10个,年人均收入3万元;临时就业岗位50个,月人均收入元,解决贫困户的就近就业。如今,雷山县实施天麻产业沿山开发,打造林下种养殖休闲养生度假区,发挥沿山资源优势,打造林业特色休闲区。目前,雷山县大塘镇国有林场万亩林下天麻基地、九十九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和林下养鸡基地已建成,不断彰显特色、强化配套功能、完善生态体系,实现了产业与生态双赢。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悦吴传娟

编辑唐怒娇刘蓝婴

编审赵勇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mae.com/tmfl/11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